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及其启示
——来自景德镇的调研报告

2019-05-10 07:01
江西社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是延续中华历史文化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世人观察中国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当前经济建设大潮中,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传承与发扬的关系,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德镇在经历了转型的阵痛、发展的迷茫之后,敏锐把握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走出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成功之路,让陶瓷文化焕发生机活力,让陶瓷文化产业实现蓬勃发展,重新绽放千年瓷都新风采。

景德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为了找到景德镇成功的“达芬奇密码”,以中宣部组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活动为契机,我们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景德镇开展调查研究。调研组重点围绕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等问题,先后召开28次座谈会,实地考察了41家政府部门、文化单位和陶瓷文化类企业,采访了122名陶瓷艺术家、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调取了55宗相关档案资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1]景德镇从汉朝开始制瓷,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唐代,景德镇所制瓷器有“假玉器”之誉,武德年间,入贡朝廷,于是“昌南瓷名天下”。五代时期,景德镇在南方最早烧造出白瓷,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宋代,景德镇因成功烧造出青白瓷而著称于世,并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也因瓷器底款标注宋真宗年号“景德”而更改镇名。元代,景德镇成功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此设置“浮梁磁局”,为皇宫监烧和征调瓷器。明代,皇家在此设置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永乐时成功烧造出玲珑瓷,成化时斗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景德镇一跃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清代,朝廷派督陶官到景德镇监督制瓷,在仿制古代名窑瓷器、仿造其他手工业品及制作专供外销的“洋器”等方面都获得巨大成功,窑业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景德镇着力于瓷业的发展,在原有小作坊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一批大型国营瓷厂,通称“十大瓷厂”,生产的代表性瓷器,设计独特、制作精美、做工精良,成为当时的标杆性产品。

景德镇有着完备的陶瓷产业体系。千年不熄的窑火,不仅催生了陶瓷企业的集聚发展,还直接促进了陶瓷教育、科研、生产、贸易以及窑炉、包装、印花、物流、文博等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陶瓷高等学府,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中心和国家、省、市三级陶瓷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成为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景德镇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世界认识中国从瓷器开始。在16世纪英国博物馆的地图上,中国城市只标有3个:北京、长安、景德镇,充分体现了景德镇在世界上的地位。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国制造”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商品”,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对世界尤其是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宋朝开始,景德镇的瓷器就远销亚欧非50多个国家。18世纪,有2亿多件景德镇瓷器销往欧洲。也正是在这一世纪,法国人殷弘绪在景德镇生活7年,把制瓷技术从景德镇传到欧洲。19世纪,德国地质学家、柏林大学校长李希霍芬把景德镇高岭村所产优质瓷土命名为“高岭土”(kaolin),并介绍给世界,开启了中国陶瓷与世界对话的新篇章。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在《陶瓷之路》一书中把“海上丝绸之路”称为“陶瓷之路”,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中世纪时代,东西两个世界之间,连接着一根坚强有力的陶瓷纽带,它同时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2]

二、新发展彰显新面貌:古老瓷都焕发“年轻态”

景德镇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深度开放城市。西方工业革命之前,景德镇就在中国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德镇确立了“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使传统陶瓷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成为世界陶瓷文化的引领者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者。

(一)活态传承激活陶瓷历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3]景德镇结合实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御窑遗址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走出了一条优秀陶瓷历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传承之路。

第一,千年窑业遗址得到整体性保护。作为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景德镇拥有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陶瓷文化遗存,散布在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弄”里,老窑址、老里弄、老街区遍布全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御窑厂、高岭古矿等30多处陶瓷遗迹属于没有同构性的世界精品级文化资源。尤其是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是国内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这座御窑厂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结束于清宣统三年(1911),历经明清两朝27位皇帝,为皇家烧造御用陶瓷长达542年,所孕育的御窑文化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唤醒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2015年,景德镇把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列为“一号工程”,制定相关法规制度,推进重大文化保护项目建设,并对遍布全城的文化遗存实施系统性保护修缮,延续千年陶瓷文脉。2017年1月,御窑厂遗址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景德镇正在按照申遗OUV(突出普遍价值)体系要求,整体活态复苏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化遗址和100年陶瓷工业遗存,着力打造具有“世界风范、古镇风韵、时代风貌”的陶瓷文化遗产样板区。

