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遥
从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来看,从思想文化视角对人对事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了一种思考惯性。而把影视作品的生产、消费和评价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现象看待,亦是当代中国影视评论中的时代风尚。毫无疑问,从电影诞生之初,无论是其表现内容还是其传播过程,就具有明显的大众文化特征。因此,在电影批评发展史中,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和评论,淡化其艺术本体研究和技术性批评,着重从思想内容或者人物形象入手来评价作品,就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要批评视角。于是,普遍的“思想文化批评”由此而生。思想文化批评不单单是影视评论界的独有现象,而是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普遍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主要的批评传统和学术风尚。有学者对文化批评、泛文化批评进行了批判性的阐释,指出“在专业电影批评渐渐失语,渐渐退出电影话语的中心位置的时候,如何重构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之间、电影批评与电影‘受众的对话关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a这一批判视角虽说遭到许多“影视圈”内人和学界人士的诟病,但是究其实质也是自有其道理和依据的。
所谓影视评论中的思想文化批评,就是注重对影视作品思想内容及其社会影响关系的评价,也包括以明星活动为中心的娱乐性新闻视角的评价,相对忽视作品的艺术本体批评。因为这既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又和大多数影视评论者的思想和知识背景相适应。一般观众不太注意一部影视作品技术性的特征,因此选择文化现象评价,最容易引起观众和评论者之间的共鸣。从本质上看,影视评论特别是网络影视评论其实就是批评者自己评价自己。所以,大多数影视评论关注的是作品的主题、人物的命运、社会的影响以及影视作品背后的花絮等,这些都是观众感兴趣的元素,是人们思想情感共鸣的热点,有时候观众或评论家的争论也大多是围绕着这些方面来展开的。在这样的一种视角的理解下,影视作品及其评论真的成为了一种时代的文化现象乃至社会现象。相反,有关影视创作和鉴赏中的审美需求、作品的艺术价值判断,特别是使用电影基本理论和语言,对影视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等本体问题探讨则相对被忽略,研究也相对薄弱。从而在当代影视评论领域形成了文化现象批评多,本体理论研究少的状态。
应当承认,当代中国电影评论极少参与世界电影理论的建构过程。世界电影理论从经典到现代、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每一次嬗变过程,都到很难找到中国影评界的理论贡献,我们有的只是“跟着说”,去追逐和重复别人的理论而已。影视批评最后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尴尬结局:自己费尽千辛万苦而只是证明别人理论的正确。“人类思想的积累不单单是思想重复的过程,更有赖于思想的创新,通过创新提升民族思想的质量,增加人类思想的容量,为学术研究开拓新的视野。如果长期的研究都在重复前人的思想和已有的成果,其结果不仅仅是造成时间的浪费,更重要的是造成思想的停滞。”b所以,当人们接触一部影视作品时,首先想到的是作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之类。这种作品评价的方式其实早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就已经被训练成型了,老师每每引导学生直接越过艺术感受阶段,直接进入到思想内容的判断和评价,一般影视评论就是按照这种思维训练进入作品评价的。批评者往往觉得自己将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在复述影视剧情,进行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判断,而艺术形式和影视本体理论的分析则成为弱项。在这样一种认识方法和思维逻辑下,电影和电视本体理论的欠缺已经成为影视圈和批评界的常识了。
影视作为一种文字、语言、声音、画面、音乐、灯光等多元艺术形式,包含主题、人物、故事、结构、镜头、景物、画面、音响、光线等多种元素,但是多数评论只是选择了影视作品的文学性元素而忽略了技术性元素。往往不涉及“电”——技术,也很少谈到“影”——本体。影视评论和文学评论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是从观众的眼睛里看电影还是从摄影机里看电影。前者是中学作文式的观后感,后者是技术性的影视批评。
当网络影视评论在轰轰烈烈地向前发展时,各种争议的声音则一直相伴而行。众多网络影视评论者关注表面现象较多,而对于影视艺术本体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较少。相反,对于影视作品的个别信息、社会现象却倾注了过多的精力。人们较多的关注影视作品的内容、主题,甚至是导演、演员个人花絮。这是大众文化和消费时代共有的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当代影视评论在自媒体时代日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和大众话语批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于影视作品的评论。加上网民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观点和看法有所不同。网络影视评论者大部分是从自身的感受方面进行影视作品的评价,提出自己切身的看法的。每一个网民在公共论坛、博客、微博等平台上都可以进行你来我往或长或短的影视评論,但是真正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影视评论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说,网络影视评论中存在的业余研究多、专业研究少的问题比传统媒介影视评论更为明显。这一现象在普通观众中存在是合理的,是必然的,但是在影评人的评论中存在则是一种缺憾。因为成熟的影视评论除了引导观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影视创作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的建构和创造,影视评论要结合创作实践来探索影视艺术的过程及其规律。
