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 唐超
在新体制、新模式、新要求层层涌现的新时代,对医院院长的要求亦发生根本性变化,院长的职业标准是什么?院长该以怎样的姿态和能力储备迎接或拥抱这个时代,创造医院新未来?
医院管理专业化、职业化是当前的趋势。中国医院职业化管理进程明显加速。医院职业化管理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未来,因为在管理学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六大要素中,人最重要。管理和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高素质、职业化的人才,才能实现战略目标。
2018年12月2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的“寻向职业化——新时代呼唤新英雄”分论坛如期召开。该论坛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方建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文进担任主持嘉宾,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俊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江忠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政院长俞红霞、江苏现代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维新、重庆市中医院院长左国庆、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杨立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吕金捍作为演讲嘉宾,先后分享了他们在寻向职业化管理上的心得经验。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作出部署,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现实紧迫,但到目前为止,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面临医院管理培训名目繁多、培训机构各显神通、有待建立院长职业化培训的规范和标准的现状,张俊华表示。
根据中组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医院行政领导人员应当经过国家认可的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全国大约7万名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行政领导人员有待参加职业化培训。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卫生健康委人事司委托及相关司局指导下,与相关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共同组建了公立医院行政领导人员职业化培训工作组,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13位院士领衔,全国知名医院领导和专家组成,共240人,将为职业化培训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制定培训大纲、举办师资培训。统一培训方案、统一培训模块、统一大纲、统一培训师资、统一面授培训教材、统一培训电子证书管理。培训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素养、 政策法规与制度、管理学与医学基础、现代医院管理实践、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及趋势等方面。培训后,还会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以及工作机构对培训机构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由专家委员会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考核。
同时,目前人才中心和20个国家,300多家著名的大学、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美国知名的大学几乎全覆盖。下一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在适当的时机积极稳妥地与各省区市卫生健康的行政部门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支持,帮助各省区市建立统一的大纲和师资,稳妥地开展院长职业化培训,并且利用人才中心广泛的国际交流的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二级医生公立医院行政领导人员执业化培训的全覆盖。
刘庭芳回顾了填补我国医院管理学历教育的心路历程。在2013年之前,“中国大陆医管教育=0”!
而在美国,早在193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就开设医院管理课程(其后西北大学),并且首先设立MHA学位,这是医院管理领域乃至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管理领域里,职业管理者身份确认的一个里程碑。在法国,法国医院院长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管理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在日本,1949年日本创建“国立医疗·病院管理研究所”。在中国台湾地区,元培医专于1962年设置医管专业课程。
在我国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等的研究都亟待进一步加强与创新,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推进,对专业管理人才的渴求和对院长职业化管理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清华大学于2012年5月组建了我国首家专业从事医院管理研究和培养现代医院管理人才的学科交叉机构——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
刘庭芳透露,未来,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将有计划、成建制、尽快引进国际化、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学、科研人才;扩大招生规模,特别是扩大在职生的招生名额;组织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编写我国首套现代医院管理学系列教材;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报开设医院管理专业和医管硕士、博士学位;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成立医院管理学院,设置相关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育和培养体系;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从2019年开始向全球招收留学生;组织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办现代医院管理学学报或中英文期刊;在现有基础上,集中全院资源开展前瞻性、高水平、高价值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外著名医院的交流与合作。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但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仍须不断完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医药技术创新等,都对深化医改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忠仪认为,一名卓越的医院和医院领导者,需要关注、引领医院发展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为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价值观取向引领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管理。如在学科建设方面,搭建“三所一室一院”,进行专科扁平化管理等;在质量管理方面,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引进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成为中国儿童专科医院中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医院,并连续三次通过复评。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通过创新管理,目前,医院医疗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更趋合理;优势学科、质量再上新台阶,如心脏直视手术量达3700例/年,入选中国最佳专科“Top10”排行榜;人才计划实现新突破,市级以上人才计划2010年至今130余人次;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品质与声誉不断提升,2017年医院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8年获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