第二,千年非遗技艺得到系统性传承。如果说物质遗存造就了景德镇的独特颜值,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润泽了这座古老瓷都的内在气质。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窑炉作坊建造技艺,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代表了我国历史上瓷器制作的最高艺术成就。正是凭借这些世代相传的非遗技艺,景德镇赢得了世界瓷都的金字招牌和历史地位。从2009年开始,景德镇相继复烧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历代典型瓷窑,相继建设了陶瓷博物馆、陶溪川、三宝瓷谷等一批独具特色又充满活力的文化传承基地,精心制作了18集《匠心冶陶手工制瓷技艺纪录片》等影像资料,给后人留下了完整的可观赏、可复制的独到技艺。截至2018年6月,景德镇拥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8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8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7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43人,远高于其他产瓷区(表1)。

表1 主要产瓷区国家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统计表 单位:名

特别是,景德镇陶瓷教育、科研、文博等机构与直接生产制作陶瓷的世家、企业、作坊一道,共同唱响了陶瓷技艺传承的“协奏曲”。比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文跃,在江西省陶瓷工艺美院专门开办非遗粉彩班和墨彩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由“一传一”变成“一传多”,一大批年轻的传统技艺传承人脱颖而出。像他这样的非遗传承人在景德镇比比皆是。因非遗活态传承成果显著,景德镇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非遗保护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入围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候选名录。

第三,千年匠心得到集成性呵护。“工不厌其繁,技不厌其精,料不厌其稀”;“一脚压一脚,毛病不过脚”。这些耳熟能详的谚语,见证了千年匠心的薪火相传。正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在土作、水洗、火烧的精雕细琢中,景德镇形成了“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千年匠心,这是支撑这座古城千年窑火不熄的瓷魂。一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就是一部匠心传承史。景德镇制瓷工艺从开矿到包装,分工极其细致繁杂。《天工开物》记载:“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千百年来,72道工序中,无数陶瓷工匠从少年学徒开始,往往一辈子只专注一道工序,在传承创新、兼收并蓄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个性,将每道工序都做到细致、精致、极致。目前,景德镇有陶瓷技能人才44578人,陶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6564人,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3945人。

千年窑业遗址、千年非遗技艺、千年匠心,形成了活态传承,铸就了千年瓷都。保护传承千年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昔日的辉煌、开启今天的成就、打造未来的希望。

(二)融合发展提升陶瓷文化产业

景德镇用融合撬动陶瓷行业,大力实施“陶瓷+”战略,保护、放大、用好世界瓷都这个品牌,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陶瓷文化融合发展,培育了许多新型业态。

第一,“陶瓷+创意”。景德镇陶瓷产业创新创造非常活跃,形成了以高技术陶瓷为引领、以陈设艺术瓷和日用陶瓷为特色、以创意陶瓷为后发优势、以建筑卫生陶瓷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特别是高技术陶瓷发展迅猛,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乎空白发展到目前60.9亿元的规模,是各类陶瓷产品中增速最快的(表2)。同样快速发展的,还有创意陶瓷。2017年,景德镇艺术陈设瓷产值达126.2亿元。在景德镇聚集的陶瓷从业者们,积极推动陶瓷艺术的融合创新,用新的美学思维、新的审美观点、新的绘瓷技法、新的制瓷工艺,创作了大量具有现代韵味、符合当代特征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以陶瓷为核心的跨界混合业态。比如,通过建设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陶溪川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和3D陶瓷打印体验馆等文化场所,景德镇建立起了手工制作——工业设计——陶瓷艺术“三位一体”现代服务业文化综合体。景德镇还引进了知名设计公司洛可可,推动陶瓷与设计、创意的深度融合。中国焦版画创始人钱大统,2008年来到景德镇,10年时间里,他一直探索如何将西方绘画艺术与景德镇传统陶瓷釉下彩技法有机融合,创造了釉下西画这一全新的陶瓷绘画品种。香港乐天陶社社长郑祎,2005年租赁雕塑瓷厂老厂房,将其改建成乐天陶社基地,启动国际驻场艺术家项目,从世界各国邀请陶艺大师免费对外授课,并办起了“创意市集”,使年轻陶艺爱好者的作品有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留住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让创意逐步在景德镇生根开花结果。如今,越来越多贴近生活、贴近市场的精巧创意正在瓷都不断涌现,创意工厂、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表2 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对比表 单位:亿元

