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胜
对纪录片的认知和定义就像现在看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客户端一样,千人千面,说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
现在的抖音和快手之所以能有过亿甚至超过2亿的日活跃用户,除了娱乐因素,就是因为那些拍客上传的片段非常有真实感。特别是看到一些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场景,我和快手的创始人宿华曾经说,这些场景让我想起20多年前,我们创办《东方时空》时的《生活空间》栏目。当时《生活空间》栏目的定位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记录中国的历史。但当时我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这个命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大约是在1996年,《生活空间》栏目播出了一个小企业创业老板到国家体育总局推销他的互联网产品——中国黄页的故事。当时审片的时候,我曾经犹豫是不是该播出这个节目。因为在这之前,我和这个栏目的制片人说,你们要少拍小企业的小老板。但当我看完这个节目,觉得这个节目第一很好看,第二它涉足了一个新的领域,就放行播出了。这个创业的小老板就是今天的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现在这个节目成为讲述阿里巴巴和马云传奇故事的珍贵影像。
当时,《东方时空》除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也有一个记录各界名人和精英的栏目,这个栏目叫《东方之子》。我大概计算过,《东方时空》一共播出了5000多位“东方之子”,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和政治家,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其中就包括我们现在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我们在微视频《初心》节目看到的,习主席讲述在地方历练、在地方担任领导时的一些片段,很多都是来自于《东方时空》的采访。《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一共采访过三次习近平主席,都是他在地方当领导的时候,这些素材中习主席的谈话非常自然,非常真实。
中國纪录片追求真实感,我觉得是从国际合作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中日合拍了第一部纪录片,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叫《丝绸之路》,合作的方式是中央电视台和NHK共同拍摄、素材共享,各自编辑各自的版本。但当时中央电视台编辑的中国版《丝绸之路》和日本版《丝绸之路》相比较,还是缺少真实感,因为中国传统的纪录片虽然是记录真实,但还只是停留在画面真实的阶段,而忽略了声音的真实。那时的中国纪录片还没有进入纪实的时代。
中国纪录片真正走向纪实是从1991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东京广播公司拍摄《望长城》开始的,这部纪录片不仅影响了一代中国纪录片创作者,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走向。因为大家看到了真实感的力量和其巨大的感染力。
1993年开播的《东方时空》,现在是大家公认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第一轮新闻改革的标志性栏目,其最大特征就是纪实,让节目有真实感。很幸运也很自豪,我当时是这个栏目的操盘手。
对纪录片的认知和定义就像现在看抖音和快手一样,千人千面,说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
很多事情只有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才能看清它的价值。历经多次改版,《东方之子》和《生活空间》这两个栏目都已经消失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有时我为把这些栏目裁撤而感到后悔。但为什么要取消这些栏目?因为时间关系我在这儿就不说了。
1997年,当时《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跟我说,要办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研讨会,向我申请经费,我觉得这很有意义,就同意了。那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纪录片研讨会,参加的人很多,会场很大,过道上都坐满了纪录片创作者。当时这个会议还请来了一位世界级的纪录片大师——美国的怀斯曼。我记得怀斯曼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他说中国的纪录片会有好的发展空间,因为他看到中国有这么多的纪录片爱好者,他感到十分惊讶。
20多年过去了,中国纪录片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国际合作的方式已经由被动转为主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现在的纪录片创作离顶级的创作还有距离,我们还没有像《地球脉动》《人类星球》《冰冻星球》那样的作品。
纪录片要记录历史,也要还原历史,给人们以应有的启示,其中就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两年前,韩国同行制作播出的《超级中国》就具有代表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还原这段历史,展示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选题。
几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并去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我带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团队,随团进行报道。在我从华盛顿去纽约的时候,我们常驻华盛顿的同事跟我说,我们坐美国的高铁去纽约。
上了美国的高铁之后我才发现,所谓的美国高铁还不及中国普通高铁时速的一半,而且设备极其陈旧。当美国直到现在,这么多年来还在争论“高铁是不是建,怎么样建”的时候,中国2008年开建了第一条高铁,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使中国高铁的总里程达到了3万多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
从这个故事来看,中国的进步和效率是惊人的,也是真实的,但如果要以此说明中国已经赶上或要超过美国啦,那就不真实了。如果再进一步认为,中国对美国已经构成威胁,那也就更不靠谱了。
所以,我们不仅要真实地记录历史,还要记录和还原真实的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