影视评论“一事一议”或者“就事论事”的生成机制,很容易导致评论的个别性和现象化批评。而这不应该成为影视评论与影视本体理论建构之间的矛盾,二者之间只不过是过程和终点的问题:任何影视剧理论都是从影视剧评论中总结出来的,具体的批评的过程也就是本体理论建构的过程,所有的文艺批评最终都应该落实或实现本体理论的建设。所以,我们不能把影视评论中的现象批评、作品批评与理论建构对立起来,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同时,影视评论特别是网络影视评论不只是用一些理论概念来阐释、评判和引导创作,不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思辨和理论演绎的过程,而是一个包含自我体验和情感色彩的欣赏、认同、倾诉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必须不断的从影视作品评论的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新的理论见解,来影响观众和影视创作。应该看到,当代许多影视评论特别是网络影视评论还基本停留在第一阶段:热闹有余而深度不够;数量众多而学理不足。除去一般性的思想与文化评价外,其自身在影视理论和技术运用上难得一见,对理论体系建构的贡献更是无从谈起。
说到这里,必须阐明的是,网络影视评论的这种大众性和业余性并不一定就是影视评论的不足,有时候业余性恰恰没有专业性的诸多成规,在随意中可能会产生富有新意的创造。网络影视评论本体理论的缺失,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基本特征,是由于网络影视评论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指责更多的是传统媒介或学院派影视评论的此种不足。相反的是,有的网络影视评论恰恰在理论建树和本体批评上有所表现。
例如,时光网的“天堂电影小组”在2006年7月进行的一次集中讨论,是网络影视评论中难得一见的有关电影本体理论的现场。2006年7月的一天,二十几位网络影评人和观众围绕着“关于电影批评与电影评论”的话题進行了热烈而富有深度的讨论。前后总共发帖66篇,而且多数都是长篇评论,这是网络影视评论中十分少见的现象。c讨论主要涉及了电影理论的功能定位、电影批评的方法及其价值、电影本体理论与大众关系等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网络影视评论乃至传统影视评论中普遍遇到的重大问题。
小组首先讨论的是电影理论的定位问题,这是百年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性困惑。“朝三暮四郎100056”在讨论中提出了三点意见:“ 1、电影批评的“电影界”和“观电影界”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体现在批评的目的、角度、专业背景、规模、传递媒介等方面。 2、“电影批评”这个概念的“本体”看来也是需要讨论的,什么是电影批评?它本身是否也应该分层?文学地解读一部电影也未必不专业,有些电影就是很文学化的。目前电影批评的很多方法也是从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美术批评等非电影“本体”的地方嫁接过来的。固守电影的特性来批评解读作品未必是最佳的方法。3、非专业人士从感性出发的评论也有很精彩的,甚至可以是最准确的。不能说电影理论没用,理论是工具,能帮助我们疏理思路、开拓视野。”d这些观点涉及到了电影本体理论的许多本质性的问题,作者见解的深刻和理论的体系化已经达到了相当专业的尺度。
其次,在关于电影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分类及其对象问题上,有的网友提出了如下见解:
现在市面上的影评书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完全就是对文本的意淫的美学及哲学评论,说的好听点是美学或者哲学,说的不好听就像你所说的从中又看出了那些狗屁道理,另一种就是学院派的技术方面的评论,主题及视听语言的分析,但是这种分析显然并不吃香,更多的读者大众喜欢那种意淫式的,比较小资。其实你要是真要去宣传这种用你的话来讲“更懂电影”的评论方式,还是改变一下现在的电影刊物的含金量,犯不着在互联网上和热爱电影的人民群众叫板。有人看的电影才是好电影,有人看影评才是好影评,我们写的再狗屁道理,架不住我爱看,我们也爱参与。我们就是一群俗人,您真不用跟我们叫板,我们都傻。e
这篇文章虽说具有网络影视评论特有的激烈和语气,但是观点不仅深刻而且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相对于这种不无偏激的观点,网友董宸辰--书亚的观点具有综合性和理性色彩。他认为,“电影剧本和电影视听同等重要,电影评论必须多元的发展,雅俗共赏,每篇评论都有不同的受众,而深层次的电影批评并非装出来的,他们是对电影的一次深层解读,面对的是专业人士,大可不必小觑,苏牧、戴锦华的电影评论还是有他们绝对的价值存在,影迷的主观电影评论同样也有他的价值存在”。f这一观点随后得到了大家的基本共识。
第三,与上一个问题相关,网友们专门讨论了有人提出的当下将影视批评“降解为文学”的问题。这是近年来影视评论界长期探讨的中心话题之一,即认为现在的影视评论多数是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化批判,或者是一种哲学批评。探讨的不过是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思想道德和社会意义之类的泛文学化的问题,而较少涉及影视作品的本体和技术分析,把影视艺术“降解为文学”来进行研究。这也正是当年姜文刻薄批评影评人不懂电影,而只注重一般性的文化批评的再次印证:“影评人评电影就像太监谈做爱”。姜文这句话至今还流传在影视评论圈里,生动的表明了生产着与评价者之间的话语体系差异。但是,双方有一个共同的疏忽:作为消费者的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影视评论?
