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声音的春天要来了

2019-05-11 07:09陈娟
环球人物 2019年8期
关键词:红楼梦

陈娟

2019年3月20日,刘风在上海电影译制厂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潘建东 / 摄)

刘风的办公室在上海广播大厦的19楼,门口两边是《功夫熊猫》和《加菲猫》的海报——他曾为这两部电影的主角配音,前者是阿宝,后者是“贵族猫”和“布衣猫”。加上《精灵鼠小弟》里的“大白猫”,《怪物史瑞克》中的“侠客猫”,刘风有了“猫王”的绰号。

“都是人们的戏称”,刘风说。他嗓音低沉,咬字紧,富有磁性。我们在办公室中央的茶几旁落座,桌上有两本A4纸装订的台本,因翻的次数太多,都卷了边。一本是作家蔡骏的小说《镇墓兽》,一本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两本小说风格相差极大,将之联系在一起的是刘风的声音。

声音,是配音演员刘风的天赋,也是他这些年赖以生存的技能。他现在正在做的是一场“声音实验”——有声剧,即把小说用声音原汁原味地“表演”出来,放到互联网音频平台上。“听的人都在催呢,现在一周听两回都觉得不过瘾。”刘风对《环球人物》记者说。由他策划导演的全本有声剧《红楼梦》,自2月初在喜马拉雅FM上线以来,已播出32回100多条,播放量累积近500万。

“距爆款还有一段距离,但全部听完的听众占七八成,已经很不容易了。”刘风觉得成功与否先不论,时机已然触手可及——声音的春天要来了。

怎能错过这场声音盛宴

一年前,好友蔡骏来找刘风,带着自己的作品《镇墓兽》——一部讲述满清最后一位皇家陵墓工匠传人的传奇小说。刘风很少读这类作品,经蔡骏一番讲解,很快被其中曲折离奇的故事吸引。

“蔡骏觉得我的声音有一种空间感,很适合悬疑,想要我把小说‘说出来。”当时,在互联网音频平台上,悬疑小说已有一大批听众,播放量往往以亿为单位计算,盗墓小说《摸金天师》的播放量接近30亿。同时,有声小说、读诗、讲经典等音频遍地开花,作为一名配音演员,怎能错过这场声音盛宴?所以当《镇墓兽》摆在面前时,他动了心,开始研究怎么“说”小说。

起初,刘风照原文读了几个章节,录了小样,觉得不太满意。“故事情节发展太慢,听起来容易让人犯困。”当他还在为了“如何抓住听众的心”而苦闷时,喜马拉雅FM的人找上门来——听了几段《镇墓兽》的小样后,他们觉得终于找到了有声剧《红楼梦》的核心主创。

“480个人,每个人一人一面,一人一命,要让《红楼梦》里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发声。”有声剧《红楼梦》的制作人顾文豪对刘风说,他们的想法是,完全尊重原著,把原文一字不落地读下来。

因为曾给《功夫熊猫》《加菲猫》等动画片中的主角配音,刘风被称为“猫王”。

“这么大的一部经典作品,而且有优秀的影视剧深入人心,怎么用声音来‘演?会被大家认可吗?说真的一开始心里直打鼓。”纠结许久之后,刘风决定试一试。在上海电影译制厂(下文简称“上译厂”)工作30年,他习惯了站在影像后配音,用声音完完整整地做一部剧,这还是头一遭。

“市面上读经典、讲解经典的很多,要么是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要么根据自己的理解讲故事,但真正用声音做成剧的还没有。我们专业的配音演员,优势就在于把声音和表演结合起来。这不是简单地说,而是创作,是演。”刘风说,正是这种创作的冲动,让他下了决心,开始了这场冒险。他找到老同事刘钦和张欣,三人组成导演组——刘风担任总导演;刘钦主要负责选角和演员表演;张欣则是大场面掌控和后期音效制作。

最难的是找配音演员。如何集结400多种不同人物的声音?刘风第一个想到的是“女王专业户”曹雷。79岁的曹雷是配音界的老前辈,曾配过《茜茜公主》中的苏菲皇太后、《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米兰达、《大明宫词》中的武则天。2010年,李少红版《红楼梦》播出,贾母背后的声音也是她。“贾母和善宽容,又精明能干,就像整个家族的定海神针,曹雷老师的声音成熟、冷静而高贵,最合适不过了。”

