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慕媛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学生的作文水平体现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在作文练习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其语文综合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开展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维想象和语言整合,以文字为形式来表现某一主题的表达方式,它体现着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个人情感、思维能力等。[1]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提高其认知水平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
一、学好课本知识,打好穩固的基础知识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地,也是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渠道。当今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选取的都是名家名作,在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文化内涵等方面也是经得起推敲的,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让学生从中悟到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感悟文章的深刻意蕴。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深入剖析文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理解文章内涵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二、善于观察生活,延伸语文写作范围
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仅凭课堂知识的传授与讲解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缩短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就是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点点滴滴即文章”意指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与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接触都可以写成一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养成“生活处处有文学”的意识。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春游,带领学生去田间走走,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在夏天,带领学生感受知了的“吵闹”,体验夏天的火辣与热情;在秋天,让学生走在铺满金黄落叶的小道上,感受大自然的苍凉;在冬季,让学生在寒冷中感受冬季的萧瑟。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领略四季的变化,并将每一阶段的变化特征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来,让学生对生命、对自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既积累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又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三、开展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科囊括万物、博大精深,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其阅读知识面,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写作。比如,在讲《少年闰土》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鲁迅的语言风格及文章主旨,鼓励学生看鲁迅的其他作品《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语言表达手法,积累到更多的语言素材。另外,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科学、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熏陶,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从而培养审美情趣,扩展精神境界。
四、教授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不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学生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的程度。[2]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并融入自己的个人特色,以形成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这才是有效的写作教学。教师与其传授学生写作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写作方法。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勤加练习,反复仿写句子,在学生掌握了某一写作方法之后,要引导学生用这一写作方法来反映另一题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一个题材进行课堂练笔,让学生采用“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的说明方式来表现,也可以利用“顺序”“插叙”“倒叙”记叙手法来描写。将全班进行分组,每组分别选择一种或两种写作手法,最后,展示小组写作成果,评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在课堂进行朗读展示,激励学生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利用多种写作方法开展作文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强了课堂趣味。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鼓励学生多观察、广阅读、勤练笔,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要将语文作文单纯地看作一门“课程”来讲,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培养学生利用写作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以获得审美上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潘甜.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2(1).
[2]袁玉能.谈小学语文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1(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