第二,“陶瓷+聚集区”。景德镇利用老窑址、老厂房、老作坊,打造了以陶溪川、雕塑瓷厂、建国瓷厂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创意工作室聚集区,建设了以陶瓷工业园和新都民营陶瓷园为代表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构建了国际陶艺村、三宝瓷谷等艺术部落,以及红店粉彩工厂和明清窑作遗存园等陶瓷文化创意街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在集聚效应下成为陶瓷业界最具活力的新业态。目前,景德镇有各类陶瓷企业、作坊、工作室等文化创意产业实体677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100家,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家。

第三,“陶瓷+互联网”。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非常活跃,促进了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见表3),网商发展指数列江西省首位。全市从事陶瓷电商的企业9847家,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全国各大交易平台注册有交易的陶瓷网店50148家。2017年,完成全平台电商交易额318.2亿元,连续4年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城市”,并涌现出三河村、石岭村两个“中国淘宝村”。其中,三河村2008年就出现了网店,至2017年,已有31.2%的村民开起了网店,集聚了2147户电商,陶瓷线上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的电商有107户。

表3 近3年景德镇陶瓷电商贸易额比较

第四,“陶瓷+私人定制”。伴随着80后、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私人定制越来越成为年轻爱好者的新需求。陶瓷因其可塑性强,较好地满足人们求美、求新、求异的个性化心理,成为私人定制的时尚载体。景德镇拥有众多各有专长的陶瓷生产企业、陶瓷教育科研机构、陶瓷专业人才组合而成的生产体系,拥有领先世界的艺术陶瓷、高端日用陶瓷设计生产能力,为满足客户个性化表达、定制化需求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景德镇顺应市场新变化,创造并完善了定制服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比如,三宝国际瓷谷工坊“山云瓷谷里”的创作者们,在2017年春节前,为两家知名企业定制两款“二次元”卡通鸡瓷盘,售价1298元,仅春节期间就卖出1000多个。从饭碗、茶具、首饰到钟表,私人订制为古老的陶瓷手工艺创新营造了新空间。

第五,“陶瓷+旅游”。景德镇是中国独有的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被国家文化旅游部门列为向海外推出的35个景点之一。近年来,景德镇充分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打造陶瓷主题景区,加快建设旅游名城。目前,景德镇拥有国内唯一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和7个国家4A级景区。景德镇还依托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国际友好城市旅游联盟等平台,经常举办博览会、文化交流、学术研修、游学培训等活动,打造“省内融合、区域合作、国际对接”的大旅游格局,连续多年实现旅游产业高速增长。旅游接待总人数从1980年719人次增加到2017年5454.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4.5万元增加到528.89亿元,特别是境外游客达到63.65万人次,占江西省的33.7%;旅游创汇2.85亿美元,占江西省的45.24%。

正是通过系列“陶瓷+”的融合发展,景德镇着力打造陶瓷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推动陶瓷文化产业形成“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端到高端”的发展格局。

(三)多元传播成就“一带一路”文化使者

景德镇陶瓷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是弘扬丝路精神的重要载体。景德镇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战略机遇,大力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当好“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第一,讲好陶瓷故事,体现中国价值。景德镇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和重要货源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流通的有三种主要货品——丝绸、瓷器和茶叶,景德镇就拥有其二,瓷器和茶叶。在陶瓷贸易方面,仅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到1682年的80年间,就将1010万件中国陶瓷运销到荷兰和世界各地;在茶叶生产方面,唐代景德镇茶叶税占全国的八分之三强。

进入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景德镇以陶瓷为载体,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1个产瓷地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进行战略合作。仅在2017年,景德镇官方就组织或参与了9场国家对外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传播中国陶瓷文化,均引起了强烈反响。2017年4月,景德镇在荷兰代尔夫特市举办“故宫瓷器·皇帝御用暨景德镇御窑陶瓷特展”,为期4个月,吸引了包括荷兰王后马克西玛在内的众多荷兰民众前来观展。2017年7月G20汉堡峰会期间,在德国成功举办“感知中国·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传承千年的中国陶瓷文化。2018年7月南非金砖国家峰会期间,景德镇在约翰内斯堡举办了“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打造陶瓷精品,展示中国形象。“国礼尚瓷”,作为中国符号的景德镇陶瓷一直担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的重要礼品和驻外使领馆的专用瓷。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景德镇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组织承制礼品瓷达300多批次。2016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5次将景德镇陶瓷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美英等国领导人。