有的网友强调,电影批评本质上就是从摄影机镜头里去看人生和景物,如果把电影批评进行文学性的“降解”,那电影评论和文学评论就没有差异了。而有的网友则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电影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和文学是有交集的,从数目占绝对优势的文学化的电影就可以看出,百年来,电影都无法摆脱文学的影响,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忽视文学化的批评呢?”g我们过去纠结于文学批评还是本体理论批评,其实都是强调影评人自身的专业性素质和应该采取的批评立场与批评方法,强调影评人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忽略了影视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可能构成多种批评的内在元素。否定文化批评,过高推崇电影理论本体批评,是只见技术(物理的和精神的)不见人的技术主义批评。所以有的网友质问:“影评=学术+技术词汇的堆砌?”电影本体理论批评是中国影视评论特别是网络影视评论所欠缺的,引入和强调是对不足的有力补充,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彼,以技术层面的分析代替思想层面的分析,把文化批评和技术批评看成了一种取舍关系、对立关系。而二者同时存在的合理性其实是来自于批评对象多维结构,即影视作品的文学性、文化性、道德性、审美性、技术性等多种属性并存的客观实在。讨论中有几个网友为了证明影视评论方法的综合性,利用文学的和技术的方法分别对经典影片做了令人信服的分析。这也是我们上面所阐释的道理的一种验证。
“天堂电影小组”的这次讨论规模较小,参加者不多,与那种社会性、道德性和娱乐性的大讨论相比,其讨论的问题本身可能就是非常“小众化”的,因此在网络上也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到2014年2月16日止,拥有293140名成员的小组中,仅有2人收藏此次讨论的贴子。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低估这次讨论的意义和价值。它表明经过这几年的迅速发展,网络影视评论虽说面上还不够深入,但是点上已经很深入很专业了。可贵的是,讨论中没有网络影视评论中常见的话语暴力,而且最后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正如有的网友所说的那样:“你说东,我就说西,这样一来,世界上就有了东西。同理,这世界有了影,又有了电,所以就有了电影。”h语言简朴但是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某些即使是基本思想观点有失偏颇的文章中,关于影视本体批评也会有所涉及。例如,网络中有一篇题为《从文艺角度和历史剧创作角度去评论<走向共和>》文章,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对电视剧《走向共和》进行了否定:
笔者对《走向共和》这部戏的总体评价是:
一流的道具服装;
二流的演员和摄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剧的这组演员本来的演技是很不错的,但是,由于他们受到粗劣剧本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表演价值便大大下降了);
三流的导演;
不入流的剧本!或者说,该剧根本就不是历史剧,而是一部带有很强烈政治理念倾向的政治剧,是一种政治议论文加茶馆评书的奇特组合戏剧现象!i
虽然此文语词激烈而立场偏颇,但是从批评角度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方法论价值。
关于影視艺术语言的研究是艺术本体研究之一,语言问题包含有两个层面:显层次的语言是指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叙述语言包括画外音等具体的言语形式;隐层次的语言是指构成影视作品的专业性语言,包括镜头、画面、音响、用光和色彩等。当代影视评论中较少涉及后一种隐层次的影视语言,有所涉及的多是显层次的言语现象。2005年10月12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对外公布了《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通知规定,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j对此,人民网发表评论《电视剧“说”方言 该不该“赶尽杀绝”?》,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这也是有关影视作品本体理论批评的内容。
网友“十年砍柴”在帖子《电视剧讲方言不必“一刀切”》中指出,“在遥控器完全由观众掌握的今天,大可不必替广大观众作如此细致的考虑。市场的优胜劣汰是最强有力的,没有几个人愿意掏钱去拍没人看的戏。一些电视剧中加入方言元素,或者干脆用方言拍摄能够受到欢迎,自有其市场规律,说明有人喜欢这些。许多经典红色影视剧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浓重的乡音,给人们很强的亲切感和历史的真实感,如果都改成标准的普通话,感染力势必大打折扣”。k而且有的网友还把这视为公民文化权利的问题来看待。他认为:
一个国家的公民,有权利要求内部的文化多样性,有权利要求保存和延续这种多姿多彩文化的存在,有权利去接触和欣赏,有权利从中感受亲切、骄傲和感动。比如,东北人有权欣赏东北语言风味的影视作品,湖南人也有权从电视中品味潇湘风韵。同时,全体国民也有权利接触和欣赏任何一种他喜欢的地域语言与特色文化。
尊重这种公民权利,给文化多样性留下生存的空间,有关部门应该做的,不应是打杀多样性,而是倡导自己推崇的东西。以推广普通话为例,真正有价值的作为,并不在于对方言做出了多少封杀,而在于对推广普通话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l
能从一个管理部门的文件中读出如此深远的意蕴,并且提出深刻的思想和具体的建议,足见网络化时代民众的思想性诉求对于技术性诉求的影响力。
重视影视评论的思想文化批评而忽视艺术本体批评,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的文化现象,其长期而广泛的存在除去中国传统的“尚德”价值观的影响之外,是与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与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与时代精神所分不开的。
