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佚芳
1981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这是罗定人有史以来最难忘的时刻。就在新年伊始的时候,罗定县的长岗坡渡槽竣工通水了!全县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广大干部群众欢喜雀跃,奔走相告,兴奋的不得了。罗定全县人民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罗定县原县委书记郭荣昌像卸下一副重担似的深切地说:“是啊,很不容易啊!罗定的广大干部群众是该高兴了。水来了,今后罗定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的,如今,变化已变成了美好的现实。罗定已成为一个著名的现代农业大县。
过去,罗定“十年九旱”,生产、生活用水奇缺,用水贵为油。罗定的群众只好靠“老三行”:行伍、行商、行医,艰难地度日。“罗定”曾被喻为“饿定”。罗定人也被旱怕了。
穷则思变,穷就要革命。1976年,罗定县委、县政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几经调查、论证后,大胆地作出决定:要兴建长岗坡渡槽!这渡槽设计引水流量每秒25立方,渡槽总长5200米,其中钢筋砼渡槽长度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渡槽宽6米,高2.2米,渡槽两边设有行人道、护栏,为连拱结构,渡槽共有133个墩,132个跨拱,拱的最大跨度51米,最大高度37米。在今天,有现代化的机械作业,可能己算不了什么。而在当年,全县仅有一台从罗马尼亚进口的拖拉机,能调动使用的解放牌汽车也没几辆,建设这样浩大的工程,谈何容易!而且,县里既缺钱又缺粮,民工在工地,连吃饭加杂粮都吃不饱。但是,困难最大,也难不了罗定人民。罗定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一出,全县没有一人是不拥护的。
县里把指挥部设在工地,和民工“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各地的“青年突击队”带头来了,“铁姑娘突击队”来了,各地来支援的能工巧匠也来了……工地附近的空闲旧屋不够住,就在山坡上搭起一排排的工棚,十多里长的工地,满山遍野,密密麻麻,都是人。大家都争着干,抢着干。他们以“万人大会战”之势,用人海战术,用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有的挑扁担,有的担箩筐,还有的推板车,自己开山采石挖土运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打响了改天换地,改变命运的战斗。他们前后经历了4年零2个月时间,1500多个日日夜夜,总共有4万多名民工参战,有400多名青年民兵在工地第一线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產党。
渡槽终于胜利建成竣工了。每年,它把近4亿立方米的河水,横空运输到金银水库,灌溉周边的80多万亩农田,保障了城区及多个乡镇的55万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解除了罗定80%的地区的旱患。罗定一举成为著名的盛产稻米之乡。全县年产20多万吨稻米,源源不断地运销县内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间过了三十八个春秋,靠肩挑人扛建起来的渡槽,经受了风吹雨打、流水冲刷和时间考验,没有一处发生渗漏,没有一处要进行大修,宛如一条巨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滚滚流水如初。经渡槽流过的水量,已超过1057个杭州西湖的水量,成为目前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长的“人工天河”,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代的罗定人,都以长岗坡渡槽为骄傲和自豪。他们继承和发扬宝贵的长岗坡精神,在罗定市罗平镇双莲村的长岗坡建起了长岗坡纪念馆。充分地展示着长岗坡渡槽建设者的那种“牢记宗旨,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纪念馆已成为云浮市党员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党性教育、官德修养、廉政教育培训基地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这座纪念馆,从2018年10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到现在,已有30多万人进馆参观、学习。渡槽所在地的罗平镇,全镇上下都在致力于建设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先导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区,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宝贵的长岗坡精神在闪闪发光,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在向罗定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