近年来,景德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经贸合作平台,外贸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2017年,景德镇出口总值达到55.07亿元,增长29.3%,增速位居江西省第一。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景德镇连续15年成功举办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展国际性、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展示推介、经贸合作等活动。

第三,虹吸陶瓷人才,凸显中国魅力。“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从古至今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这种开放和包容,不仅使景德镇能工巧匠辈出,更造就了如今“景漂”涌动、“老外”扎堆的独特景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万多名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在景德镇创新创业创作,相当于景德镇主城区常住人口的5%,其中有5000多人属于“洋景漂”,大多来自欧美日韩,不乏国际古陶瓷专家、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授等文化人士。调查问卷显示,89.5%的“景漂”属于“常住型”和“候鸟型”,每年都会不定期来景德镇;78.9%的“景漂”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文化交流、陶瓷收藏及瓷文化研究(见表4)。比如,51岁的英国物理学博士盖博天曾是一家跨国银行的亚洲区高管,5年前辞职来到景德镇与人合作制瓷,经过4年研发,烧制出的第一批产品,摆在了伦敦顶级陶瓷专卖店的橱窗里。可以说,数万“景漂”背后的虹吸现象折射出中国陶瓷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也正是这样源源不断流入的“洋景漂”,让景德镇瓷器再次成为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载体。

表4 “景漂”群体情况统计表

景德镇文化共创共享、开放包容的理念,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扶持政策,不但吸引了众多“景漂”,而且让一大批从景德镇走出去的企业家、学者、艺术家,又纷纷回到景德镇,形成“景归”现象。据调查统计,最近两年景德镇的“景归”数量近2万人,其中,陶瓷文化领域有近1万人。陶溪川就是“景漂”“景归”代表性的创业平台和创意孵化器,每到周末,这里都会举办创意集市,展示销售创意和传统陶瓷,常常到晚上10点,依旧灯火通明。为了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打开眼界,陶溪川每年都会组织优秀青年艺术家出国参加艺术交流展会,同时依托美术馆和国际艺术家工作室等,引进新的艺术形式和理念,给年轻人以创作启发。从2017年开始,陶溪川积极开拓线上陶溪川板块,打造线上“O2O”平台。陶溪川还为4800余位“景漂”“景归”提供了一个“造梦空间”,不收租金、统一装修、统一管理。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在陶溪川创业的青年创客多达8227人,其中,45.3%的创客是80后,53.7%的创客是90后;43.6%的创客来自省内,56.4%的创客来自省外及国外;36.3%的创客月销售收入在5000至10000元,13.8%的创客月销售收入在10000元以上(图1)。

景德镇充分依托陶瓷文化资源,全面策应“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符号、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播中国声音的窗口。

(四)塑形铸魂擦亮瓷都名片

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来景德镇遗憾,来了景德镇伤感”成为流行语,很多人到了景德镇却找不到世界瓷都的感觉。城市脏、乱、差、堵的问题,一度让景德镇人的自信深受打击。传承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必须擦去景德镇这颗陶瓷文化珍珠上的灰尘。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德镇以瓷为魂,把彰显陶瓷文化元素和底蕴,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启动“双创双修”(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行全域化规划、景区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在治山理水、显山露水上下功夫,城市功能更全了,城市环境更美了,城市品位更高了,告别了“草鞋码头”的历史,成为美丽宜居的生态家园。

第一,厚植文化底蕴。走进景德镇大街小巷,大到山体壁画、城市建筑,小到灯柱、垃圾桶,一街一景、一巷一品、一桥一形,或是瓷质,或是瓷形,或是瓷事,普遍融入陶瓷元素,让来这里的人感知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陶瓷文化。遍布城市角落的陶瓷博物馆,也是景德镇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景德镇就是一座“博物馆之城”。目前,景德镇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共21家,其中非国有14家,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每7.9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远高于全国每4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平均水平,这还不包括散落在全市的近百家形形色色的私人艺术馆。其中,中国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占地面积近5.5万平方米,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座具有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特色的陶瓷专题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陶瓷珍品重器3万余件 (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自2015年开馆以来,接待人次年均增长40%。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让生活在景德镇的市民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充满自豪与自信,对景德镇陶瓷文化有高度的认知和认同。

