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嫚娜
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厦门 361000
新生儿黄疸一般患儿在出生3d 左右会产生黄疸现象。如果新生儿发生黄疸不抓紧治疗,会导致患儿体内胆红素形成积累,随着积累量的增加必然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所以临床必须对该病加以重视,提高病症的临床监控,确保及时发现患儿及时处理,才可以确保患儿后续不因此病发生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了提高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我院选取了2018年6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黄疸患儿,并采用了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护理详情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黄疸患儿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新生儿黄疸。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观察组30 例。对照组男婴14 例,女婴16 例,平均年龄(12.36±3.38)d;体重平均(3027±336)g;护理前胆红素水平(270.42±26.53)umol/L;观察组男婴15 例,女婴15例,平均年龄(12.42±3.57)d;体重平均(3072±343)g;护理前胆红素水平(270.71±26.85)umol/L,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 >0.05。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含对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与患儿家长进行积极沟通,确保患儿家长可以了解治疗目的与治疗过程,然后针对患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确保患儿母亲在对患儿进行喂养的过程中重点留意黄疸进展,及时反馈患儿治疗信息,同时对严重患儿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除了常规护理措施外,还增加了以下几项护理内容:①监控护理。严密的对患儿病情进行监控,在接收患儿之后,首先对患儿进行监控方案制定,方案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体征、进展,以及临床并发症的变化的严密监控,如果出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治疗干预;②抚摸护理。新生儿进食2h 后,护理人员开展对患儿的抚摸,要抚摸患儿全身,从头部开始,然后颈部、胸部背部,最后抚摸四肢,重点抚摸患儿肚脐周围的皮肤,采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基于肚脐为中心开展圆周性抚摸,所有的抚摸动作要轻柔,从而帮助患儿舒展全身,同时也有利于患儿的进食与排便,频率为2 次/d/10min。③光疗护理:将患儿放入到光疗箱内,进行均匀的皮肤光照,患儿在光疗箱内应先取仰卧位,光照1h 后更换侧卧位,采用仰卧位与侧卧位相互交替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光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为患儿擦拭汗液,并在患儿出光疗箱前将患儿的衣物进行预热处理,做好光照治疗的保温工作。尤其是患儿结束治疗后,要慢慢打开眼罩,让患儿逐渐适应自然光亮。在患儿进入病房后,要叮嘱患儿家属,及时为患儿补充水分。④游泳护理,由医护人员将患儿放入37℃的温水中进行游泳练习,游泳水要保证水质清洁,确保患儿头部以下全部进入水中,患儿在水中可以轻松舒张,频率为1 次/d/10min。⑤药物护理,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为患儿定制个性化的药物服用计划,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并针对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加减药物。⑥营养护理:在叮嘱患儿家属正确的喂养方式之后,要进一步为患儿家属制定合理的营养餐,告知患儿家属在治疗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尤其是要重点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此外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对患者进行钙剂的补充,以提高患儿自身抵抗力。
对比退黄时间和胆红素水平。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患儿的退黄时间和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退黄时间(d)和胆红素水平对比表(umol/L)
新生儿黄疸属于新生儿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由于新生儿黄疸临床发病率较高,且临床表现较为显著,因此发现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较为容易,但是临床处理方案目前每个医院都有所差异,需要进行统一性分析。尤其是随着胆红素的升高,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引发患儿产生高胆红素脑病。因此临床必须要强化对于新生儿黄疸的监控,确保新生儿黄疸处于合理水平,对于发现黄疸的患儿,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新生儿黄疸护理的有效性,以及黄疸的及时消退。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对所有患儿家属进行了注意事项的讲解,指导了患儿母亲开展母乳喂养,积极主动的进行了沟通性工作,并进一步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除了常规护理措施外,还增加了以下几项护理内容:①监控护理;②抚摸护理;③光疗护理;④游泳护理;⑤药物护理;⑥营养护理综合性护理措施。通过研究发现,综合性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效果,确保了护理的有效性,由于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退黄时间和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述所述,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综合性护理有利于优化患儿退黄时间和胆红素水平,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