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宁 李 娜 郭红真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滨州 256600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已经成为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式。其手术治疗效果除与手术方式有关外,还与护理措施密切相关。集束化护理作为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的治疗效果。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集合一系列被证实临床效果较好的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可改善患者预后及医疗服务质量[1]。目前集束化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较少。为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患者的护理疗效,现对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我科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102例(102眼),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8.56±8.42)岁,诊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14例,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27例,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59.35±7.62)岁,诊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11例,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31例,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9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者。排除标准:麻醉方式为全麻者;有颈椎、腰椎病变者;怀孕期妇女;精神障碍或语言交流表达能力缺陷者。2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如性别、年龄、病种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其中包括常规玻璃体手术术后的体位指导和健康教育,根据医嘱每2 h巡视患者;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加用眼孔床:床架应用ABS双摇病床利用床板上的间隙做为透气孔,床垫应用ABS双摇病床配套床垫,双侧加固床挡,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根据人的脸型,距床垫上缘15 cm中心处切挖15 cm×20 cm的竖椭圆形眼孔,患者面向下体位时面部正对眼孔,不会造成呼吸不畅,同时设计与眼孔床匹配的床褥、床单,做到一人一更换,避免交叉感染[2]。(2)针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体位的要求,采取面向下的4种体位相互交替,减轻患者不适感。①床上俯卧位:指导患者面向下俯卧于眼孔床上,面部置于眼孔处,保持呼吸通畅,双上肢自然放松放于身体两侧。②床旁头低位:患者坐于床边椅子上,前额趴在床边硅胶U形枕上,保持面部与床面平行,双手交叉放于U形枕旁。③床上头低坐位:协助患者坐于床上,保持面部与床面平行,四肢自由活动。④站立、行走头低位:患者下床活动或大小便时保持面部与地面平行,可弯腰辅助。(3)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临床及护理专家的指导下,参考大量相关文献,根据玻璃体疾病的护理常规,制定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手册,并由责任护士为患者发放并指导患者阅读及学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及心理干预。(4)有研究表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最难保持面向下体位的时间是每天深夜12点和凌晨3~5点[3],夜班护士在此期间增加巡视次数,观察患者体位保持情况并根据体位进行相关指导。(5)根据患者术后的特殊体位,请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专家协助制定适宜患者的穴位按摩方案,并专门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应用穴位按摩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每日2次,每次20~30 min,缓解患者的肌肉紧张及酸痛感,延长患者保持面向下体位的时间。(6)协助并指导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面部热敷,每日2~3次,每次15~20 min(有新鲜出血者除外),以减轻患者眼睑及颜面部水肿,热敷过程中注意避开术眼。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睡眠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①舒适度采用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4]评估患者术后的舒适度,由责任护士到患者床边逐项记录患者的真实感受并总结评分。GCQ共28个条目,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该量表采用1~4Likert Scale评分法,<60分为低度舒适,60~90分为中度舒适,>90分为高度舒适。②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5]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1个月的主观睡眠质量。本调查仅采用18个条目组成7个维度,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累积各维度得分分为PSQI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总分>7分为睡眠障碍。③患者满意度评价表采用本院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满意度越高,其中80~10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④术后并发症(包含高眼压、角膜水肿、眼睑及颜面部水肿、晶状体混浊、前房炎症反应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例
由表1可见:根据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舒适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表2)
由表2可见: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由表3可见: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由表4可见: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本研究期间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
目前,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已经成为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式。能否坚持正确的体位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长时间的面向下体位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产生极大的不适[6],如颈部不适、肌肉酸痛、睡眠不佳、眼睑及颜面部水肿、四肢麻木等,患者往往难以维持术后要求的体位,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集束化护理极大地改善因体位造成的生理不适,减少体位所致的并发症,有效保证手术效果。正确舒适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寻求适合玻璃体切除联合填充术后患者的护理模式是各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对如何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术后的睡眠质量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已然成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集束化护理提高了护士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管理的认识:①通过把眼孔床的应用与体位护理相结合,提升了患者采用面向下头低位时的舒适度[7-8];②将健康教育与患者的治疗方案相结合,增进了医患、护患之间的信任,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③重点时段加强巡视和指导,使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仍然保持正确的体位,保证了手术效果;④护士学习并为患者实施穴位按摩,一方面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缓解了患者保持被迫体位导致的身体不适,改善了睡眠状况[9];⑤指导患者进行面部热敷,减轻了患者眼睑及颜面部的水肿程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10]。
单君等[1]研究表明集束化护理是一组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够提高患者的结局,他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结局。刘华英等[11]研究表明对白内障患者施行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疗效。本研究中发现,对照组与观察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本研究不仅对舒适度、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还对睡眠质量项目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就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也显示集束化护理对睡眠质量提高有极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面向下头低位的患者,可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舒适度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