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忠俊 李付奎 时明涛 李红晓
目前,肝外门静脉高压(EPH-PVT)常用的手术方法为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CV-LPV),但部分患儿胃冠脉直径较短,不适用这种手术方式[1]。研究发现,移植门静脉系统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分流术(iPV-LPV)在胃冠静脉直径较短病例中适用,安全性较高[2]。本研究以60例EPH-PVT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对其的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EPH-PVT患儿6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成A组(n=32)、B组(n=28)。A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8.5±2.6)岁;Child-Pugh分级:A级25例、B级7例;临床表现:呕血12例、黑便32例、腹腔积液13例。B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8.5±2.7)岁;Child-Pugh分级:A级22例、B级6例;临床表现:呕血14例、黑便28例、腹腔积液11例。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二、诊断标准
诊断参考《肝·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3]:①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如黑便、呕血等;②CT、B超等提示脾大,且伴脾功能亢进、门静脉海绵样变;③CT提示肝外门静脉有血栓形成。
三、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明确;②近7 d内无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史;③无门静脉左支分流术禁忌;④既往无消化道手术史;⑤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肝肾综合征;②肝肿瘤;③肝纤维化;④心、脑、肺等重要脏器损害;⑤凝血功能障碍;⑥重度感染。
四、手术方法
两组术前均行常规CT、B超、血常规等检查,常规进行对症处理,告知术前注意事项。A组行iPV-LPV术:选取仰卧位,于上腹肋缘下行切口,常规探查腹腔,对肠系膜上静脉压力进行检测,造影剂选用76%泛影葡胺,注入血管中,观察胃冠静脉状态,将脐静脉显露,测定脐静脉压,并注造影剂。将门静脉左支暴露,选取矢状部腹侧,于该处纵向劈开。经造影结果提示胃冠静脉较短,不宜行CV-LPV术。术者对门静脉主干进行解剖,将下门静脉主干、海绵样变处显露,探查血管,间置血管标准为直径≥5cm。针对门静脉左支、间置血管行吻合,间断缝合前壁,将门静脉主干予以阻断,对间置血管端与行端侧行吻合。待操作完毕后,将阻断钳撤出,术后抗感染。B组行CV-LPV术:体位、切口、造影等均与A组相同,将门静脉左支暴露,对矢状部腹侧纵向劈开,游离胃冠静脉,并予以离断。选取食管端进行结扎,行门静脉左支、胃冠静脉吻合,术后抗感染。
五、观察指标
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血流量: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周、6周各测1次,受检前空腹时间≥8 h,由相同医师操作,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深圳,迈瑞DC-28),分别测定肝动脉、门静脉的血流量,各处均测3次,取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血清指标:分别在术前、术后6周各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率。
六、统计学方法
一、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见表1。
二、两组术前及术后2、6周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比较
两组术前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6周的肝动脉血流量高于术前,门静脉血流量低于术前,且A组术后2周、6周的肝动脉血流量高于B组,门静脉血流量低于B组(P<0.05),见表2。
三、两组术前、术后6周的血清蛋白S、蛋白C、ATⅢ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蛋白S、蛋白C、ATⅢ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6周各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术后6周血清蛋白S、蛋白C水平高于B组(P<0.05),见表3。
四、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腹水1例、分流道功能障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B组腹水2例、分流道功能障碍1例、再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0.365,P=0.546)。
本研究结果显示,iPV-LPV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较CV-LPV术明显缩短,提示iPV-LPV术能促进患儿术后机体功能恢复。CV-LPV术已被证实能使EPH-PVT症状缓解,可纠正脾功能亢进状态,对肝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肝血流灌注的恢复[4]。然而,有研究发现针对部分胃冠静脉较短、较细的患儿而言,不适宜该术式[5]。iPV-LPV术则能弥补上述不足,其不仅能解除患儿的不适症状,而且适用于胃冠静脉较短、较细者。研究表明,CV-LPV的游离过程非常复杂,脾静脉暴露难度大,手术操作需要较长时间[6]。而iPV-LPV术中门静脉主干更易于暴露,这可能导致手术创伤小,有利于促进患儿身体功能恢复。
有研究指出,肝动脉血流量对改善肝脏微循环至关重要,其增高能纠正肝脏的慢性缺氧状态,提高有氧代谢[7]。另有研究提示门静脉血流量下降后,门静脉压也明显下调,有利于改善肝功能[8]。本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后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其中iPV-LPV术的改善效果优于CV-LPV术,具体表现为肝动脉血流量增高,而门静脉血流量下降。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2、6周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比较(±s,mL/min)
注:与术前比较,*P<0.05
表3 两组术前、术后6周的血清蛋白S、蛋白C、ATⅢ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可能的原因在于CV-LPV术门静脉主干的暴露更简单,能减少血管损伤,减少组织压迫,而CV-LPV术中胃冠静脉侧支多,走行迂曲,剪切管壁时可能影响血流运行,引起血栓。研究表明CV-LPV术分流血管路径长,容易导致周围组织受挤压,对局部血流量有不良影响[9],与本研究结论基本吻合。
静脉血栓形成对门静脉高压症影响较大,而有学者证实静脉血栓发生与蛋白S、蛋白C、ATⅢ缺乏存在关联[10]。本研究发现,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血清蛋白S、蛋白C、ATⅢ水平均增高,提示两组术式均能降低静脉血栓风险,其中iPV-LPV术能进一步上调血清蛋白S、蛋白C水平,这可能与肝脏血流的改善有关,通过纠正肝脏血流,能促使抗凝血物质恢复正常。通过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未见两组间差异性,提示两种术式安全性相当。
综上,与CV-LPV术相比,iPV-LPV术能缩短患儿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并进一步改善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上调血清蛋白S、蛋白C水平,且未增加并发症风险。本研究因受病例纳入时间、研究经费等影响,导致样本量少,未来将扩大样本量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