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达
[摘要] 目的 通过简述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具体护理措施,分析其有效性。 方法 以该次2016年5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24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护理后,评价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入院时高,血糖及血酮低于入院时,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108-02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引起的高血酮、酮尿、高血糖、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糖尿病是可防治的[1],但部分患者并不注重自身血糖的监测,导致随着血糖的持续升高,出现众多的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对2016年5月—2017年9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4例的护理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例观察对象均选自于该次内科ICU收治的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中,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56.31±11.24)岁;糖尿病分型中,Ⅰ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19例;糖尿病病程中,最短时间为1年,最长为26年,平均病程(16.34±7.52)年。
入选标准:①均有糖尿病病史;②血pH值为6.8~7.3;③尿糖增高;④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同意;⑤经该次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引起的酸中毒者;②严重的意识障礙;③其他系统慢性病急性发作。
1.2 方法
20例患者入院后均以《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应激处理流程》为指导迅速展开护理。立即建立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静脉通道,静脉留置针固定妥当,并保证有效性;给予心电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并监测血糖的变化等,具体如下。
病情观察:利用心电监测观察患者病情,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着重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视患者具体情况将氧流量调至中等流量以上,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2]。以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患者的PH值观察,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中的血清钾与血清酮体浓度,在采集血液后,注意穿刺部位的按压,以防止患者躁动及按压时间过短引起的出血。
出入量监测:注意监测患者的24 h出入量变化,遵医嘱进行用药,保证胰岛素与相关液体的有效输入,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发病2 h内输入的液体量需达到1 000~2 000 mL,以补充有效循坏血量方式来加快外周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酮体在肾内的堆积[3]。在增加血容量时,注意患者血压、尿量等,以防止输液过快造成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入院神志恢复后因疾病引起的不适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常会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理解、开导患者,鼓励患者倾述、宣泄内心负面能量,鼓励患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疾病的护理。患者入院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待病情平稳后,进行糖尿病的相关健康教育,告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原因、诱导因素、病情进展特点、相关治疗及预后,消除患者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恐惧;指导患者合理的膳食结构;加强运动,进行运动时,避免有可能损伤足部及体力消耗大的运动种类,以免造成低血糖及糖尿病足[4]。
一般护理:患者住院期间,依据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给予适当的护理补偿,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护理等,勤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避免形成压疮,增加患者痛苦。
1.3 观察指标
在入院时及出院时,用该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入院时神志不清或病情急危重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评估。同时在两个时间点(入院时及出院当日)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包括血糖及血清酮体检查;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送检验科检验,其中,出院当日血液采集时间为晨起空腹。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为统计学工具,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经过临床救治与护理后,酸中毒得到及时纠正,全部痊愈出院,无相关并发症出现。其中,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得分高于入院时,血糖低于入院时,血清酮体明显低于入院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随之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加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作用,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5]。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病情发展出现昏迷,或者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在10 mmol/L以下,极易发生昏迷[6],患者出现脱水、少尿的表现,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改善患者酸中毒状态,快速有效的建立静脉通道有助于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改善脱水症状,增加血压及外周血液循环,改善肾功能;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有烂苹果味,有助于发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患者清醒后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通过疾病的宣教,加强患者对于糖尿病的正确认知,使患者认识到血糖控制不佳的危害性,建立科学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方法,合理安排、控制饮食,达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有效平衡,养成少吃多餐、定时就餐的习惯,丰富饮食结构,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坚持不懈的进行低等轻度的运动;按时服用降血糖药物,日常生活中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并做好登记。
该文中,以该次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施行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护理结果来观察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的有效性。20例患者在接受积极的临床干预后,血糖、血钾逐渐恢复正常,酸中毒得到纠正,该文研究结果中,出院时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评分由入院时的(83.10±4.05)分升至(94.42±3.11)分,疾病恢复过程中的糖尿病饮食指导、个人照顾、活动干预等的介入,有助于改善患者既往错误认知,建立科学的、完整的糖尿病知识体系,贯彻糖尿病控制中的“五架马车”,逐渐建立合理的、健康的膳食体系及运动模式,转变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杜绝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7]。出院时血糖由(31.28±5.32)mmol/L降至(8.32±2.52)mmol/L,血酮体由(70.04±2.13)mg/dL降至(1.53±0.14)mg/dL,说明在药物降血糖、患者饮食控制等作用下,患者的高血糖得到逆轉,血清酮体得到有效清除,避免了严重酸中毒时引起的呼吸暂停情况以及持续性脱水;血糖的降低还有利于改善高血糖对血管的内皮损伤,减少肾、眼、心脏等继发性损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通过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加快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徐美玲,马翠婷,王晓艳,等.1例儿童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肺炎肺出血肾衰及肠穿孔的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2):193-195.
[2] 王水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CU救治及护理心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2):1482-1484.
[3] 郑燕.1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43-245.
[4] 刘良红,付丹,陈敏华,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6):550-552.
[5] 杨丹,胡细玲,高玲玲,等.1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8):1022-1024.
[6] 常丽,曹玉芝,苏宏,等.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2例临床特点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7):644-646.
[7] 任会彩,王志先,张彦敏,等.人文护理模式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59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