第二,修复城市生态。窑炉是陶瓷发展伴生物,窑炉史影响着陶瓷史。从龙窑到马蹄窑、馒头窑、蛋型窑,再到隧道窑、梭式窑、辊道窑,从柴窑到煤窑、油窑,再到气窑、电窑,反映了景德镇整个瓷业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城区集中着183座煤烧圆窑、22条煤烧隧道窑,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坑道烘房和煤烧烤花炉,每座窑炉排放的烟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每月自然降尘量高达54吨/平方公里,陶瓷产业一度成为景德镇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景德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上,高度重视陶瓷产业的节能环保,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一方面,加快制瓷技术的革新,逐步淘汰了柴窑、煤窑,并推广废瓷废料的回收循环利用,减低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窑炉1588座,大多以天然气、液化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为主,公斤瓷热耗由20000大卡降至2000大卡左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技术陶瓷、手工制瓷,探索出了以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城市转型的模式。同时,推动陶瓷生产向园区集中,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强陶瓷企业污染防治。通过系统改造“老行业、老产业、老厂房”,现在人们走进陶瓷生产园区如置身景区,走进陶瓷生产的企业如置身艺术馆,景德镇陶瓷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昔日“百条乌龙漫天舞”的场景一去不复返。2006年以来,万元GDP能耗大幅度下降 (见图2),其中,2017年的万元GDP能耗下降了8%,比全省平均值多下降了3.1个百分点。2017年,景德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1.4%,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为93.8%,饮用水各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重现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第三,建设宜居宜业家园。景德镇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三线重点老工业城市。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竞争等因素,景德镇国有瓷厂相继关停,6万多陶瓷产业工人下岗,给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挫折,不少陶瓷从业人员生产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陶瓷产业陷入低谷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又影响了城市的建设,破烂、破旧、破损问题随处可见。近年来,按照规划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功能导向,景德镇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建绿地湿地、拆除“两违”建筑、优化城市路网、改造棚户区等一系列措施,打了一个城市建设管理的翻身仗。从棚户到楼房,从“蜗居”到“宜居”,“棚改”圆了棚户区老百姓的“安居梦”,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亮堂起来。美国《纽约时报》曾大篇幅关注和报道了景德镇的巨变,引发国内外热烈反响。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复兴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获得感,很好地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大大提高了居民收入。目前景德镇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多达15万,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问卷调查显示,景德镇一半以上的陶瓷民营企业和个人经营者以制作艺术瓷和仿古瓷为主,依靠手工和画技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熟练的陶瓷生产技术工人月收入达万元以上。2017年景德镇人均存款余额达到37817元,比江西省平均水平高42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283元,位居全省第三,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三成。

景德镇通过塑形铸魂,推动城市从建设到管理、从形象到功能、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三、新思想激发新活力:凤凰涅槃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实践论和方法论。[4]景德镇在改革开放中凤凰涅槃、崛起复兴的生动实践,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传统文化要有新活力,必须有新思想的引领。

(一)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这些深刻论述不仅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更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让文化复兴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行稳致远。

文化禀赋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和“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有着近2000年的冶陶史、1000年的官窑史、600年的御窑史,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从高岭土的广泛应用到元青花瓷器的诞生,从“一带一路”上的景德镇外销瓷到精湛的御窑工艺,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也是景德镇的最大财富和引以为自豪的资本。

文化精神是文化自信的内核。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仅体现在精湛的技术工艺、丰富的艺术内涵上,更蕴涵着内在的文化精神,包括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广纳英才的博大胸怀以及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这些宝贵的精神与新发展理念和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高度契合,正是源于这样一种文化精神、文化之魂,城市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生生不息。

人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景德镇,成千上万本土的陶瓷工匠历经了发展的低谷、改革的阵痛,重新找到自信、找到希望。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一道,尽情地驰骋着艺术想象力,挥洒着智慧和汗水,追逐着光荣和梦想,共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和丝路精神。前不久,新华社就专门组成调研组,剖析景德镇的新气象,从景德镇人文化自信的故事中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和新的发展方向。

(二)永葆优秀传统文化勃勃生机,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做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化发展,才会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更有影响力。景德镇有创新的基因,自古陶瓷能工巧匠辈出,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这种创新创造的文化,在今天的景德镇人身上依然延续。景德镇这座传统手工业城市,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实现传统陶瓷文化和产业的繁荣兴盛,绝不仅仅是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立足传统文化、城市发展和百姓期盼,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创造,用创新创造撬动内在源动力和新活力。

