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阔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方法:从我院急诊内科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昏迷患者中随机性的抽取30例作为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病症观察的基础上,了解患者的病因,对此进行临床诊断后,制定出具有針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等进行研究。 结果:临床统计研究发现,3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入院后12h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66.7%(20/30)、入院后48h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3.3%(25/30)。30例患者中治疗成功的总共有28例,即临床治疗的总成功率为93.3%。患者具体发病原因分析发现,药物中毒患者有5例,占比16.7%;脑出血患者有13例,占比43.3%;脑血栓患者有7例,占比23.3%;有机磷中毒患者有5例,占比16.7%。 结论:医院急诊内科每天会收治大量的昏迷患者,患者昏迷程度不同、具体病因不详,在临床诊断中对其进行高效、准确的诊断,能够促进患者的及早治疗和有效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急诊内科 ;昏迷 ;病因分析; 临床治疗; 诊断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需要在准确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1]。关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以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等均需要结合实际展开分析探讨。
1患者资料与临床方法
1.1 患者资料 从我院急诊内科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昏迷患者中随机性的抽取30例作为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30例患者中一共包括18例女性患者和1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37.5±6.3)岁,昏迷时间在0.5h~15h左右,平均昏迷时间为(6.4±2.8)h;12例男性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38.1±6.2)岁,昏迷时间在0.5h~14h左右,平均昏迷时间为(6.2±2.5)h。应用GCS对患者的昏迷程度实施综合评估,其中轻度昏迷患者9例、中度昏迷患者11例、重度昏迷患者10例,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烧、痉挛抽搐、偏瘫、脑水肿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患者的一般性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昏迷时间以及昏迷程度等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不影响临床实践研究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因而P>0.05、无统计学的意义。
1.2 临床方法 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具体病症特征,对其病情状况以及基本病因、昏迷类型等作出诊断。医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询问,通过家属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家族性的遗传病史或昏迷病史等[2-3]。在系统化的临床诊断中,分析若是患者存在阳性神经比例体征,则要安排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同时生化分析患者的脑脊液;若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呼吸循环功能方面的障碍,则要对其实施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检查,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电解质、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的临床诊断。对于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要对其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及时收集并送检,对毒物的性质予以尽快确定。完成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后,要对其实施早期治疗[4]。在临床治疗中,要求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通过静脉通道的建立,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保持正常水平。对于存在呼吸障碍的患者,要实行呼吸治疗,在气管插管中使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保持平稳,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下一步的治疗;对于部分脑出血患者,则要对患者的血压值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应用脱水方法使患者的颅内压得以有效降低和控制,充分改善患者的脑循环,必要情况下还要对患者实行神经药物的保守性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为下一步的微创手术治疗做好准备;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要及时对患者电解质紊乱状况予以纠正,可给予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急性中毒患者,一般是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实行洗胃、导泄处理,毒理鉴定完毕后,选用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进行解毒治疗,例如阿片类中毒可以使用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则可以使用解磷定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中选定的3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入院后12h以及入院后48h内的发病原因分析情况、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治疗成功率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探究。
2结果
根据临床统计分析发现,3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入院后12h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66.7%(20/30)、入院后48h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3.3%(25/30)。30例患者中治疗成功的总共有28例,即临床治疗的总成功率为93.3%。
对3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具体发病原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药物中毒患者有5例,占比16.7%;脑出血患者有13例,占比43.3%;脑血栓患者有7例,占比23.3%;有机磷中毒患者有5例,占比16.7%。
3讨论
昏迷症状在临床上的出现较为频繁,属于特殊病理性状态,病因复杂,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高级脑神经活动[5]。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昏迷程度、病症表现以及具体病因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脑功能,缓解患者的神经反射障碍、运动障碍以及神经刺激反应障碍等。
参考文献:
祁盛青.急诊内科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与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0):78-79.
罗柳兵.急诊内科昏迷的病因和临床急救对策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5):35+37.
段文艳,崔永刚,曹敬欣,甄志恩.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4):68.
左燕芹,何晓燕,周炳增.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6):195.
周华兴.6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5):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