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明
[摘要] 目的 探究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研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参照组,治疗组有患者41例,参照组有46例患者。参照组给予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治疗组实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再次入院治疗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7.6%,参照组是81.8%,治疗组比参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再次入院治疗率是4.9%,参照组是21.7%,治疗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是2.4%,参照组是23.9%,治疗组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再次住院治疗的机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建议临床上深入研究。
[关键词]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糖尿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072-02
在临床上,糖尿病是一种比较缓慢的临床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较广泛。在生活中,饮食量过多、体力活动降低,遗传病史,均是引起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1]。出现I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其免疫系统发生异常,从而破坏患者体内的胰岛素β细胞,引发疾病[2]。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在临床上,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生率较为多且病情严重,此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劳动,从而稳定心率,稳定病情[3]。患者的疾病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其正常生活,疾病发生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干预。在此疾病基础上,为了探究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以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87例患者为对象,对治疗组、参照组做出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研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参照组,治疗组有患者41例,参照组有46例患者。参照组有30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为38~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8±1.9)岁;病程是1~16年,平均病程为(10.7±1.2)年。治疗组有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为39~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0.4±8.0)岁;病程为2~17年,平均病程为(11.2±1.5)年。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获得批准。全部的患者及其家属皆具知情同意权。参照组、治疗组患者在疾病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出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方式:首先通过静脉通路输送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在10 mmol/L左右,在三餐前为患者注射门冬胰岛素,患者晚上睡觉前使用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其胰岛素使用量进行调整,在控制血糖水平稳定后,不进行调整,8 d是1个疗程,持续治疗4疗程。协助患者在血糖控制后,做心脏超声心动图、三餐、空腹血糖监测。
治疗组实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法使用胰岛素泵持续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在患者的血糖水平平衡后,在三餐前为患者持续泵入等量的胰岛素。在凌晨 2∶00-早晨8∶00、早晨 8∶00-下午 14∶00、下午 14∶00-晚间 20∶00、晚间 20∶00-凌晨 2∶00这4个阶段持续泵入,依照不同时段的血糖水平及餐前的补充量进行调整,本组的治疗疗程与参照组相同。定时观察患者的胰岛素泵的量,在胰岛素量不足的时候,及时做出适量的更换;在疾病治疗控制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记录其血糖、心率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再次入院治疗率的变化情况,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在用药后患者的心功能有所恢复,呼吸、血压恢复正常,临床体征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无效:用药之后,心功能没有变化,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展开比较。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的数据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展开探究、处理,利用(x±s)去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0例、有效患者有20例。无效有1例,该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7.6%,参照组有显效患者10例,治疗有效患者28例,治疗无效患者8例,该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1.8%,治疗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7,P=0.045)。
2.2 两组再次住院治疗率对比
治疗组再次入院治疗的患者有2例,该组的再次入院治疗率是4.9%,参照组有10患者再次入院治疗,其再次入院治疗率是21.7%,治疗组明显比参照组低(χ2=3.862,P=0.049)。
2.3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该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是2.4%,参照组有1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其低血糖发生率是23.9%,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参照组(χ2=6.698,P=0.000)。
3 讨论
在临床上,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老年患者自身的糖代谢比较紊乱,心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退化,会因为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诱发糖尿病型心力衰竭,从而引起会加重心衰,威胁其生命安全[4]。如果没有及时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患者会出出现各器官的病变,患者的眼部视力会受到影响,足部的活动力会出现阻碍,严重的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足;在出现糖尿病足后,患者的足部病变比严重,足部会出现溃烂,其疼痛度是患者难以忍受的。心力衰竭与糖尿病两种疾病因素相互影响,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极差,随时会引起患者发生其他系统的病变,对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促进心功能恢复是必不可少的[5]。對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疾病治疗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控制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增高,其整体的心功能就越差,对疾病的预后影响比较大,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预后比较有效[6]。稳定患者的血糖后,其心功能水平自然也会得到改善。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是快速、稳定的,与多次进行胰岛素注射这种方法比较起来更加稳定、简洁。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泵完成,胰岛素泵在临床上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不需要医护人员定点去协助患者注射胰岛素,到一定的时间自行泵入胰岛素,减少患者因为到点没有泵入胰岛素而出现低血糖的风险。若是患者在固定时间没有泵入胰岛素会因为低血糖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感觉,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分4个阶段,24 h不间断的补充患者的缺失的胰岛素,而多次胰岛素注射法,在凌晨的时候无法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其血糖控制水平的连续性在夜间会出现中断;患者在凌晨极易发生低血糖,影响其疾病恢复与日常睡眠质量;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出现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低血糖,医护人员的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严密监测、观察;低血糖发展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此不良反应是不容小视的,临床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在这个治疗周期,一直保持治疗的连续性,不会出现中断,对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有促进作用。
该次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知道,进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患者的疾病治疗疗效明显,能够稳定患者的疾病,促进疾病的恢复。治疗组比参照组的再次入院治疗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平稳,患者疾病再次出现病变的机率小;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与参照组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方式稳定性较高,能保持患者血糖水平稳定。
综上所述,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明显,对再次入院治疗率、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分析。
[参考文献]
[1] 庞晓霞. 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及风险[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4):118-119.
[2] 张瑾, 卢红. 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6):91-92.
[3] 李凡.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3(1):61-63.
[4] 孙冠媛.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分析[J]. 海峡药学, 2016, 28(6):219-220.
[5] 常莉. 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 2017, 37(1):78-80.
[6] 周晓方. 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64):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