新活力源于思维理念的创新创造。景德镇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决抛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之路,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把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源的过度依赖转变到更多依靠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新上来,致力于文化与创意、旅游、设计、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创新引领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才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活力源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创造。面对传统陶瓷产业一度陷入困境,景德镇选择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对原有厂房资源进行租赁拍卖、改造升级,将其打造成为各类孵化基地、创业平台,吸引了各类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不断向景德镇聚集,既有独立法人模式,也有“公司+工作室”模式;既有陶溪川、乐天陶社等文化街区、集市,也有星罗棋布的手工作坊。正是创新创造,才能推动产业集聚化、多元化发展,为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各种新业态、新功能、新产品不断涌现。

新活力源于人才要素的创新创造。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在推动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景德镇注重在引才、留才上下功夫,专门组建了“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和“招才引智局”,出台系列“人才新政”,并依托一批文化创意园区,为开展文化交流、艺术切磋、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我们认为,人才是驱动创新的引擎,依靠人才驱动创新,激发产业动能,正是实现长远发展的路径支撑,只有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引领中的关键作用,加大识才、用才、容才、聚才的力度,才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生动局面。

(三)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开放包容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景德镇再现昔日荣光、当好“一带一路”文化使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推动景德镇陶瓷这张“名片”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坚持开放包容。

文化繁荣兴盛要有开放的性格。开放包容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与生俱来的基因,正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这样一种品格,推动着景德镇陶瓷文化不断走向历史高峰。从珐琅彩到“纹章瓷”,从“克拉克瓷”到郑和七下西洋,无不充分展示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互鉴。可以说,景德镇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联通世界的故事、一个全球化的故事。

文化繁荣兴盛要有开放的姿态。在景德镇无论是“家传派”“学院派”还是“跨界派”“西洋派”,都能在这块文化的沃土寻到真谛,找到灵感。当前,只有以更加宽广的视野交汇融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架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才能给文化发展注入新的能量,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文化繁荣兴盛要有开放的平台。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去”能够有所作为,得益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无论是借助国家重大外交活动进行推介,还是在故宫博物院等国家高端平台办学办展,景德镇瓷文化多次借助国家层面平台走出国门,其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我们认为,要更多地抓住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机遇,借助高端平台开展高水平、高层次、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价值立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实践,充分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景德镇的千年窑火和无数的创新创造,都源于群众的首创;历史上景德镇瓷业上的每一次飞跃,如“瓷石+高岭土”二元配方的发明、四大传统名瓷的问世,无不凝聚着成千上万陶瓷工人的聪明智慧和默默奉献。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文化的创新发展才能拥有持久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学者认为,未来中国的创新方向将“由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转向兼顾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最大限度激化大众创新创业两个方向并进”[6]。景德镇坚持“顶天立地”和“蚂蚁兵团”相结合,在大力培育龙头支柱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以陶瓷为主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资金投向创业创新领域,努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陶瓷园区到文化集市,从孵化基地到跳蚤市场,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景德镇也日益成为投资的“洼地”、人才的“高地”、创新创业者的“乐土”。改革开放点燃了创新创业的火种,必须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想创业、能创业的人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更充分地激发和释放社会创造力。

