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素质教育领域下,如何在各学科教育當中渗透德育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小学教育来说,作为启蒙教育阶段,将品德与社会在各个学科中渗透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够全面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基于此,首先提出品德与社会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几点渗透措施。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各学科;渗透;方法
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也是未来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教育实践当中,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因此对德育相关内容理解不透彻,再加上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在课堂上时有聊天、睡觉、打闹等情况,而通过渗透品德与社会相关知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学习到学科知识内没有涉及的内容。笔者认为,教育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学;二是育人,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品德与社会教育,以文化知识作为载体,开展素质教育。
一、品德与社会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1.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也愈加注意到德育的重要性。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对德育缺乏重视,认为只要学生成绩高就是好教育,而这往往是“教”而不是“育”。从本质上来说,小学教育时期作为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德育的载体,再加上当今新教材中多少都会含有一定的德育知识,为品德与社会知识渗透奠定了基础。需要教师积极利用这些德育知识,从而发挥小学教育的积极作用。
2.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
丰富教育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如合作探究、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新型教学模式往往更加科学、开放,具有较强的延伸性,而德育知识是重要的延伸内容,可以让品德与社会和各学科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更爱科学、祖国、家乡、长者,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因此,通过品德与社会在各学科中的渗透,可以有效丰富教学手段,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品德与社会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为了加强品德与社会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需要采用综合性教学法,通过搜集课内外语文的相关知识,并融入德育相关内容,并将一系列教育素材呈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想要发挥品德与社会知识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构建一个相对自由、开发的课堂环境,将语文知识向外延伸,借助德育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知识,实现二者的结合。
例如在《飞向月球》教学中,作为一门技术、天文、自然相结合的文章,可以从多个方面渗透品德与社会知识,虽然很多学生只知道“月亮”,但是没有“月球”的概念。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呈现出一张远观地球的照片,之后进行提问“这是什么?”学生会回答“地球”,但是无法说出“星球”“星体”的概念,但只要学生认识到“相比宇宙,地球只是尘埃”的理念即可,之后正式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形式,将月球和地球进行比较,中国大陆板块和月球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月亮”并没有那么小。之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嫦娥奔月”典故以及“正月十五”相关知识,一是让学生客观认识到天文知识;二是让学生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想象,鼓励学生尊重并继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明确这些传统文化的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品德与社会知识的渗透。
2.在数学教育中的渗透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而品德与社会在数学中的渗透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实际生活融入数学科目当中,鼓励学生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挖掘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自主探究知识的由来,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品德与社会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如在“长方体体积”教育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渗透知识,包括抽屉、粉笔盒、收纳盒等生活物品,通过空间原理来引导出体积的概念,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操作,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壳制作长方体,进而找出长方体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和规律,通过不断的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遇到问题不要总是依靠父母,自己也有能力解决很多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需要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在各学科教育中的渗透,让德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实现教书的同时,也要做到育人,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全耿.《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3):22-24.
[2]谢永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5(11):84-8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