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2019-05-13 00:00尹香莲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种子生物

尹香莲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初中生物《新课标》指出,生物教学要以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联系生活和学生实际,通过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实现生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新课标》给初中生物教学指明了方向,生活化教学也成为初中生物教学关注的新领域。生活化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学习任务生活化四个方面,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发掘生活化素材,教学内容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共分为三个维度的内容:分别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要想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生物教学必须满足生物《新课标》提出的“生物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掘可用的生活素材,利用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与推理。

如在《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进行教学:中国有句古话,叫“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夏天天气炎热,大树底下才是乘凉的好地方。那么,大树底下为何好乘凉呢?这里就要说到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植物体内所需的无机盐都是溶解在水里的,树木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然后再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将吸收的这些营养物质从下向上运到各个部位。叶片是植物的主要蒸腾器官,植物在蒸腾时,会由水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散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树木越高大,树冠越发达,其蒸腾作用也就越强。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在大树底下乘凉,人们会感觉非常凉爽、惬意。这样,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来讲述“靠树乘凉”的原理,可以使生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知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物课程虽然知识体系不是很庞大,但有大量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原理,而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这也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提供了条件。生物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催化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真菌》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创设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随着央视推出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长沙一种非常有名的传统民间小吃——臭豆腐华丽亮相。臭豆腐,是劳动人民对细菌和真菌创造性利用的产物。山東等地的许多人也喜爱这种美食,小明就是其中的一员。妈妈担心外面卖的不卫生,小明决定和妈妈一起在家制作臭豆腐。他们首先筛选、浸泡大豆,然后经过冲洗、研磨、除渣几道工序后,将大豆制成豆浆、豆腐脑和豆腐,豆腐成形、切块后,就要在豆腐块上接种上独有的细菌或真菌,让真菌、细菌自由生长,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这些微生物非常活跃,很快就在豆腐块表面形成一层细腻的白色的毛。将豆腐块表面的毛搓掉,腌制一段时间,浇上自己制作的卤水后就可以装坛了。豆腐在坛子里发酵一段时间后,就成了“臭豆腐”。根据相关内容教师提问题,在整个过程中,真菌和细菌起了什么作用?什么季节制作臭豆腐最好?并让学生说出他们日常生活中了解的真菌,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及适宜生活的环境。这样借助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

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形态。在新课改推动下,生物教学也彰显出了强劲的生命力。生物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许多生物知识、理论和结论都是在生活中、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是生物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新课改也提倡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朝着生活的方向不断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取生活知识。这也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响应新课改号召,将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中的障碍,构建生活化的知识体系。并借助生活化的作业和训练,将知识融于生活,学以致用,从而拓宽教学空间。

如《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课提到:食物是生活的必需品,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在说明书、外包装上都有明确的营养说明。这就为本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教师可以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将食物外包装带到课堂某品牌的法式软面包的配料主要是小麦粉、鸡蛋、白砂糖、植物油、牛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小麦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鸡蛋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白砂糖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糖类;植物油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主是蛋白质、钙、铁等。由此可知,该品牌的软面包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和脂肪。然后,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物(米饭、面条、饺子)的营养成分。这样,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生动地呈现相关知识内容,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发掘学生的探究热情,拓宽学生视野。

四、学习任务生活化,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具体到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生物知识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索和个性发展带来的乐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探索运用生活化的学习任务、学习手法,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如在《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下一节课《种子的萌发》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从家中搜集一些种子,如黄豆、绿豆、蚕豆等,参考教材中“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的实验步骤,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并且让学生观察容器中的水是否有变化,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用了多少水,并结合观察填写实验记录表。种子发芽后,让学生画出发芽的种子的内部构造,并标出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等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在学习《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时,让学生将自己“培养”的豆类的种子带到课堂上,检验学生的探究成果,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讨论豆类种子的构造有哪些共同点?让学生思考,种子的各结构将会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一部分?一个种子长成高大的植物需要哪些条件?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如何获得的,等等。这样,借助生活化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将知识融于生活,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生活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学习和探究的对象。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还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和探索。初中生只有认真学习知识,才能在更加广阔的天空中翱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奥秘提高生物教学的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生活化种子生物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桃种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