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茂盛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可以说,二者构成了学校最核心的人的要素。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在教师发展的基础上,学生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实。
育园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许多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以及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和追求上,与新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存在偏差。改变教师,校长首先要改变自身。只有校长转变思维方式,才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让教师感到幸福,让学生真正受益,让学校办学品质得到真正提升。
1.由关注“事”到关注“人”,尊重“人”的存在
关注“事”的思维指的是校长关注促进学校发展的改革和活动,是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思维品质。关注“人”的思维是对关注“事”的思维的提升,指在关注“事”的同时,更关注“事”背后的“人”,关注人的内心感受及自身价值的体现。这个“人”,包括教师,更包括校长。只有校长关注“人”,干部才会关注教师,教师才会关注学生,教育才能以人为本。那么,如何改变管理思维?
一是探索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尝试实施扁平式管理,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我们重新划分了组织机构,形成了“一室、一园、三中心”的架构,即校长办公室,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服务保障中心。小学各年级、学科设置年级组、音美组、品社科劳计组、语数教研组等;幼儿园设置小班组、中班组、大班组等。所有年级组长每周参加行政扩大会,参加学期初管理研讨会,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大小事务,同时,学校全体行政领导分别深入到各年级组及学科组,真切关注教师的需要,及时上传下达,发挥服务和引领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组长们更加理解了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干部们更容易跟教师沟通,而教师也感受到学校更加关注自己的想法和心声,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可度慢慢提升。
二是发起“思维运动”,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增强教师成长的幸福感。每周行政例会,领导干部结合日常案例举办管理论坛;每月全体教师例会,校长均以“改变”为话题,进行思维引领;领导、教师随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慢慢地,“改变”成为了教师们的口头禅,很多教师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在主动与改变中获得了快乐。
2.由经验思维到系统思维,让教师在集体中成长
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决断问题的思维模式,系统思维则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主张将某一部分始终置于整体的背景框架中思考,强调部分之间的综合融通。在关注教师成长上,校长的系统思维表现在校长不仅关注教师对某件事的处理,更关注教师处理这一事情背后所持的学生观,以及其是否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对接;不仅关注一件事给一位教师带来的经验或反思,更关注一件事对一个教师群体的教育启示。
在学校教育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化解矛盾的经验思维是:出现一个问题——直面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虽然解决了矛盾,但对类似案例是否可以举一反三,却具有不确定性。一是不确定当事教师是否对事件进行了梳理反思,能否促进自身成长;二是无法将事件轉换为教育资源,使其他教师从中有所启示。化解矛盾的另一种思维是:出现一个问题——直面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反思问题根源——提升教师认识——避免某一类问题。当问题出现时,能够追本溯源,举一反三,规避某一类问题,即是系统思维的表现。对一件事的处理,并不能限于事件本身的解决,而是要将事件作为教育资源,从当事人的角度总结经验教训,从年级组的角度探索教育规律,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关注家校协作,关注教师集体,同时,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爱与温暖,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与职业幸福感。
3.由批评性思维到赏识性思维,激发教师的生命潜能
校长的批评性思维是指校长关注的是教师处理事情的结果,以事情结果为起点和终点思考问题,总以更高的要求对待教师,让教师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校长的赏识性思维是指校长审视教师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及思考过程时,首先尊重教师的付出及努力,发现教师的闪光点,鼓励教师生长出更强的能力和自信。
在向赏识性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学校通过行政例会、全体教师会、期初管理研讨会、期末工作会等表达对教师及团队的欣赏,开设“荣誉时刻”表扬取得成绩的教师,通过评选、表彰“最美教师”,宣传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令教师们倍感幸福。同时,“育爱大家庭”微信群里随时可以看到教师关心学生的温暖画面,看到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的工作劲头,看到大家在听课、参加活动后的反思等,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和正能量。
4.由主导性思维到促进性思维,给干部教师自我生长的空间
主导性思维是指学校的工作看似体现的是干部和教师的自主,但实际上仍以校长的工作思路为思考与处理问题的唯一思路,以校长的思维为主导。促进性思维是指校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尊重干部教师的自主思考,予以点拨、支持和帮助,真正激发干部教师的自主意识,给予干部教师充足的自我生长空间,促进干部教师在学校工作中主体地位的发挥及真正的自我生长。
以前,每学期初的学校工作计划研讨会、解读会及学期末的总结大会,都是校长的“独角戏”,而现在,学期初计划研讨会变成了管理研讨会,各个部门主管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家教协会年级会长、协同发展校干部教师等都参加,计划解读会由各个部门的主管领导负责,学期末各部门进行总结。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是蓝图的构建者,是整体发展思路的设计者,但是,助推学校向前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需要各部门围绕学校的发展愿景与目标,进行具体的计划与安排。可以说,各部门是学校工作得以开展的直接促进者。校长的角色是把关者、指导者、帮助者,对广大教职工从思想上进行激励与引领。
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本质上是学校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事务主义的发展方式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管理性管理向教育性管理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学校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