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成
“百行以德為首。”人的一生德育至关重要,而德育越早开始越好。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从小进行德育,能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作为未来社会的担当者和责任者,他们的思想道德关乎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道德水准。新时代下,追求务实与高效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当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的“立德行善”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高潮,同时,“立德行善”也走进了小学生德育中。学校通过激发小学生“存善心、讲善言、行善举、做善事”的道德热情,旨在学校立德扬善弘扬正能量,同时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走进生活实际,开展“善教育”
作为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存在认知等方面的差距,对他们的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小学开展“立德扬善”,要抓住农村地域特色,开展“立德扬善”实践活动,既让小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行善事、做善事,并亲身体验和体味人间真情的可贵以及社会风尚的文明,又让其在帮助他人的善举中获得精神世界的丰盈以及良好道德的心理滋养,从而将高尚品德、自尊自爱的种子种植于心中,萌发生长。如,组织小学生做志愿者,定期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奉献爱心,一到活动日,孤寡老人家里变得热热闹闹,有的学生扫地,有的学生擦窗,有的学生给老人梳头、洗脚、洗衣服,还有的学生给老人讲故事,讲校园发生的逸闻趣事,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因助人为乐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在立德扬善理念引导下,挖掘本土资源,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农田,帮助自己的叔叔伯伯收土豆、收玉米、采摘果蔬等。通过农田劳作,让学生增加除了帮助家人的善举之外还有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小学生,心理敏感,但也淳朴憨实,更能够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真切体验,学会从实践活动中感悟助老扶残,丰富生活经验,从而打开他们封闭的大门,注入德与善的精神养分,促其形成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品质。
二、融合农村特色,了解“善文化”
立德扬善古已有之,并且浸润在传统的文化之中。教师通过搜集传统地方文化中经典的立德扬善的故事和人物,整合素材,作为德育课堂教学的资源。同时,让学生自己收集本地历史人物或者是经典的立德扬善的故事,来一场小小的“善文化”故事赛,这就促使学生会主动借助书籍、手机、电脑等进行素材收集,也会去问村上年老的长者,听听过去的一些德行高尚的人与故事,当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后形成自己要讲的内容。讲故事前学生一定会提前对人物进行深入了解,这些典型事迹里,那些看似平凡却又伟大的言行、思想乃至德善精髓,被古人与今人的品德高尚所折服,思想意识中播下善的种子,德的榜样。而善文化的传承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新形式,学生不仅去口口相传,还可以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了解更多的有关立德扬善的经典故事,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也丰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当然,善文化的浸润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还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自己总结每一个经典人物或者是故事,究竟要学习的是什么,自己最敬佩这一人物的什么品格,对故事里的事情的做法怎么理解,换做是“我”会如何去做事……学生的认知从浅显到深入,形成思维认知与德善认知的共鸣交融,从而影响学生的文明言行、做事风格,渐次引导学生文明行为。多做德行善举的事情,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善文化从无形变成有形,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实实在在的改变,整个学校文化氛围凸显尚文、尚善、尚德。
三、渗透细节之中,传承“善思想”
“日行一善、善行一生”。面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阶段是学生不断规正言行举止以及养成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班级,都要营造立德扬善的大氛围和大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中看到处处是发自内心主动践行的善举。如自觉捡拾垃圾、纸屑,自觉关掉被人忘记关掉的水龙头,与同伴交谈、讨论做到文明用语,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范和课堂纪律,帮助弱小或者残疾同学,不嘲笑有缺陷的同学……在农村学校,实施有效德育,不但从课堂教育入手,还可以从校内校外衔接入手。班级举办有关立德扬善的主题实践活动,如“为爷爷奶奶做件事”“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我是社区的好少年”等,将理论上的感恩与大爱具体到生活细节之中,鼓励每个班级的学生合作办一张以“知善、行善”主题手抄报等,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日常行动诠释德与善,形成立德扬善的思想意识。任何一种说教都比不上一次无声行动的有力验证。所以说,在不断宣传德善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不做言语的矮子,要做行动的巨人”,通过具体行动践行德与善。班主任可定期对学生立德扬善的具体行为进行量化评价,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总之,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有效性体现在学生精神面貌的改观,学习态度的端正,行为举止的规矩,让农村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德与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自发意识和自觉行动,让立德扬善成为一种良好的校风,也成为一种农村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导向,做事先做人,既有良好的健康心理和道德品质,也有“行必果”的行动落实。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立德扬善”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立项编号:GS[2017]GHB1635)
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