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漫画福禄寿

2019-05-08 03:39李丹
文史春秋 2019年2期
关键词:福禄寿五福祖宗

李丹

福,在甲骨文中为用两手捧酒状,会意祈求幸福,后来福的意义被无限延伸。禄和寿都是福的延伸。《韩非子·解老》说“全寿富贵谓之福”。

在民俗文化中,人们把福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来追求。比如称生活美满、万事如意者为“福人”;古时也有将酒称为“福水”的;女子行礼,称道个“万福”; 谓天国神仙之地为“福地”;送旅人上路常用“一路福星”“牟昌星高照”。

福之最高境界为子福,即种的延续。这种观念具体体现在祖宗观念和后代观念上。

祖宗观念的体现即为祖先崇拜。殷周时代,祖先被奉为神明。祭祖的传统在汉族社会从远古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对于每个家庭或家族来说,死去的祖先将会保佑家庭或家族人口的繁衍、生存、安宁和兴盛。与祖宗观念相辅相成的即为后代观念。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观念最突出的表现。事实上,汉族的尊祖观念,其目的还是为了在祖先的荫护下接续香火。这种观念在古人的诞生仪礼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有生了男孩“载寝之床,载衣以裳,载弄之璋”用以标志尊贵;生了女孩“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用以表示卑顺的描绘。

民间信仰中,为了祈福,还祭祀许多神,如门神、灶神、行神等。

禄,古代官吏的俸给,常以官禄、奉禄等词出现。民间信仰中,禄神主司官禄,亦代表衣禄、饭碗、职务高低等。事实上人们对于禄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食,即食欲。

古時,因战乱、天灾、生产技术的落后,常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吃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很是重要。以至于“吃过了饭没有”成为平头百姓常见的打招呼、问好方式。

朋友们在一起也请客吃饭,遇红白喜事也借机大吃一顿,甚至拜祖宗、祭鬼神、供菩萨、扫墓也都少不了食物。吃,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礼仪。如正月十五吃元宵,寒食清明吃饭糕,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再有宴席上的座次,劝酒敬酒的礼节,也反映了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寿与福禄同样受重视。民间装饰艺术中,多有表现寿字的作品,常见的故事有“八仙祝寿”“麻姑献寿”“松鹤长寿”“五福捧寿”等。寿与“兽”同音谐意,兽多用麒麟来代表,古代麒麟被视为长寿的神兽。在商周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石,唐代的石刻等文物上有大量的麒麟纹饰。这在民俗中也有很丰富的表现。如在江南地区,每逢春节,人们抬着竹骨纸扎的麒麟,依次到各家门前演唱,以示祝贺,俗称“麒麟唱”,内容多祝贺之词。对龟的信仰也反映了这一特征。龟为长寿之物,直至今日在乡村特别是南方老人,还爱用龟支床足。也有用龟床和“龟龙寿”来作祝寿之词。这都反映了人们对长生的追求。

汉民族喜欢讲“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寿字为先。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旧时引用极为广泛的对联。甚至今日走进佛寺庙宇,供善男信女慷慨解囊的箱子上面也写的是“广种福田”。死者的墓碑上也喜欢刻福寿字样。在华北农村墓碑上常有“福寿全归”字样,认为人死后的最高境界就是福寿。

古人对福的追求.所体现的延续的观念,形成在家庭关系上以父子轴主轴的一种关系,进而扩展到家族、宗教。个人的存在不是以个人为目的,而是为了团体(宗教或家族)的存在与延续。对食的追求,使得上述诸如人际关系、团体意识等又在食的氛围中得以稳固,这种食欲观也体现了人们对财富和物质的追求。对禄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形成、助长了官本位思想。寿的观念,集中体现古代汉人的生命观,由此引申出孝行。在人们看来,维持和谐温暖的亲子人伦关系是达到寿的手段之一。

汉族民间社会,直至今日在许多乡村还悬挂着象征福禄寿的神像,一为寿星(寿),一为文官(禄),一为平民怀中抱子(福)。福禄寿反映了汉民族强烈的生存欲望和一定的功利思想,同时也是汉族民间文化的典型体现。

猜你喜欢
福禄寿五福祖宗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土家族福禄寿喜纹锦
李凤作品
喜得“福禄寿”
被一只鸟喊祖宗
王的福禄寿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吊唁未亡人
吊唁未亡人
南海,我的祖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