刘风策划导演的有声剧《红楼梦》2月上线以来,引发热议。

刘风在上译厂录音棚配音。

荣国府的老爷贾政,生性疏懒庸碌,忠孝迂腐,但为人还算方正。刘风找来上译厂前任厂长乔榛,《魂断蓝桥》《生死恋》等经典大片中都有他的声音。至于宝黛钗等角色,则通过培训机构等渠道,从厂外选了一批年轻演员。他们大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给黛玉配音的笪(音同达)怡倩,大学修的是房地产开发和管理。

“为了更贴近戏里的角色,讓年岁大的人去演也不合适。另外,考虑到想要一些生活化的气息,就不想去找专业的——科班的培训往往把演员的创作冲动抑制住了。没想到一去找,有一大批业余爱好者。”在刘风看来,让年轻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演”经典,然后带动当下更多的年轻人去读经典,何乐而不为呢?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好戏开场。

“完成的是一种记录”

“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2月1日,《发刊词》中黛玉的声音刚一上线,评论里就炸了锅:“声音太青涩,不像大家闺秀”“这个黛玉有些轻浮”……

当时整部有声剧大概刚录到一半,看到这些“毫不留情”的评论,笪怡倩崩溃了。在片场录音时,她突然哭了起来,怎么演都演不对。作为总导演,刘风心里很急,但又不忍心伤害初出茅庐的新人。

“我就找来《葬花吟》——这首诗最能代表林黛玉,她的多愁善感,内心的矛盾、痛苦等等,各种心态都在里头了。让她反复读,天天背。”刘风说。后来,她的状态越来越好。有一场和宝玉对戏,她将手帕蒙在脸上,模仿着黛玉的口吻,天真无邪,播出之后,好评声起。

和为影视剧配音不同,有声剧没有可以借助的画面,但最终要呈现“戏”的效果,所以基本上每场戏都需要事先反复排练,尤其是群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场戏,刘姥姥、狗儿、周瑞家的、平儿、凤姐儿等七八个演员,先聚在一起,跟着剧本排练、走位。刘姥姥进院门,平儿和周瑞家的坐炕沿儿,贾蓉一路靴子声响进门来,从头到尾全演一遍。“站着说话还是坐着说话,说话时距离门口有多远,正面说还是转身说,这些都得一一记下。再站在话筒前,根据情绪记忆原封不动地‘演出来,这才有画面感和空间感。”

“配音和表演密不可分。而精耕细作,一直是上译厂的老传统。”刘风说。当年,邱岳峰给《大独裁者》配音,为保持气息连贯,找来一条绳子扎紧自己的肚子;有时为达到“气喘吁吁”的效果,一些老演员还曾在身上压上沉重的箱子。

刘风把这种严谨带到了这部有声剧《红楼梦》的创作中。除了做导演,给年轻配音演员讲戏,刘风还是讲述者——演的就是曹雪芹本人。为了区别市面上已有的有声小说,他几经琢磨,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叙述风格,把说故事、评书和讲述相结合,将整个故事串起,娓娓道来。

作为讲述者,演绎的成分相对较少,但也常常读到崩溃。每次录音前,要把台本读上三四遍,有底气了才敢站到话筒前。“关在录音棚里,咣咣说一整天。一句一句往下说,遇到一些生僻字、专业词、地域方言等,常常卡壳,有时恨不得把机器砸了,都快得抑郁症了。”有时灵感来了,读得顺,就跟着感觉,一次连录五六回,甚至通宵达旦地录。

就这样一字不落、一回一回地“演”。在每一回后面还有两条“陪读”内容:演员张国立会解答书中的知识点,比如人名、地名谐音,贾府的辈分等;台湾大学教授欧丽娟则负责内容讲解。节目刚上线时,刘风都不敢看评论,“搞创作的都比较脆弱,怕受打击,影响创作激情”。直到有人跑来说“刘老师,你的《红楼梦》真不错啊”,他才打开后台,看数据翻评论。

“肯定有好,也有遗憾。它其实完成的是一种记录,搁在那儿,就是我们2019年版本的《红楼梦》,任人评说吧。”刘风说,他没想过做什么伟大的事,想记录和留下的就是当下人对《红楼梦》的理解。

