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国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在某校的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交流学生平时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时这样说:
我们不太让孩子做家务,更不用说做农活儿了,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脱离农村劳动,做体面的城里人。
——家长甲
我们的孩子很少做家务,因为做家务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而且即使孩子帮忙做家务,也只会越帮越忙。
——家长乙
不少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差,很多手工制作的作业,往往都是家长代劳的,根本没有起到锻炼动手能力的作用。
——美术老师
现在企业招聘,不一定需要最优秀的人,但它们需要合适的人,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很强的人。——班主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樣的联想和思考?如果让你代表班委会在下一次家长会上发言,请针对此次家长会上交流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的思考或建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话题+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话题:青少年一代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材料:两位家长和两位老师围绕这一话题的表述或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指令:一是主题指令——以“青少年一代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为话题,代表班委会针对此次家长会上老师、家长的交流内容写发言稿;二是文体指令——发言稿;三是对象指令——家长会发言稿,对象为家长。这三项指令暗含着这样一些基本要求:1.结合本次家长会中谈到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并提出建议,既要兼顾各方的态度或观点,又要有所侧重;2.注意发言稿的基本格式和文体的口语交际特点;3.语言表达要符合对象身份特点,尊重家长,尊敬长辈,用语要客气委婉,不能过于生硬直白。
具体解读材料,四位所说的话都关联着“青少年一代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基本话题。“家长甲”代表着部分农村家长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脱离农村,脱离劳动。从他的话来分析他的态度,客观上说,他看不起自己的农民身份,有贬低劳动之嫌。殊不知,最基本的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应该伴随着一个人的终身,这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不论城市与农村。“家长乙”代表着部分城市家长的观念态度。他认为学生做家务会影响学习,将学习与劳动的关系对立起来,没有认识到劳动也是当今核心素养视野下学习的基本内容。同时,他只是静止孤立地看待问题,没有认识到参与家务劳动本身就是一个锻炼和培养的过程。这两位家长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美术老师”的话,指出了手工制作作业存在家长代劳的现象,从行为方面佐证了部分家长对动手类型作业的轻视。“班主任”着眼社会需求,从企业招聘的角度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针对材料,八九百字篇幅的发言稿最好不要面面俱到,否则可能很难把方方面面的道理说清楚。对待这类材料,要有整合意识和选择意识,可以进行归类整合,也可侧重就其中一到两个方面分析说理,并提出建议。立意和说理的侧重点:1.充分认识劳动对于每个个体和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劳动和每一个劳动者(包括自身),用良好的观念和态度影响自己的孩子,积极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2.从广义学习的角度来说,一切学习(包括劳动),都需要实践,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家务劳动与学业学习不是对立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适度的家务劳动还有其他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如了解生活艰辛、促进亲情交流、培养感恩意识、锻炼自立能力等。3.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要交给孩子自己去做,包括动手类型的作业和适量的家务劳动,不要在这些事上大包大揽,越俎代庖,要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动手能力。4.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说,动手实践能力是一个社会人应具备的品质,也是踏入工作岗位后安身立命的基础。
当然,也可适度地由此及彼,谈到与话题相关联的当今社会现象,如“寒门贵子”(或“穷人家的‘富二代”)现象、“巨婴”思维等,或结合一些典型素材,如茶水工杨蓉莲赢得香港电影人的尊重等,这既能体现出现实针对性,也能彰显开阔的视野,更能体现出认识的深度。
【守擂作文】
培养劳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易姝瑞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代表班委做一次简短的发言。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培养劳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上一次家长会,各位家长和老师针对“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话题展开了交流,我们班委会也进行了讨论,我们觉得:劳动应该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
有不少家长不想让子女帮忙做家务,认为只会“越帮越忙”,从表面上看,这是对子女的关爱,实则不然。劳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子女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在劳动中不断锻炼出来的。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会做什么事,也不能仅凭一两次劳动就拥有超强的能力,但这种实践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相信各位家长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学干活的样子,想必你们也吃过不少的苦头,才获得了较强的动手能力。既然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就请不要吝惜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许只有摔碎过盘子,划伤过指头,我们下一次洗碗时才能得心应手;也许做出的第一道菜不合口味,还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但下一次我们一定会进步许多。
有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搞好学习才是当务之急,做家务会浪费时间,影响成绩。这样的顾虑可以理解。但有一句古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中获取的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有时候,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更为重要。实践出真知,而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实践。现在有不少的同龄人,在教室里是当之无愧的“学霸”,走出校园则成了彻彻底底的“呆子”,他们在外面辨不清东南西北,到田间分不清小麦韭菜,更甭说动手实践了。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生活的诀窍、人生的常识,而劳动既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也教我们懂得生活的不易;既培养我们的感恩心理,也引导我们适应社会生活。
试想,如果每一个中小学生都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那么等我们长大成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该如何应对?当今时代,国家特别重视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为高技能型人才既是现代企业的需求,也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企业更看重员工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培养这样的能力和素质,特别需要劳动实践这个机会或平台。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全面发展,而劳动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全面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劳动更应该是一门必修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高度重视。
谢谢大家!
