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家玉
延续至今的纸币,产生于北宋真宗时期(公元997-1021年)的四川地区。《宋史·席旦传》记载:“蜀用铁钱,以其艰于转移,故权以楮券。”开始时仅由民间16家富户主持,后改由官方统一办理,陕西也曾一度流通。
纸币在我国真正盛行,是南宋在临安(今杭州)建都之后。立国之初,经济十分困难,政府铸造了一种“钱牌”,以一当百,为权宜之计。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宋金和议)之后,国势稍有转机,钱牌逐渐收回,开始发行纸币“会子”,从此纸币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流通起来。
南宋纸币有好几种,主要有行在会子、公据、关子、淮交以及湘会等。这些纸币都有各自的流通范围,四川钱引、湖广会子、两淮交子以铁钱为本位。东南以铜钱为本位发行数量最大、流通范围最广的是南宋中央政府发行的行在会子,流通于两浙、福建、江西,两湖部分地区也可通用,面值有一贯及二百文、三百文及五百文等,数量远远超过了北宋时期。川引在四川、陕西流通,淮交仅限于淮南地区,湘会主要流通于湖广一带,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兑换率。
纸币的印发,加强了货币的流通,促进了封建社会小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措置不当,没有足够的财力作为后盾,后果不堪设想。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容斋三笔》中记载,有一次宋孝宗对他说:“朕以会子之故,几乎十年睡不着。”由此可见当时皇帝对于纸币的重视,着实费过一番精力。南宋初期,纸币虽然已广泛使用,但由于措置得当储备金充足,发放数量控制得严,对于国计民生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是到了后期,情况就不同了,纸币滥发造成通货膨胀,以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南宋后期,发行纸币的数量增加了30多倍,纸币越发越多,无法控制。在会子刚发行时,会子与铜钱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到了宁宗时期,为了北伐,把会子的发行量扩大了14倍,导致会子不断贬值,两者之间的兑换率在宁宗之后也急骤走低。从兑换率来看,会子这一期间起码贬值了一半。老百姓谁都不愿把不断贬值的会子攥在手里,纷纷以会子挤兑铜钱。嘉定二年(1209年),朝廷强行规定士农工商根据财产的高下,按1:2的比率,用新会子兑换旧会子,违者抵罪,并鼓励打小报告告发。于是俯首帖耳者甚至卖田质宅,被迫以低价收回会子,而那些以低于实际比价抛售会子的居民,都因触犯法禁而被籍没家财。但朝廷的禁令也无法阻遏低价抛售和拒收会子的狂潮,这一强劲的势头反过来迫使会子进一步贬值。通货膨胀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使富户大受损失,贫民更是雪上加霜。这年冬天,临安城内米行老板为了拒收会子,集体闭门歇业,引发社会抢米风潮,社会出现严重危机。
迫不得已,朝廷采取了几个方面的补救措施,来缓和社会矛盾。一是放宽新会子兑换的期限;二是从卖官鬻爵和出售官田等渠道筹措资本,并从各地征集粮食来平息抢米风潮。这次风潮延续到嘉定五年才渐趋平静。
南宋朝廷一有财政短缺,就以滥发会子的方法来饮鸩止渴。理宗时期再次爆发会子危机,理宗只有卖度牒与封赠敕告等回笼的资金,来收回部分会子。理宗端平元年,会子与铜钱的兑换率暴跌25个百分点,米价也立即暴涨至每斗三贯四百文,是孝宗乾道年间米价的13倍强。淳祐七年(1247年),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二百文的会子,居然还买不到一双草鞋,老百姓不再把会子当钱看,抛弃焚烧,毫不爱惜。
南宋后期,纸币不断贬值,官府又没有足够的铜钱和铁钱作为兑换本钱。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只好大量滥印纸币。交纳赋税又不能完全用纸币,而要用一定数量的钱币搭配,才能交纳,致使纸轻物贵的矛盾十分尖锐。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国家财政枯竭,不但无力扩充兵员,增添装备来抵御外敌侵犯,反而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人心涣散,最终导致了宋朝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