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 c
皮亚杰认知理论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发展起来的。”可见幼儿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性。本文以幼儿园搬新址,需要孩子们熟悉新环境为契机,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有趣的“寻宝”游戏,以游戏促进孩子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不仅熟悉了新幼儿园,还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
从 “孟母三迁”开始,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环境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皮亚杰认知理论也是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不断建构自己内部世界的过程。
我园目前也在不断探索如何为孩子创设环境,如何创设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我认为:创设是一方面,创设后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创设后要有效发挥环境的作用,就需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只有两者平衡,并互为作用,才能使效能最大化。下面,我以中班开展的“寻宝”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游戏手段,促进孩子与环境互动。
幼儿园搬新址了,花朵的造型设计虽然大而美丽,却像迷宫,不要说孩子,就是初来乍到的成人也会迷路。当务之急,就是让孩子们熟悉去教室的各条线路。幸好圆盘通道的墙壁上画上了不同的装饰画,孩子们可以以此为标记到达教室。
但是,幼儿园实在太大了,两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壁画之多可想而知,孩子们认识它们显然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孩子们很快失去了观察壁画的兴趣,让他们再次观察时,他们开始在通道中吵闹、玩耍,早就忘了自己来这里干什么了。
为了再次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灵机一动,问道:“你们知道‘寻宝’吗?”孩子们的小眼睛一下齐刷刷地投向我,脸上表现出惊讶,昊昊迫不及待地大声喊起来:“老师!我知道,就是找宝贝!”
“你真棒!下午老师带你们一起玩‘寻宝’游戏,好吗?”
“耶……”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每一个新奇的游戏总能引起他们无比的欣喜。
“可是‘寻宝’并不简单哦,老师可能会把宝贝藏在这里的一幅壁画下面,请你们根据指令来找一找。所以,游戏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快快记住大圆盘里的每一幅壁画,‘寻宝’可是聪明的小朋友和勇敢的小朋友才能完成的游戏哦!”
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顿时认真地找地方开始观察起来。
通过观察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与环境的互动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感到新奇,不自觉地被环境吸引,主动欣赏、探寻,久久不愿离开。第二阶段:逐渐熟悉,偶尔注意力会被其中的一些小细节吸引,兴趣明显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完全失去兴趣,对环境熟视无睹。
此刻,显然我们的孩子与环境互动已处于第三阶段,他们在每天重复的散步观察中,失去了对当前大环境的兴趣,于是,激发孩子的兴趣成为首要任务。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游戏的天性,用“寻宝”游戏再次激发孩子与环境互动的兴趣。当“寻宝”游戏开始的时候,孩子们知道环境将是他们下午“寻宝”游戏开展的地方,熟悉环境是他们获取游戏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孩子与环境的互动,由外在的推动变成了内在的主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游戏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下午,“寻宝”活动开始啦!白板显示屏上,我向孩子们展示了需要寻找的宝贝照片。此刻,被寻宝贝正安静地藏在大型壁画“白雪公主”的衣裙下。由于中午孩子们观察细致,他们获得了首轮游戏的成功。因为首次的成功,他们对“寻宝”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要求每天都要玩一玩。
从此,美丽的新幼儿园成了孩子们藏匿宝贝的好地方。各个班级的老师们用各种不同的游戏形式吸引着孩子们。今天,孩子们要求娃娃家的毛绒小熊是“宝贝”,明天,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迷你小玩偶变成了被寻“宝贝”。宝贝不时变换着大小和色彩,也为他们的寻找不断增加难度。
每天,孩子们都期盼着“寻宝”时间快快到来,应他们的需求:今天,老师藏、大家找;明天,小朋友藏、大家找;后天,小朋友藏、小朋友找;一个人找;两个人结伴找;小组找……只要能想到的方式,孩子们都要试一试。不一样的“寻宝”游戏的成功体验,带给了孩子们无尽的快乐,他们不仅爱上了“寻宝”游戏,而且还熟悉了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迷路,完全不可能!曾经困扰老师和家长的烦恼,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在不可变的环境中,增加“变”的因素,比如:孩子们可以自主确定被寻宝贝,宝贝可以是现成的材料,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材料,还可以变换宝贝的大小、色彩,以增加游戏难度。在这样的游戏中,环境材料变得多元化,而且更加有趣,对孩子们充满无穷的吸引力。再比如: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寻找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们与环境的互动。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开展,孩子们不仅会主动思考改变调整周围环境材料,而且还会增加与环境互动的多样性。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游戏中,享受着不一样的快乐体验,感受着不一样的成功和喜悦。
“寻宝”中,孩子们出现了各种问题:涛涛歪着小脑袋,很苦恼:为什么找寻宝贝那么难?胆小的欣欣,不知道该把宝贝藏在哪里?雯雯对于小伙伴游戏前的寻宝表述不满意:“老师!宝贝在哪里,他说得一点也不清楚”……
对于孩子们在与环境互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没有直接给予方法与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回忆自己的游戏经验,大家一起思考、共同商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怎样“寻宝”最迅速?孩子们如是说:平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幼儿园里的每一处环境;“寻宝”前,听清楚藏宝人的描述,仔细了解宝贝所藏地方的主要特征;按一定的顺序,有序地寻找;“寻宝”一定要细心。在“寻宝”的游戏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快乐,还学会了倾听和讲秩序。
如果我去藏宝,应该选择怎样的环境?孩子们是这样总结的:比较隐蔽的,或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何为隐蔽?何为容易忽视?这可又是个新问题哦!孩子们从中学会了思考和比较。
藏宝过后,如何对小伙伴进行描述,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寻找?孩子们概括为:讲清楚主要环境的特点,但又不能太过具体,口齿清楚,大声讲述。孩子们从中学会了选择和表达。
疑问是良好学习的开端,孩子们在与环境的多形式交互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个性的,有些问题是共性的,但无论哪一类问题的解决,孩子们都能从中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当出现问题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回顾过往游戏经验,不断再现游戏内容,不断丰富的游戏过程,让他们通过表达、分享和概括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从中收获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观察比较、判断思考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也是孩子不断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寻宝”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游戏的引领下,在形式多样、不断变化的活动中与环境发生着逐渐深入有效的互动。环境因孩子而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灵性,孩子也因为与环境由内而外、主动生发的互动而不断成长,这就是我们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