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 张珍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雨量较多,年降水量为700 mm左右,无霜期217 d,土地肥沃,是河南省主要的小麦产区。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频率有增加趋势,对许昌市小麦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此,我们总结了许昌市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特点、发生原因,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为许昌市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赤霉病可侵染小麦根、茎、穗等多个部位,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病。 许昌市小麦赤霉病主要为害穗部,一般在扬花后6~10 d出现症状,病害发生后,先在小穗的颖壳上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条件适宜情况下,将扩散到整个小穗,再扩散到周边小穗和穗轴,并造成部分或整个麦穗感病枯死,最后形成携带毒素的瘪粒,造成减产。一般年份可减产3%~10%,发病较重的年份可减产20%~40%。
小麦赤霉病不仅会造成小麦减产,而且携带病菌籽粒中含有脱氧雪镰刀菌烯醇为主的真菌毒素,人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如呕吐、腹泻、头晕等,严重的可导致癌症和畸形,甚至导致孕妇流产,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病害,当日平均气温在7 ℃以上,土壤含水量>50%便形成子囊壳,平均气温>15 ℃时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成熟的子囊孢子散落,经花丝侵染小穗,使小麦发病。许昌市春季回暖快,每年4—7月降雨量逐渐增多,小麦开花期正赶上空气温暖湿润的季节,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能力有差异。近年来,河南育成小麦品种较多,但抗病品种较少。许昌市小麦主栽品种有20多个,部分品种感病较轻,绝大多数品种感病较重。
1.秸秆还田。随着新的小麦栽培制度的推广利用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我们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使携带病菌的秸秆在田间累积,病原菌数量大幅增加。再加上生产中免耕技术和旋耕技术的推广,病菌只能停留到土表或浅土层,不能被深埋地下。
2.施用氮肥量增加。部分农户习惯超量肥料,田间氮肥过量,可造成小麦旺长,田间郁闭,小麦植株抵抗力略差,有利于病菌滋生和扩散,造成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同时为害。
3.防控不及时。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期是在小麦齐穗期、扬花期,其有效防治时间很短且不好掌握。另外该时期易有阴雨天气,不利施药,这也是小麦赤霉病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
4.病菌产生抗药性。经调查,许昌市农户习惯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长时间单一用药导致病菌逐渐产生抗药性,造成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差。
可通过选育高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并推广种植,可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实现小麦节本高效增产的效果。
许昌市种植小麦地块,应做到2~3年深耕翻1次,不仅能疏松土壤,又可以消灭大部分病菌。结合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力。
在小麦扬花期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把握好用药时间,以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机,导致赤霉病严重发生。如有阴雨天气,应提前用药,如果用药后未超过6 h遇雨,应在雨停后及时补防,每间隔5~7 d进行1次防治,连续防治2~3次。要选用不同杀菌剂交替施用,不能选择多菌灵单一杀菌剂,避免小麦赤霉病产生抗药性。效果较好的有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咪鲜胺·戊唑醇水乳剂咪等新型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