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花浣染清明雨 几人欢乐几人悲

2019-05-08 03:19张睿
高中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草书落花陆游

张睿

雨细细密密,在空中摇摇曳曳,如烟似雾,氤氲迷茫。又是一年杏花雨微凉,又是一年清明时,空气中弥漫着思念的味道。清明该是个悲伤的日子,但事实并不尽然。有人在这一天将沉积的悲伤随雨倾洒,也有人在这一天快乐游春。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你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一贯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第二句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明媚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情致。“小楼一夜听春雨”,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更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只能做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陆游擅长行草,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细乳戏分茶”就是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在小雨初霁的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于是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诗的结尾。

最后一句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之意。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临安久留。应召入京,却只匆匆一过,便拂袖而去,反映了诗人只能在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的惆怅之情。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首句描写自己独自伤春,暗用了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天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词,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其后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第二句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一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而“内官初赐清明火”,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近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诗人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第三句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乱”和“高”,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最后一句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平风光,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平”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家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闲淡地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襯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这一天常常下雨,但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诗人以追逐落花为游戏,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也许就是如此而来。

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写郊外踏春,后面写春游所得的感想。清明的原野那样美丽,乡间的景色清新如洗,飘着落花的流水明洌,对疲惫的人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坐下来注视那好像会说话的流水。面对渐飘渐远的落花,诗人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世事。他认为人生中的事物感情,也终究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好高骛远不如抓住目前,珍惜今天所有的美好就是珍惜了自己的一生。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首诗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慨叹。首句以清明时节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第二句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与后面两句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火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境遇以及他所接受的佛学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同时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世间的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激愤。这也是看透生死的节奏,死就是死了,而大自然依旧是桃花红了梨花白了,又一个春天到了。倒是野田里的荒冢,看着令人生发哀愁。一场春雨过后,草木葱茏,无论圣贤还是愚夫,到头来,都是落得一个长满蓬蒿的丘冢罢了。

猜你喜欢
草书落花陆游
落花
落花
落花有感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除夜雪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
书法欣赏(草书)
初夏绝句
缘字诀·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