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
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一组儿童诗。作者紧紧抓住乡村儿童的三个不同生活场景进行描绘,分别以“溪边”“江上”“林中”为题,最终整合为“童年的水墨画”长卷。怎样把握儿童诗的“个性”,教出诗情画意?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细读文本之后,我发现,《童年的水墨画》组诗描绘了“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拾蘑菇”三个画面,通篇都洋溢着快乐的情感基调,每首诗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字眼:笑。无论是“垂钓之乐”“戏水之乐”,还是“拾蘑菇之乐”,字里行间饱含的都是作者饱满的童心。
《溪边》是在安静的画面中突然蹦出来的“笑”。
诗歌前四行先勾勒了一幅安静的春景图。这里的“主角”是溪:她平静如同一条绿色的玉带。因为静,她水面光滑,成为垂柳的镜子;因为静,她把人影染绿,而不是有风吹拂时波光粼粼的驳杂。后一种景象孩子们在生活中未必体验到,这时,我们可以让他们课后去观察风平浪静的水面、有风的水面、扔进小石子的水面,各自颜色的变化。
第五句“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蜻蜓之“红”与溪水之“绿”映衬点缀,陡然之间让画面有了强烈的对比。在一支钓竿上立着一只蜻蜓,我们可以想见镜头之外垂钓者的克制与沉静,与“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眼前的稚子仿佛也正“侧坐莓苔草映身”,屏住呼吸等鱼儿上钩。
后两行则由“静”转向“动”,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动作,而是以“扑腾”之声、“人影碎了”之形、“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之情状,让读者自己补充垂钓者拎起鱼竿、鱼儿出水的画面,孩子之前的克制和沉静立刻转化为释放与忙乱。笑声在这里化作了有形的物事,像被钓上来的鱼儿那样,在草地上“蹦跳着”。这种给无形之物以具象形态,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手法,而“蹦跳”一词更是加深了欢乐。
这一“动”一“静”的场景转化,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如何把文字里的这种乐趣传递到学生心里?除了带着孩子入情入境地朗读之外,教师还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丰富画面,从“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三个维度进行情境想象。
《江上》是一首运动与快乐的“协奏曲”。
前四行比较简单,作者把戏水的孩童比作“刚下水的群鸭”,突出的是活泼与热闹,把划动双臂比作“扇动翅膀”,这是儿童的思维与想象。最后一句“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和两排银牙”令人称奇,孩子头冒出水面时掀起的水花,和咧开嘴大笑时露出的雪白牙齿,画面感极强。教师可引导孩子们思考:出水时,耳朵、眼睛、鼻子、头发等可见的东西多着呢,为什么作者单单写“两排银牙”(原文为“两对虎牙”)?我们在什么场景下能够看到别人的“两排银牙”?孩子们通过对生活经验的仔细思考,可以发现,原来呀,只有在开怀大笑时才会露出“两排银牙”,这不是在写孩子们的快乐吗?
教学中可以结合作家张继楼自己的创作谈,更好地悟读文本——
小时候有年夏天,在家乡的小河里游泳,和一位表哥在水中争夺一根撑船的篆竿。两人面对面在齐胸深的水里,各自抓紧篆竿,一拉一推。篆竿在胸前晃动,忽听“啪”的一声,篆竿一下重重地碰到嘴上,把一颗门牙打断,从此有了“缺牙巴”的诨名,对“一阵浪花,两对虎牙”,印象终身难忘。(张继楼《淡淡彩墨画童年》)
童年的故事一波三折,写进诗歌,有省略,有留白,而把镜头聚焦在“两排银牙”上,突显孩子的稚气与欢乐。教学中,可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更喜欢哪种表达,是原文的“两对虎牙”呢,还是改编后的“两排银牙”。事实上,虎牙更个性化、更突显出孩子的俏皮,而银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也许更精准贴切——如今孩子牙齿保护得都很好,雪白如银,煞是漂亮。
《林中》以互喻取胜,用跳跃的笔触写了雨后树林里孩子们采蘑菇的欢乐情形。诗中“小蘑菇”与“斗笠”为特写镜头,互为比喻,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地上的蘑菇一个,两个,三四个,从土里钻出来,一只只像一顶顶斗笠;戴着斗笠的孩子呢,蹲在地上摘蘑菇,远远望去,一个个斗笠又似一只只蘑菇。小雨沙沙,已经分不清哪个是斗笠,哪个是蘑菇,他们都融入到了这美丽的雨林中。
这幅画面里“欢笑”在哪里呢?在“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这是一个顽童欢乐的游戏,正是他这个欢乐游戏,让斗笠与小蘑菇完成了互喻。无论是雨后的小蘑菇,还是采蘑菇的小伙伴,都使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灵动的美感。
纵观整组诗,不难发现,作者总是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场景,意到即止,绝不浪费笔墨。如上所述,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诗眼“笑”展开,引导孩子去发现“笑”在哪、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对照课文水墨画插图,通过想象,补白诗歌省略的意象,构建起连续的画面,还原童年生活的场景,感受儿童之乐。
作为教师,仅仅满足于“笑”在何处还不够,还要思考“笑”从何来?即“儿童之乐从何而来”呢?
一是源于诗人运用的白描手法勾勒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画面,像录像一样,摄下一个个场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字的温度,这种温度来源于诗人的生活,更来自诗人童真的诗心。
要将平凡的生活写成一首诗,需要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更需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生活诗意的烂漫诗心。作者曾言,自己的创作理念是“从生活出发用童心去感受”。“用童心去感受”,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乡村孩子忘我的快乐,这些“快乐”恰恰源自作者对童年生活深切的体会。
诗人张继楼生在农村,从小就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教材所选的这几首儿歌是上个世纪70年代、已是50岁的诗人从身边孩子的生活得到灵感,写下的这一组诗。不难发现,每首诗歌都渲染着孩子们在自然中、在蓝天下灵性的自由舒展。三年级孩子对这些可能难以理解,但引導孩子去关注自己生活中富有生趣的平凡小事,去感受其间蕴藏的美,我们的课堂可以做到。
语文教学还要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的天地。原诗一共是6首,课文选取了其中的3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把余下的3首作为拓展阅读,更深入地感受童年生活的真善美。将其余3首附上,供参考。
花前
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
一支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
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
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 ,
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
树下
黄桷树撑开一柄翠绿的伞,
一群白鸽在浓阴中飞翔。
阳光在叶缝间悄悄地看,
千百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
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作者单位:长沙市芙蓉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