点评:
这篇例文侧重针对作文材料中“家长乙”的观点和态度(“做家务越帮越忙”和“做家务影响学习”)来分析说理,顺带着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层面提及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文章娓娓道来,亲和力强,特别符合发言稿这类口语交际类应用文体;同时,主体部分注意结合实际(家长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展开论述,分析说理也比较透彻。从整体上看,文章偏重于就事论理,也融入了一些感性色彩,能够较好地达到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意图,充分体现了良好的论述“准度”。
【攻擂作文】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
李可莹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班委会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
在上次的家长会上,有家长认为,要让子女远离农村劳动,将来做体面的城里人。我们班委会经过讨论,有些观点想与各位家长交流一下。我们认为,劳动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是一个贬义词,每一个劳动者也都应该是有尊严的人。
在现实社会中,“劳动最光荣”是公认的真理,但我们不能仅仅将其作为口号挂在嘴边,我们应该在内心深处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将“专业精神奖”颁给了茶水工杨蓉莲,这体现了香港电影人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尽管杨蓉莲只是剧组端茶送水的一个小人物,但她秉承着朴素的价值观,靠踏踏实实的劳动挣钱养活自己。杨蓉莲的故事启示我们:劳动不分高低贵贱,所有的劳动都值得尊重,所有踏实做事的普通劳动者都可以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人物。
而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劳动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少了这一课,孩子就有可能陷入畸形的成长状态。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中,某位女主人公过了16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朝来到农村,生活便完全不能自理。我们无法推断她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肯定,如果照此下去,生存能力的缺乏会限制她的成长与发展。其实,这个女主人公的事例并不是个例,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大多数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动手,处处宠溺孩子,替孩子大包大揽。我们希望有类似想法或做法的家长,能够从这类现象中吸取一些教训,或者有所觉醒,趁早给孩子补上缺失的劳动课。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没有动手能力与实践经验的人,一旦离开父母,便很难在社会上生存立足。曾有一则广告,一名留美大学生在北京时间凌晨四点钟,给国内的妈妈发微信:“番茄炒鸡蛋是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爸妈争相支着儿,结果儿子依然一脸懵圈。于是爸妈觉也不睡了,就在凌晨动手示范并拍成视频发给孩子。如果父母阻断孩子的劳动机会,把孩子捆绑在书本上,那孩子就可能成长为一个“只会考试”的人。父母适时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实践能力,未来您在凌晨四点时,才不至于收到孩子发来的“番茄炒鸡蛋”之类的低幼信息。
各位家长,让我们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并用这种思想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从小培养我们青少年一代的劳动观念,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那么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之路才可能会更顺当一些。
谢谢各位家长!
点评:
这篇文章先从“家长甲”的观点说起,强调尊重劳动和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再针对“家长乙”的话,论述劳动和生活能力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接着,文章着眼“班主任”的话,从适应社会的层面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三个层面的论述有针对性,较好地与家长进行了关于青少年一代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的认识层面上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文章并不局限于就事说理的“准度”,作者能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上谈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及彼的論述以及规律的提炼概括,体现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彰显出议论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