辉煌、没落,以及可期的未来

采访进行当中,刘风接到一个电话,他一边起身一边抱歉地说:“我的角色到了。”厂里刚刚接了一部日本电影《祈祷落幕时》的译制和配音,他配的是男主角濒临死亡的父亲。

记者跟他一路走到录音棚,录音棚就在大厦的一楼,门口的一面墙上写着14个大字:剧本翻译要“有神”,演员配音要“有味”,这是上译厂首任厂长陈叙一总结的,一直以来作为厂训刻在每个上译厂人的心中。“中国电影译制片的生产流程,几乎是由上影老一辈艺术家创造的。翻译—初对—复对—配音—鉴定—混录等一系列操作规程,至今仍在沿用。”刘风说。

刘风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对配音心生向往是在1985年,当时他还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夏日的一天,他去电影院看《最后一班地铁》,一部法国二战题材电影,由上译厂的曹雷、杨晓、尚华等配音。“一连看了三四遍,还觉得不过瘾。懵懵懂懂地,就萌发了做配音演员的念头。”

大学毕业,学表演出身的刘风被分配到武汉话剧院。他冒着被处罚的风险拒绝报到,偷偷报考上海青年话剧院和上译厂。之后,他从二百来人中脱颖而出,被上译厂录取。1989年,他正式进入上译厂,正赶上其最后的辉煌。“邱岳峰、苏秀、曹雷、刘广宁、乔榛等一大批配音演员,群星闪耀。”

和很多初学者一样,刘风刚入厂时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录音棚里,每天看着前辈录戏,一坐两三年。最基本的训练还有数口型,“跟着银幕上的演员,数一句话几个口型,然后翻译再根据口型,对上相应的中文”。真正上台录音是5年后,他在一部埃及电影里为一个缉私警察配音,台词很少,“刚上台很紧张,耳鸣,一句话也说不出。全靠前辈老师们教导和鼓励”,刘风说。一开始他不会笑,“每次配到笑的地方,都是乔榛老师帮我笑,直到后来才慢慢掌握技巧”。

在老师乔榛的眼中,刘风是一个“有天赋的配音演员,有着敏锐的感应能力”,但刘风感到自己真正开窍,是到从事配音之后的第十年。

1999年,他为电影《诺丁山》中的男主角——书店老板威廉(休·格兰特饰演)配音。这是他第一次配一个文绉绉的角色,之前他配的大多是硬汉。在《诺丁山》的最后,威廉冲进记者会,向女主角深情表白:“如果……请求你重新考虑,你会怎么做?会不会……重新考虑?”说完这最后一句,身旁的乔榛立马说“对了!”因为这部影片的配音,刘风获得2000年的华表奖。

“那种感觉很难用语言形容,就像是突然听到咔的一声,整个人脱胎换骨了一样。”刘风说。

然而,也是在那一时期,译制片的黄金年代结束。配音演员几乎沦为字幕的“朗读者”,原版片盛行后,配音演员更是快要失业。当时刘风也曾陷入迷茫,尝试过经商,拍过电视剧,但心中一直没有放下配音。

2006年,业务能力强又懂经营的他,被推选为副厂长。上任后,他四处为译制厂和配音演员寻找新的出路,除了从中影公司接外国电影,他还去寻求和电视剧、动漫等不同方式的合作。“《红楼梦》这次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就会开拓出一条新的路径。”

前几天,《声临其境》第二季首期决赛,演员秦昊夺冠,刘风就坐在评审团嘉宾席中,既激动又忧虑。“节目非常好,把配音当做二次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就像乔榛老师说的那样,配音是‘魂的再塑。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这些专业配音演员提出了新问题:当下,声音艺术热潮回归,我们应该创作出怎样的内容?”

“时代变了,或许观念也可以稍稍转换一下”,刘风说,“过去我们为外国片配音,为国人打开了解世界的窗户。现在,我们可以回归传统,原汁原味去‘演经典名著,可以让世界了解東方和东方文化。”他想得很远——除《红楼梦》外的其他三大名著,还有一些外国经典名著,都已列入他有声剧的目录之下。

刘风1967年生于吉林长春,上海电影译制厂副厂长,著名配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考入上海电影译制厂,是汤姆·克鲁斯、史泰龙、尼古拉斯·凯奇等好莱坞著名演员的中文配音。代表作有《诺丁山》《生死时速》《功夫熊猫》等,近日策划导演全本有声剧《红楼梦》上线。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红楼梦》读后感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冯其庸的论文
冯其庸的序跋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十年一觉迷考据 赢得红楼梦魇名
于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