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更相信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有了“人性”。有趣的是,人们是否信任这些人工智能产品,取决于各人的财务状况。芝加哥布斯商学院的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参与者想想自己如果中了彩票,会怎么花这笔意外之财,接着要求参与者如实说出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对比强化他们对自己财务状况的认知。接下来,参与者被要求假装自己坐在有语音交互的无人驾驶汽车上,并预测在突然遇到类似经典的“电车难题”时,汽车会选择撞倒路上的10个行人,还是急转方向盘牺牲车上的乘客。结果是感觉自己富裕的人相信这辆有“人性”的车会选择保全车上乘客的生命,而感觉自己贫穷的人则认为汽车会牺牲乘客的生命而保全路上行人。后续的实验也证实相对富裕的人对无人驾驶汽车、智能音响等人工智能产品的评价更积极,相信它们的行为更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不够富裕的人则会采取抵制态度,因为这些产品会让他们的生计更加困难。研究者称,这个发现可以给专业领域人士一些参考,帮助他们决定人工智能产品应该拟人化到哪个程度,而更便于所有的人都能拥抱新技术。
办公室盗窃行为令人堪忧
你的办公室里坐满了小贼!别不信这句话。早在2013年,一家司法会计公司的调查发现,有52%的员工承认他们曾偷偷将公司的财物 “顺”回家。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报告称办公室非现金财物盗窃行为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增长,导致公司的办公用品采购需求比实际多出20%。這种“朝9晚5式犯罪”背后的根源是什么?一方面是缺乏监管,员工的诚实度正在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工作场所越来越灵活所带来的弊端。曾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把公司的咖啡拿回家,周末喝时感到深深的罪恶感。有人回复她说,“你不是偷了公司的咖啡。你本来就计划好在家工作。工作时喝点咖啡不是很正常的事吗?”随着工作场所与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从公司“带”点东西回家是偷窃行为。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威尔士教授担忧这种“不值一提的小偷小摸”最终会把员工引入邪枉之道。在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威尔士教授称,在道德缺失的环境机制下,“顺”点纸笔这些行为可能会如滚雪球一般,偷窃的物品价值越来越大,而自己却不自知,最终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