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鞋老人穿过咖啡馆

2019-05-08 16:30张丰
意林原创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太婆擦鞋点菜

张丰

成都这个以茶馆闻名的城市,正出现越来越多的咖啡馆。我至少认识三个开小咖啡馆的朋友,而我去过的星巴克,多达16家。要知道,在10年以前,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些在星巴克聊天的人,尤其是那些在咖啡馆看电脑的人,实在匪夷所思。但是,现在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咖啡馆是观察城市绝佳的窗口。如果细心倾听,你会听到一切社会中流行的潮流。卖保险的,创业的,还有写作业的,都让人感到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

有一次在成都的万象城星巴克,我看到让人感动的一幕。一个太婆走进来,轻声喊着“擦皮孩”(皮鞋)。前些年,擦皮鞋在成都是相当常见的场景,在街头经常看到有老人坐在马扎上,路过的人停留,花上一块钱和两分钟,皮鞋就会变亮。

随着城市空气慢慢变得干净,擦皮鞋的生意也变得难做了,在街上很难看到擦皮鞋的老人了。如今,在星巴克这样的“国际连锁机构”中,突然听到“擦皮孩”的声音,实在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太婆不会像咖啡馆里的年轻人那样考虑未来。除了做家务和照顾家人,擦皮鞋可能是她唯一擅长的事情。她闯进这个英文店名的店铺,就像穿过一家茶馆一样,一举一动都很自然,在她的眼中看不到任何慌乱。或许她经常来,店员也并不惊诧。她在咖啡馆里转了两圈,并没有任何生意,这些年轻人啊,穿皮鞋的似乎已经不多了。

大家仿佛都没有看到她一样,这反而让我有点感动。这就是自然状态,处境艰难的人,不必依靠别人的帮助,依然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在一家舞厅的楼道上,我也见过一位擦鞋的太婆。那些要去上班的舞女,挣钱也不容易,跳一曲舞可能只挣到5元,但是她们却比较爱美,愿意花上2元钱请太婆擦一下皮鞋。在擦鞋的时候,几个人在那里聊天,很有一点相互取暖的味道。

正是在这一点上,这个城市显得有点可爱。我在另一家咖啡馆外面的座位上,曾经看见一位骑着电瓶车过来为客人掏耳朵的中年男子。掏耳朵都是茶馆那种放松的地方,和擦鞋一样,在咖啡馆都显得怪异。那个男子就有点害羞,远远地喊了几声,不敢走近咖啡区。

在任何一个城市,有钱人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是只有在比较好的城市,穷人也能比较从容地生活。我越来越喜欢去逛这个城市的老社区,那里有一个没有挂牌的餐馆,已经开了接近20年,成为附近居民的“食堂”。

餐馆没有菜单。有很多菜筐,里面是切好的食材,所有的菜,显露的都是它最初的样子,点菜要面对实物,这让习惯看着图片和文字点菜的我,一度比较慌乱。老板娘也不用纸和笔,而是拿一个碗,“蒜薹肉丝”,就放一根切好的蒜薹在碗里,“红烧鱼”,再放一个鱼块。

七八个菜,就这样迅速放在碗里来,这让人想起还没有文字的生活,祖先原始的记事方式。同时应付两个人点菜,老板娘没有一丝慌乱。大家就这样边吃边聊,运气好的时候,客人没有那么多,可以碰到老板娘吃饭的时候,她会把自己的菜夹一些到顾客碗里,一点不把大家当客人。

在一栋老楼的楼道里,我多次碰到一只白猫。它一直在二楼的拐角处,有人路过,它就叫上一声。据说它是一只流浪猫,已经相当老了。它从秋天一直在那里住到冬天,不久前我去的时候,发现在楼道拐角的地方,有人放了一个纸箱子,帮它取暖。好心人并没有把它带到家里过冬,但是也伸出了援手。

这让我想起那个穿过咖啡馆擦鞋的太婆,她或許还没有品尝过咖啡的味道,也没有人请她喝上一杯,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让她从容地穿过,或许就已经够了。

猜你喜欢
太婆擦鞋点菜
细致描写 借物抒情
“高端大气”擦鞋摊(大家拍世界)
点菜
疯狂编辑部之点菜风波
点菜等3则
“点菜用代号”
太婆的笑容
高脚凳
妈妈的孝心
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