江忠仪透露,下一步医院将组建儿童精准医疗临床与研究中心、儿童脑科学临床与研究中心;完善结构性心脏病工程中心及儿童健康管理研究所的发展水平;提升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研究所、先心病研究所等优势项目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社会资本办医医疗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职业化培训上践行了几个重点内容,如医院战略管理、医院治理结构、学科建设、财务资产管理、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等。
医院实行的运营管理机制是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前台运营整体依托北大医学部及各家附属医院给予专家支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及管理模式。其中,院长及核心主体专家来自医学部并形成长期合作;方正集团负责医院运营管理、后勤管理和医院发展中的资金支持。围绕“运营方略”、聚焦六项职能、发挥作用。构建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体系,完善院科两级运营监控,试点专科经营助理模式,筹划价格与支付改革应对,拓展多元化服务对外合作模式,协助院科两级完成战略规划年度计划。
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势在必行。唐维新有四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管理科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复杂而系统的社会科学,无论是国家还是单位,事业还是企业,都需要科学管理,管理出效益,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各项事业现代化、医院现代化,没有管理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国际成功的实践、我们沉重的经验与教训都证明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从政府到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逐步形成崇尚管理科学、尊重管理人才、投身管理事业、学习管理知识的良好氛围。
二是造就一支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政策导向是关键,中组部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关于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了从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的标准、条件、资质与要求,也倡导了职业化,但要求应该更加明确与刚性,体现强烈的“职业化”导向。
三是尊重医院管理人才。其关键是建立医院管理职称体系。现在医院管理职称不能说没有,但挂靠在技术系列上,这种不伦不类的职称不能说是对医院管理人才的尊重,国家应该制定一个符合管理岗位特点的评审标准,让其堂堂正正名正言顺地取得相应职称,并得到相应的薪酬、这既是对管理人才的尊重和激励,也是对管理人才的评价与要求。
四是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训与监管。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医管人才规范化培训的制度,要像住院医师规培一样,提出明确的刚性要求,要以培训为抓手,提升这支队伍的素质。
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医院科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院长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健康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医院改革的组织实施者。
左国庆认为,院长职业化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方面是院长管理职业化的成就感低于临床专家,院长的薪酬制度还不健全,职业化管理培训机制尚未建立,院长职业生涯规划仍不明晰;另一方面是阻碍院长管理职业化的固有认识普遍存在,主业当专家,副业当院长。院长的工资根据其专业技术职称或医院的行政级别来定,院长职业化必然影响其专业职称晋升,而一旦从院长岗位退下来,就意味着失去了相应的价值及相应的岗位。
左国庆认为,应尽快从政策层面健全院长薪酬制度;完善院长职业化培训机制;解决专业型院长投身职业化的后顾之忧,让院长专注于职业化管理。
杨立新认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他结合前往法国和美国职业化管理培训的经历,将国外医院职业化管理和国内进行了对比。国外职业化研究的起源追溯到ACHA1976年10月发表了《医院首席执行官的职责》报告,通过具体的报告内容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医学管理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国内在1993年,才有了关于我国管理队伍职业化的报道,最初是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相关方面的认识和内涵。
在国外,医院管理团队专业结构合理,在医院管理层中,不同专业的管理人员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组成结构合理的专家团组,这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明显特征。欧美国家的医院院长多为非医学专业出身,美国95%以上的医院院长毕业于公共卫生、法律、商学、经济学等管理专业,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MBA、MHA或MPA的学位,但医师委员会主席一定是位资深的医学专家,他们之间合作共事,科学管理医院。日本的医院院长是医师出身,但同时也要配备非医学专业、精通管理的副院长或事务长,且两者不能相互转化。
而在国内各级医院院长中,不仅少有专门学习过管理专业者,经过医院管理知识专门学习和培训者亦很少。“医而优则仕”是我国选聘院长的主要方式,经社会公开招聘进入管理岗位的少之又少。在中国医院院长中,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占74%,有医院管理学专业背景的仅占18%。此外,重业务、轻管理的传统理念在医院管理者心中根深蒂固,医院的中心工作是医教研,管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
由此可见,院长职业化是大势所趋,理应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职业化院长,进一步形成医院经营管理与医疗管理的专职化。
医院管理者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个时代?吕金捍提出应以管理工作专职化、管理能力专业化、管理职级序列化的姿态来迎接这个时代,创造医院的新未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岗位绩效薪酬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以激活医师资源和床位资源为突破口,推进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考核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职业化。寻找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实现路径,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现形式和模式机制。
2016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立医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医院通过制定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健全决策机制,健全完善医院3+1民主决策机制;岗位分级管理,构建新的岗位设置体系和分级评价标准;实行岗位薪酬管理制度,构建基于岗位绩效的新薪酬制度;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采取自愿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团队、诊疗团队和护理病区模式;进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构建院、科、诊疗组三级管理和四级考核机制;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转向以服务效益为导向的关键指标考核。
医院通过以上措施,医疗质量效率明显提升。2018年上半年,诊疗人次(万)同比增长8.87%,出院人次(万)同比增长1.78%,住院手术台次(万)同比增长3.16%,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0.7天。实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医生回归看病本职、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的三个“回归”。较改革之前,医院参与改革职工人均薪酬水平提升31%,合理体现了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后,职工对于薪酬制度满意度提高了76%,满意度明显提升。下一步,医院力争2020年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