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平
今年45岁的陈燕,家住武山县城关镇陈门村。这位平凡的农村妇女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建成了亚洲海拔最高的大樱桃示范基地,带领周边的乡亲脱贫致富。她经营的润博果蔬专业合作社被甘肃省农牧厅命名为“省级示范社”,荣获“全国巾帼农业示范基地”称号。她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女经济人”等荣誉称号,并当选省人大代表和省妇女代表。
陈燕自小家境并不富裕,从18岁起她便跟着父亲做起了蔬菜代办的生意,然而,父亲多年的摸爬滚打并未给这个原本贫寒的家庭带来致富的希望,反而带来了不小的债务,但正是在这种艰难、复杂的环境中炼就了她坚强、勇于拼搏的性格,也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岁开始,陈燕就独自扛起了父亲的担子,东拼西凑了一些钱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陈燕本着“诚信经营、买卖公平”的原则,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渐渐有了知名度,在武山县庞大的果蔬代办队伍中站稳了脚跟。为了使县里的果蔬产品能够走出去,她想方设法打通市场,先后与全国各地十几家果蔬批发市场建立了供销业务关系,在广东、山东等地设立了销售网点。同时,她积极与其他企业合作开拓市场,把武山的果蔬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2002年,苹果市场疲软,果农们积压的大量优质苹果找不到销路,眼看着果农一年的辛勤劳作将一无所获,陈燕心急如焚,热心的她为了尽量给果农挽回损失,自费到处寻找销路,转变经营方式,变供销为直销。她前往云南、上海、广东等地的果蔬批发市场进行调研,然后租房建立销售点,凭着多年的良好信誉,300多吨苹果全部销售一空。果农们喜出望外,对她感激万分,她却觉得这是她应该做的:“作为乡亲们的果蔬代理商,他们生产了果实,我就有义务帮他们把这些果实销售出去,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自此,很多果农、菜农都将自己辛勤收获的果实放心地交给她去销售。
2010年,在武山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下,陈燕成立了武山县润博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合作社成员只有5人,万事开头难,但陈燕有信心,她迎难而上,克服了种种困难。不到1年的时间,社员已发展至50余人。她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在武山县咀头乡张沟村、管山村等地,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租土地537亩,建成美国大樱桃示范基地,栽植美国大樱桃4.1万株,苹果树苗6000株。签订土地流转协议200份,流转期为18年,租金每年每亩300元,3年一付,一次性支付给农户3年的土地流转金共计42万元。这些举措深得乡邻的赞扬,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又让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
1年多时间,陈燕走遍了武山县8个乡镇的56个村,费尽口舌,说服群众种植新品种的苹果树和美国大樱桃,并积极为群众从天水果蔬基地引进良种果树苗,聘请技术人员到村里举办讲座,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合作社免费培训农民500人次,让当地群众学到了先进的果树管理经验,辐射带动周边的群众新栽植果树6万余株。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合作社按照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培训的原则,内联农户,外拓市场,为武山果蔬行业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2011年,为了加大果品的销售,陈燕决定扩大规模,但是经费十分紧张。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县妇联为她提供了一笔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说起这件事,她仍然心怀感激:“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真是我们的福星,为我们农村妇女提供优惠,解决我们的难题,这让我再次燃起了奋斗的激情……”陈燕激动地说。
自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实施以来,陈燕先后贷款12万元,在甘谷县磐安镇等地搭建厂房,逐步实现了果品的加工、挑选、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带领越来越多的妇女姐妹发家致富。
在多方支持与努力下,陈燕的樱桃种植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恒温冷库、护栏、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逐年完善。
每年樱桃开花之际,香飘四野,唤起蝶舞蜂喧,让路人驻足、兴叹,引来四方游客前来赏花观光。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之时,游客可以进园观光采摘。基地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注册了“咀头牌”商标。从2015年開始,连续3年成功举办武山咀头高山大樱桃采摘活动暨林果旅游产业发展宣传推介会,接待游客1万多人,通过樱桃采摘节推介会,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
优美的生态环境赋予发展乡村旅游良好的空间。陈燕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征,发展以高山大樱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和以樱桃采摘、餐饮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她开办了农家乐,用自创的“柴火鸡”和自酿的樱桃酒,用一方百姓的厚道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游客,使原本寂寞荒芜的原野,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她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为周边的妇女姐妹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收入渠道。在果品加工点安置26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在基地带动100多人就业,每年至少提供800多个劳动岗位。她发展的“种植+合作社+旅游基地”的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合作社与当地群众的互利互惠,在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上实现了共赢。
一花独放非胜景,万紫千红春满园。陈燕说:“要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最美乡村,老百姓必须转变观念,思想觉悟高了,就会想着怎样挣钱,同时还要自力更生,提高种植养殖技术,缺什么技术就为农民送什么培训,有了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陈燕在城关镇红沟村、咀头乡咀头村和张沟村等地发展事业的同时,周边的群众也深受影响,在她的带动下,大家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由单一的种植养殖向多种经营、特色经营、规模经营发展,建立了各种特色的种植基地,形成了各种专业村。
王英阁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女性,但由于家境困难,没有资金,一直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为了让她摆脱贫困,陈燕主动让王英阁跟着她学习收购,她把自己的经验倾力相授,经过几年的历练,王英阁凭着自己的勤奋与智慧,逐步发展壮大,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她家已经在县城买了新房,生活越来越好。而她也同样带动着周围的妇女创业致富。
作为省人大代表,陈燕并没有满足眼前的业绩,如何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全县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才是她最大的心愿,她说:“我将充分利用咀头乡得天独厚的林果业发展优势,创新乡村旅游开放模式,积极打造特色林业果园、创意农庄等新型乡村旅游业,继续发展产业观光、农耕体验、旅游休闲、采摘购物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