第一,受“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和“内容决定形式”文艺创作和批评原则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注重思想文化批评并不只是影视评论,而是整个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共有现象。应该看到,这也是中国20世纪以来文艺发展史的本质所在。救亡图存、政治变革与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意识相融合,构成了思想文化批评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了文艺参与中国社会进程的重要功能。电影从进入中国之后,就作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大众艺术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的个性解放、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的斗争,无论是创编者、批评家还是普通观众,都在思想启蒙、阶级觉悟和民族救亡的时代精神上形成了共鸣。时代主题——观众共鸣——市场消费——批评立场,都在思想文化上找到了一致目标。
第二,受传统影视评论群体身份的制约。最早的传统影视评论群体大多从文学研究领域变身而来的,他们受过十分充分的文学训练,有很深的理论基础。而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新生的文艺类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所以这些批评家往往从文学批评的思想文化视角进入影视评论,关注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等内容性的元素,强调影视作品的社会价值。因为这一视角不仅是时代的焦点,也是观众的焦点。从中国影视评论学术发展史来看,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往往都是思想内容性的评论。
第三,影视艺术的高仿性容易使观众和批评家进行现实生活的观照。影视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最具有生活的逼真性,最容易使批评家和观众难以脱离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立场评价,不知不觉的走人其中,注重从社会生活和自身体验去观照。而观众对于纯技术方法和艺术本体理论极少兴趣。要影响观众,必然寻找与观众的共鸣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指出当代影视评论注重思想文化批评而忽视艺术本体批评的时候,最后并不是用艺术本体代替思想文化批评。必须理解思想文化批评在影视创作和传播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思想文化本位的影视艺术与影视批评在中国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关于影视评论的方法论的讨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由批评者、批评对象、接受者(消费者)的构成和需求所决定的。批评者的立场和视角、批评对象的多维结构、接受者(消费者)的多种兴趣等,决定了影视批评方法不可能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多元化、多样性的。用一句俗话说,那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不过是不能顾此失彼、偏好一端而已。
【注释】
a陈晓云:《电影批评的泛文化现象》,《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
b张福贵:《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代的价值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c《关于电影批评与电影评论》,时光网http://group.mtime.com/filmov/discussion/13146/,2006年7月23日。
d朝三暮四郎100056:时光网 http://group.mtime.com/filmov/discussion /13146/,2006年7月27日。
e103891 :时光网http://group.mtime.com/filmov/discussion/13146/,2006年7月24日。
f董宸辰--书亚:时光网,http://group.mtime.com/filmov/discussion/13146/,2006年7月26日
g闻者 102942 :时光网 http://group.mtime.com/filmov/discussion/13146/,2006年7月29日
h歌达耳 100297 :时光网 http://group.mtime.com/filmov/discussion/13146/,2006年8月3日
i“Cg”:《从文艺角度和历史剧创作角度去评论〈走向共和〉》,凯迪社区 http:// club.kdnet.net/dispbbs.asp?id=604934&boardid=2,2003年5月7日。
j《电视剧“说”方言该不该“赶尽杀绝”? 》,人民网 http://culture. people.com.cn/GB/40564/3769599.html,2005年10月18日。
k十年砍柴:《电视剧讲方言不必“一刀切”》,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 com.cn/GB/40698/3774847.html,2005年10月17日。
l端木:《限用方言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漠视》人民网http://media.people. com.cn/GB/40698/3774847.html,2005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