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资源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因其富含丰富的战略内涵和政策导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对外直接投资关于投资动因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国内外文献,归纳了测度石油进口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商贸服务、当地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四大投资动因,着重分析了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石油进口的机制,并发掘现有研究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石油进口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3-0146-02
一、 引言
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456.7亿美元,中国首次实现资本项下净输出。中国逐渐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国。与此同时,国内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与资源产需关系日益呈现出严峻的态势。中国资源供需状况和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现状使得我国必须加快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在此背景下,2015年采矿业的对外投资净额为112.53亿美元。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2015年达到了1423.81亿美元,比2008年的228.68亿美元增长了5.22倍。随着近年来能源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不断增加,跨国并购是否达到了稳定我国外部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的目的,这类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的进口贸易效应如何?研究这些并购能否稳定我国外部能源供给,对制定和把握下一步能源海外并购的计划和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中国能源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文献
中国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四个主要动机,分别是:商业服务、本地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多因素驱动的观点更加受到学者欢迎。胡翠平(2015)扩展了对安德森引力模型的研究,并根据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检验了中国在亚洲投资的动机。他指出中国对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是由于对寻求资源、市场和效率,而对该地区发达国家的投资则是获取战略资产。刘海云和聂飞(2015)认为广延边际的海外直接投资主要出于战略资产和资源寻求的目的,而中国集约边际的对外直接投资则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寻求。Ramasamy et al.(2012)指出国际化的决定因素因所有权不同而不同。国有企业受到自然资源和政治环境风险巨大的国家的吸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私营企业是市场的开拓者。Chen(2011)评估了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对外探索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外能源的探索取得的进展有助于他们的资金储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安全性大大提高。李婷(2012)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资源获取型海外投资是通过控制石油行业的上游部分来保障和稳定石油产品的安全供给;从企业层面来说,它是原材料的供应价格和数量的保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Tan(2013)系统论证了中国资源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背后的政策驱动力。
(二)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石油进口的影响的研究
1.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理论分析
哈佛大学教授Vernon(1966)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自这些国家的产品再反过来销售到原始生产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一开始其实没有对外直接投资,只有贸易往来;接着进入成熟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替代本国的出口贸易;最后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母国的进口贸易。另外,Buckley and Casson(1976)的内部化理论和Dunning(1979)的折中主义理论也支持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之间替代关系的存在。与替代关系理论相反,日本学者小岛清(1979)提出了一种比较优势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存在互补关系。
2.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国内外研究对于海外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集中在对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种观点:①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出口贸易促进效应。Lipsey and Wesis(1981)利用美国OFDI数据和对东道国的出口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們发现,美国OFDI与对东道国出口呈显著正相关,而非理论预期的那样负相关。项本武(2009)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及进口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的拉动作用很大。②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存在差异。张应武(2007)的研究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进口角度来说,则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此结论相类似,张如庆(2005)得出进口和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单向因果性的结论。而Mutti(1991)认为Lipsey and Wesis(1981)的检验存在严重的内生性问题。他们利用同样的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后得出美国OFDI与出口是负相关的结论。③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程中海和袁凯彬(2015)认为从贸易量上来说,中国以资源寻求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总体上来看促进了资源的进口贸易。按照国民人均收入分组发现,中国对高收入国家的能源直接投资为替代关系,而对非高收入国家则为互补关系。王胜,田涛等(2014)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我国对资源丰富国家的直接投资将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增加,即产生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④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产品差异。Blonigen(2001)认为OFDI导致的双向贸易流动可能是对于最终产品也可能是中间投入品的影响。⑤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无显著影响。Lin(2016)认为在正确的使用模型以及更合适的变量和估计方法下,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数量差异,任何“替代”或“互补”的作用都是微不足道的。
3. 中国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效应
在对外直接投资对能源进口贸易影响方面,国内研究基本都持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进口贸易的观点。例如,程中海和袁凯彬(2015)发现中国对高收入国家能源的直接投资会对能源进口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非高收入国家的投资则会对进口贸易产生正向效应;王启洋和任荣明(2014)得出中国对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地的直接投资与石油进口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宋勇超(2013)指出中国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是显著的,中国的资源供给可以通过对资源丰裕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国外有部分研究持相反观点:Shao et al.(2017)发现中国的原油进口与出口国的供应、需求、价格以及双边贸易关系相关。这些因素影响中国从中东的原油进口。然而在研究中找不到充分的数据表明中国的直接投资能够增加从这些国家的原油进口。
三、 综述
因此从上述研究来看。首先,目前的文献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对丰富,对制定系统的海外直接投资战略和措施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成果及有效性研究还是不够全面,目前大部分研究比较注重从宏观层面如资源禀赋、制度环境等研究海外的投资环境。然而宏观加总数据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误和遗漏变量问题,从而导致有偏的实证检验结果。同时宏观数据很难避免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因而内生性问题比较严重。此外,大部分文献都是考察广义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对投资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区分。而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是两种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OFDI的方式选择中,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并不是可替代的,海外并购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并且资源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值得单独分析检验。最后,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得到几乎一致的结论就是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对于进口贸易的影响,意见则不能得到统一。现存研究中缺乏对资源寻求类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源类产品进口产生的影响的量化研究。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进行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这对我国的外部能源供给是否起到了稳定的作用缺少考证。
参考文献:
[1]Blonigen B. A. In Search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Foreign Production and Expor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3):81-104.
[2]Chen Shaofeng. Has Chinas Foreign Energy Quest Enhanced Its Energy Security?[J]. The China Quarterly,2011(207):600-625.
[3]Lin C. F. Does Chinese OFDI really promote export?[J].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2016(4):13-28.
[4]Lipsey RE, Weiss M. Y. Foreign production and export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1(63):488-494.
[5]Ramasamy, B., Yeung, M., and Laforet, S.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and firm ownership[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2,vol.47:17-25.
[6]Shao, Y., Qiao, H., Wang, S. What determines Chinas crude oil importing trade patterns?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55 countries between 1992 and 2015[J]. Energy Policy,2017(109):854-862.
[7]TanXiaomei. Chinas overseas investment in the energy/resources sector: Its scale, drivers, 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J]. Energy Economics,2013,Vol.36:750-758.
[8]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190-207.
[9]程中海,袁凱彬.能源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效应与类型甄别——基于结构式引力模型的系统GMM估计[J].世界经济研究,2015(11):99-117.
[10]胡翠平.中国对亚洲地区OFDI的动因——基于投资流向的对比分析[J].技术经济,2015(4):37-41.
[11]李婷.中国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12]刘海云,聂飞.中国 OFDI 动机及其对外产业转移效应——基于贸易结构视角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10):73-85.
[13]宋勇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效果检验——以资源寻求型 OFDI 为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3(8):123-129.
[14]王启洋,任荣明.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外部能源供给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233-236.
[15]王胜,田涛,谢润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10):80-86.
[16]项本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财贸经济,2009(4):77-82.
[17]张如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3).
作者简介:
王锦江,男,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能源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