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一
罗安城死了个姑娘,溃烂的爪痕,胸膛上一个硕大的血窟窿。
有人说,那是妖孽所为。
于是,县令便在双胜观请了个道士,叫贞轩。
罗安城外铺了十尺长的红帐,迎来的却是个未及弱冠的小道士。
县令看他扶风不及弱柳,应是贞轩道长的道童,便道,“小道长一路辛苦,先进城歇息,我们在这等一等贞轩道长。”
小道士笑起来虎牙微露,眉目里一派天真模样,“大人不必等了,在下便是贞轩。”
入夜,贞轩蹲在宁府外的墙角里,等着那妖出现。
“小道长,你在做什么?”突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捉妖呀。”小道士回头,看见的是个青衫双髻的小丫头。
那小丫头托起贞轩的脸,好奇地左看看右捏捏,道:“小道長,你的脸生得甚好。”
小道士霎时羞红了双颊,似乎隐忍了许久,才眨着盈泪的眸子委屈道:“姑娘,你摸了这么久,是要对我负责的。”
罗安城宁府的小姐死了,爪痕、血窟窿,模样甚是恐怖。
县令在宁府外的角落里找到了酣睡的贞轩,彼时,他梦中呓语着:“芦苗,你生得真好看。”
二
罗安城的县令又请来个道士,叫普览,是贞轩的师兄。
芦苗找到贞轩时,他已喝得烂醉。
贞轩紧紧抓着芦苗的手,哭哑着嗓子说:“若不是那夜我贪睡,我定能抓到那妖孽,便也不会被大师兄逐出师门了。”他蒙眬着双眼看着芦苗,突然天真地笑了起来,道:“芦苗,你生得真好看。”
芦苗霎时羞红了双颊,却不想,小道士闭了眼嘤嘤道,“与师父说的‘红颜祸水一般模样。”
贞轩酒醒时,芦苗又不见了。
小道士的左脸上一片火红的巴掌印。
三
罗安城的百姓总是能看见那个一无是处的小道士蹲坐在宁府外,眼睛紧紧盯着那门外唯一的小路。
有人说,那小道士被妖孽迷了心。
直到有一天,有人在身后拍了小道士的肩,他欢悦地转身,却在一刹那凝住了笑,“师兄……”
芦苗再见到贞轩时,他已是鲜血满身,倒挂在城楼之上。
月夜里,芦苗龇出锋利的獠牙。
贞轩的师兄普览立在城墙之上,道:“猫妖,如果你束手就擒,我便放了这孽徒。否则,他便死无葬身之地。”
芦苗道:“他是你师弟,你怎么如此狠心。”
普览冷笑,“他不过是个道行肤浅、勾结妖怪的孽徒!”
芦苗突然大笑起来,“我们妖再不堪也不过以不同族类为食,你们凡人再高尚也不过是自相残杀的伪君子。”
“孽障,我不与你做口舌之争,拿命来!”
普览虽是道行极深的道士,却仍是敌不过芦苗这九命的猫妖,几番惨战,已是满身的血洞,跪倒在地。
四
芦苗飞身上了城楼,为贞轩松了绑,抱着他道:“贞轩,我来了。”
小道士肿着猪头般的脸,笑得有些惨不忍睹,却依稀可见羞红的双颊,“芦苗,这是你第一次抱我。”
芦苗笑着,温情还未消散,芦苗却突然瞪大了双眼,绝望地看着贞轩脸上甚是熟悉的天真模样。
一把匕首自她身后捅进了她的心窝,那是封妖的穴。
芦苗痛得仿佛所有的骨头都断裂了一般,耳边却仍绕着那句“芦苗,芦苗……”
五
双胜观的道长,是个未及弱冠的小道士。
有人说,他在罗安城打败了猫妖,道行比他战死的师兄还要高。
贞轩立在炼丹房中,眉目里已不再是少年童真的模样。他手中拿着个封了符纸的檀匣,耳边响起铃铛般欢悦的声音,“贞轩,贞轩……”
贞轩甩着拂尘,将檀匣扔进炉中。
那个带着纯真虎牙的小道士,和芦苗一并,消失得无影无踪。
选自《民间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