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机电事故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9-05-07 03:29:32李明轩
煤矿安全 2019年4期
关键词:起数机电设备机电

李明轩

(山西泽州天泰能源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现代化煤矿的机电设备种类多、功能全,安全性能逐步提高,但是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在煤矿各类事故中的占比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安全开采的一项重要因素。随着矿山生产能力的提高、装备水平提升和生产集中化,矿山机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功率增大,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更大、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1-3]。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力电子调速等技术将在煤矿采、掘、运、控等设备中得到普遍应用,并呈现高电压、大功率、智能化、功能组合化、节能环保等特点。各类煤矿机电设备是连接整个矿井的“血脉”,信息传输、电力保障、通风排水、煤炭运输等各环节都需要各类机电设备[4-6]。因此,预防和处理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我国历年来的煤矿机电事故现状及特点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此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做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预防和处理煤矿机电事故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1 我国煤矿机电事故现状

1.1 机电类事故现状

我国煤矿主要的事故类型可分为顶板事故、瓦斯事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放炮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等,其中顶板、瓦斯和机电事故可以被称为煤矿三大事故源[7]。2008年我国煤矿共发生了106起机电设备事故,是历年来的最高值,自2008年以来,虽然每年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起数在逐年降低,但是2015年仍然有高达31起的机电设备事故,2004—2015年煤矿机电事故发生起数如图1。机电事故在煤矿各类事故中的占比如图2,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机电事故发生起数占各类煤矿事故总发生起数的8.81%,为历年来的最高值。

各类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是衡量事故责任大小的重要指标,2015年各类煤矿事故发生起数与死亡人数占总煤矿事故发生起数与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如图3 。机电事故在煤矿各类事故中的占比仅有8.8%,共31起。由于机电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2%为31人。虽然占比不高,但是事故类型复杂、处理难度及造成的间接损失都比较高。

图1 2004-2015年煤矿机电事故发生起数

图2 煤矿机电事故占各类事故比例

图3 全国煤矿各类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例

煤矿机电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诱发性,例如高温、高湿、高粉尘浓度下的机电设备发出的火花,是诱发煤矿瓦斯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2011年12月8日,某矿务集团公司的某矿143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在截割含有硫化铁结核的煤层时产生火花,突遇瓦斯突出,造成煤矿瓦斯事故,死亡4人,受伤9人,矿井停产数月。2015年12月26日,云南昆明钢铁大红山矿发生无轨胶轮车跑车事故,死亡4人,原因是运输巷道最大坡度达到9.5%、连续纵坡长度超过2 700 m,车辆未根据井下严酷环境和复杂工况进行安全分析验证。由此可见,对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预防和快速处理,将关乎整个矿井的高效生产和开采安全。

1.2 机电类事故特点

1)具有高重复性。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机电设备管理疏忽,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相关技术人员责任心不高,检修不到位都会造成煤矿机电事故频发。

2)具有复杂性。随着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量新材料、新装备的广泛应该用,使得机电设备细化。因此,本质上使得事故之间的联系紧密性降低,独立性增强,这一特性也提高了机电设备管理和事故处理的难度。另外,随着采煤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开采煤层的倾角已超过45°,采煤机机重最大已超过160 t,最大采高达到8 m,截割部最大功率已超过1 200 kW,电压3 300 V,且煤层地质变化情况复杂,弯曲、俯仰采等恶劣工况频现,也是煤矿机电事故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由于各类机电设备分布范围广,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4)具有诱发性。各种煤矿机电事故往往是诱发其他种类煤矿灾害的主要因素,例如,电气设备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事故,电力设备故障造成水害与运输事故等[8-10]。

2 机电类事故发生因素与应对措施建议

2.1 机电类事故发生因素

1)设备老化,更新速度慢,安全基础薄弱。由于部分煤矿企业只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而不顾及国家规定,不及时更新超过服务年限、无“MA”标志的机电设备,使得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系数降低;由于资金不足,不能进行有效的更新更新和检修,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非法违规违章操作现象严重。一些煤矿现场管理、技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薄弱,相关部门的主动性、及时性、有效性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存在部分以技改名义使得过度生产系统得以保存并长时间进行违法生产。对现有的机电设备不规范操作,使得机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作且维修保养不到位,由于管理的失职和工作人员的疏忽,放松了对设备的整修与维护。

3)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低、责任意识淡薄。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之煤矿行业风险高、工作环境差以及职工待遇低,造成煤矿工人缺乏足够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同时,岗位培训形式化,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的维修与检测,导致煤矿事故频发。

4)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执行难。现阶段煤矿企业为了实际的经济效益、简化操作和应付考核等不能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范,只做表面工作而不能落实于故障检修,使得真实的问题及故障原因及损坏程度不能及时了解与发现,增加了故障率与生产成本,同时可能造成生产延误。

2.2 机电类事故发生的应对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及时更新陈旧设备。机械化、智能化、创新型机电设备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对设备的资金投放,使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不安全的机电设备,提高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改善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2)完善法规,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措施的落实。参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制度准则,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方式和运作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杜绝高负荷不规范操作,定期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和安全性和科学合理的使用。

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和责任意识。加强岗位培训,培训方式多样化。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使得机电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技术,熟知相关系数及运作流程。提高人员问题处理能力和最大限度地排除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鼓励和激励机制,使得培训不局限于形式,更好的理论的学习与实际问题处理相结合。

4)加强科学管理与监督,建立适当的惩罚机制。科学管理有助于煤矿企业根据企业的自身和员工的特点合理分配,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为减少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和适当的奖惩制度,责任到人,对于能够预防和排除隐患的人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对于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处以相应的惩罚,从而将不安全系数降到最低,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3 结语

通过分析我国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与现状,并对事故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我国煤矿机电事故具有高重复性、复杂性、随机性和偶然性、诱发性。我国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起数在逐年降低,但是在总事故起数中的占比却在逐年上升。应对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措施,主要有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及时更新陈旧设备;完善法规,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措施的落实;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和责任意识;加强科学管理与监督,建立适当的惩罚机制。

猜你喜欢
起数机电设备机电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2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86%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绿叶(2022年4期)2022-11-26 04:20:43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去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5.5%
化工时刊(2021年1期)2021-01-07 18:13:31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统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