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鑫
摘 要 新媒体已成为当前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从高校新媒体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出发,剖析当前高校中新媒体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高校新媒体新闻的重要意义,并为高校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做好新闻呈现与发布进行详实的研究论证与方法指导。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传播;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4-0043-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在新媒体互联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在师生聚集的新媒体中站稳脚跟,凸显新媒体新闻宣传价值,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已成为新议题。
1 高校新媒体宣传中新闻报道现状
1.1 高校新媒体中常见的新闻报道形式
根据对2018年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研究分析来看,现行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与传播主要呈现为三种形式,一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日常更新以学校的新闻事件和政策发布为主,内容大多直接来源于新闻网站,用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很少进行二次编辑;一类是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日常更新兼有校园重要新闻及有趣的网文;还有一类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经常创新传统新闻传播形式,对严肃的新闻内容进行二次编辑,使其符合当下新媒体传播规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与日常化的活泼有趣的网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2 高校新媒體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诞生对于新闻传播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渠道的拓展,更是对传统新闻话题性、传播性、互动性、视觉美观性等提出了新要求。因而,从形式角度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稿件并不适宜直接发布在类似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媒体平台中,从各高校运营实践效果来看,不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完全转载传统新闻内容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中并不能受到读者们的欢迎。以往,高校的校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会对学校的一些工作会议、发展建设取得的成绩等进行新闻报道,但仅这些新闻内容并非都适合新媒体传播,与此同时,往往过于严肃和枯燥的新闻标题在新媒体上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传播效果也容易大打
折扣。
1.3 高校新媒体新闻报道现状的原因分析
高校在新媒体新闻报道和传播中采用的不同方法和取得的不同效果,探究背后原因,一方面与官方新媒体平台定位有关,有些高校官方新媒体定位在新闻发布、政策发布等维度,较为注重新闻信息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有些定位在宣传和维护学校形象、沟通和联系校友等方面,较为注重新闻信息的可读性与传播性。另一方面,也与运营官方新媒体平台的教师与学生团队相关,有些高校负责新媒体的老师也兼顾传统媒体,如校报、广播电视等工作,因而运营思维偏成熟化;而一些较为重视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的高校,往往会有专职教师带领学生团队有针对性地主题策划或新闻改编,使得原本精炼严肃的新闻内容变得趣味化和轻松化。
2 高校做好新媒体新闻的重要意义
2.1 从学生培育角度而言,重视新媒体新闻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在大学生聚集的空间里,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根据2018年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3次)》数据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且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达26.8%,互联网早已成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另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于学业、课程、生活娱乐等过分关注,常常冲淡他们对于时事政治和校园新闻的关心,若非关系切身利益,他们往往以无暇关注、与我无关等理由搪塞。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偏差,在未来的人生发展过程中难有综合竞争优势,更有甚者“偏信则暗”,轻信一些网络谣言并继续传播。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宣传平台,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传播主流新闻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 从高校发展角度而言,认知新媒体新闻价值,有助于提升与实力相匹配的大学声誉
长久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传承与创造知识、推动科学进步、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都是通过新闻对外发布。从历史悠久的报纸、广播、电视,到进入互联网时代每所高校标配的新闻网站等,高校新闻工作一直以来是宣传工作的重点之一。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日益成为主流新闻发布平台,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做好新媒体平台中新闻宣传,有助于高校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新闻信息、传递新闻线索,回应社会关切,树立并维护好高校形象,帮助高校提升与学校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社会声誉。
2.3 从新媒体角度而言,把握新媒体新闻价值,有助于完善新媒体传播的网络生态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变革,使得现代传播形式由传播方主导性传播转变为读者方选择性传播,由单向式转变为多项可互动式。由此,新闻的传播性功能大大强化,如果新媒体平台中的一篇新闻不具备传播价值,则必将为读者淘汰。上文也分析到,各高校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初期,因处于试运营探索阶段,往往会做新闻的“搬运工”,将传统的新闻文稿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难以获得读者青睐。随着新媒体逐步发展,一些网络营销号模式的成功,促使部分高校在运营时,有选择性地发布一些贴近趣味生活的内容,以此来吸引读者和提升阅读量,而对时事政治及校园新闻关注及报道偏少。从长远角度来看,无论上述哪种运营形式都难以长久为继,因此,在新媒体平台中做好新闻的趣味改编,对于改善现在新媒体运营生态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