要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不仅让众多的创业者展示才华、圆梦出彩,也很好地落实了共享发展理念。如今,景德镇城市居民五分之一“端陶瓷碗”,二分之一“享陶瓷福”,城区居民人均陶瓷产值收入超过5万元。这就充分印证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四、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文化复兴的应有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这也为包括景德镇在内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新的时代机遇。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产业体系完整、人才资源丰富、创新基础扎实、发展前景广阔、国际影响广泛,但也必须清醒看到,要担负起陶瓷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景德镇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遗址遗存的保护进度赶不上城市建设和扩张的速度;创新与守成的矛盾,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市场上产品雷同,存在同质化竞争;大生产与小批量的矛盾,尽管满足陶瓷消费个性化需求的小作坊星罗棋布,但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化大企业却凤毛麟角,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匮乏,难以形成大产业的格局;大担当与小平台的矛盾,对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事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大使命,既要地方上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又要在更高层面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来谋划搭建更大、更广的平台。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固根守魂,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进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坚守中华文化根本、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增添中华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要守护陶瓷文化圣地。健全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进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手工制瓷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完成御窑厂遗址博物馆建设,设立国家陶瓷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陶瓷文化实物载体维系民族精神。要打造陶瓷文化传承基地。加大陶瓷文化挖掘阐发传播力度,积极推动陶瓷文化历史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把陶瓷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和全球华文教育。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设立中国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等各类交流和学术研究机构,在国内中心城市建立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窗口,与国外中小学校、艺术院校建立联系,开展国际陶瓷文化学术研究、游学培训、交往交流等活动,促进形成陶瓷文化教育的大格局。要筑牢弘扬工匠精神高地。景德镇工匠精神绵延千年、执着坚韧,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工匠、厚待工匠的良好氛围,让“工匠光荣”变成“风向标”,引导广大从业者争当行家里手和能工巧匠。大力推广传承师徒制,发展工作室和作坊,设立工匠创业和奖励基金,为培育、发掘更多的工匠提供政策支持。

二是求新思变,打造国际陶瓷创意之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景德镇作为陶瓷艺术的风向标、陶瓷制品价格的晴雨表、陶瓷信息的发布窗口、陶瓷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创新创造之路上,必须接续前人步伐,着力推动文化创新,攀登陶瓷艺术新高峰。要构建陶瓷文化创新生态。推进文化、艺术、设计、生活等各元素融入陶瓷,突出景德镇陶瓷产品“艺术陶瓷生活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特色。着力培育陶瓷文化产业新产品、新模式,打造集陶瓷艺术创新、陶瓷文化科研、陶瓷创客创业、陶瓷教育培训为一体的陶瓷特色小镇。要激发陶瓷文化创意。以文创街区、创意园区为空间载体,推动陶瓷跨界融合发展,推动创意设计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陶瓷文化衍生品,把景德镇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陶瓷文化全产业链创新高地。要培育陶瓷创新人才。充分利用陶瓷院校和陶瓷艺术研究力量的优势,整合各级陶瓷研究所、艺术院校等资源,加大培养陶瓷创新人才,加快补齐职业技能培训短板,大力培育高技能陶瓷人才,推动陶瓷产品和服务的品质革命,密切与国内外高端教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着力引进一流艺术设计大师,打造世界陶瓷人才集聚高地。

三是扬优成势,培育世界瓷都新增长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为“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插上腾飞的翅膀。要打造大主体。深化陶瓷领域改革,培育若干陶瓷行业龙头企业,支持优质陶瓷企业上市。建立陶瓷文化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打造知名国际品牌。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引进国内外有实力有影响力的陶瓷企业转移落户。要建设高平台。创建景德镇中国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举措。建设国家陶瓷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端陶瓷研发设计共享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有机融合,探索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陶瓷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要培育新业态。完善陶瓷文化产业链,开发陶瓷文化衍生品,重点发展艺术陶瓷、高技术陶瓷、高档日用和建筑卫生陶瓷、陶瓷材料和智能制造、陶瓷创意与设计、陶瓷博览交易、陶瓷文化旅游、陶瓷产业链金融服务等八个产业集群。高品质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把景德镇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名城和世界著名的陶瓷旅游目的地。

四是登高望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当今时代,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占领世界文化的制高点,是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大课题。“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只有极大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才能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和“开放中的中国”。要拓展交流广度。用陶瓷这一世界语言,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建立陶瓷文化交流传播窗口和基地,同时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更多陶瓷精品、瓷乐表演、非遗项目走出国门、走向全球。要提升交流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借助国家级平台,进一步发掘、提炼、展示景德镇陶瓷文化,更好地传播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提升中国陶瓷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要加强交流深度。以瓷为媒,广泛开展国际性的研学、游学、访学、培训以及产品合作、技术交流等活动,探索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民意相知、民情相融的有效途径,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做出独特贡献,为我国其他文化元素“走出去”提供景德镇范例。

改革开放谋新篇,古城展翅欲高飞。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景德镇要实现陶瓷文化的跨越发展,就必须将文化底蕴、工匠精神、民族品格有机融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开放再扩大,演绎更多魅力四射、精彩纷呈的景德镇故事,让承载中华文明精髓的陶瓷文化闪耀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猜你喜欢
景德镇陶瓷文化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谁远谁近?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