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茜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麻醉科 四川 成都 636000)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期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12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三组进行实验,现作如下报告。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需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A组中男童23例,女童19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为(5.15±3.36)岁,体重为(11.27~29.83)Kg,平均体重为(21.42±4.73)Kg,ASA Ⅰ级患儿23例,ASAⅡ级患儿19例。;实验B组中男童22例,女童20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为(5.14±3.28)岁,体重为(11.36~29.73)Kg,平均体重为(21.46±4.57)Kg,ASA Ⅰ级患儿22例,ASAⅡ级患儿20例;对照中男童20例,女童22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为(5.53±3.27)岁,体重为(11.49~29.36)Kg,平均体重为(21.62±4.51)Kg,ASA Ⅰ级患儿24例,ASAⅡ级患儿18例。三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三组患儿实施手术前不能使用其他药物,送入手术室后使用多功能监测仪检测身体各项指标,连接BIS检测仪记录脑电双频指数,患儿都使用喉罩进行手术镇定,术中并未联用安定以及肌肉松弛药物。实验A组患儿注射舒芬太尼0.01μg·kg-1/min,实验B组患儿注射0.02μg·kg-1/min,对照组患儿注射生理盐水,待半小时之后靶控注射丙泊酚,将丙泊酚初始效应室浓度设置为1μg/ml,随后递增至最大值4μg/ml[1]。直到丙泊酚室内效应浓度不变,患儿体内血浆浓度达到平衡1min后,可以记录检测值[2]。如患儿在麻醉诱导期内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外加氧气面罩人工加压给氧。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运算处理,进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A组与实验B组麻醉诱导期时长、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都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脑电双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各项指标数值都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5;t=4.745,P<0.05;t=3.836,P<0.05。),见表。
表 三组患儿丙泊酚效应室浓度、脑电双频指数与意识消失时间比较 (±s)
表 三组患儿丙泊酚效应室浓度、脑电双频指数与意识消失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丙泊酚效应室浓度(μg/ml)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诱导时间(min)A组 42 1.39±0.21 72±6 5.51±0.92 B组 42 1.09±0.36 78±6 4.68±1.14对照组 42 2.51±0.37 69±8 9.32±1.45
判断临床麻醉的药理效果指标为麻醉深度,患者意识消失后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和脑电双频指数均可以作为麻醉深度的反映数值。当患者使用麻醉类药物之后,通过机体代谢到达靶器官后,可对患者实施药理效应检测,从而反映麻醉深度。丙泊酚在临床中用途较广,麻醉作用起效快且患者苏醒时间短,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药物效应,术后并发症较少。丙泊酚对人体GABA受体具有特异性,可激活GABA受体,起到麻醉效果。舒芬太尼作为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对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影响非常小,使用后发生再吗啡化的情况也较少,在麻醉诱导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脑电双频指数可以反映使用麻醉药物对患者的镇静作用,数值变化反映大脑皮层状态,在测定儿童使用麻醉药物后的麻醉深度中具有重要作用[3]。
综上,本文结果显示,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与患儿麻醉诱导期时,适当提高舒芬太尼使用剂量,患儿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将下降,低浓度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也能达到相同麻醉深度,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协同作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