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2019年3月9日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副主任翁杰明,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本次记者会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尽览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热点问题答案。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2018年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应该说开局之年开局良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供应在稳步增长。石油成品油的销售量增长了4.4%,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12.2%,发电量和售电量都增长了超过9%,航空运输总量同比增长9.2%。
二是从效益指标来看,2018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1万亿,实现净利润1.2万亿,增长了15.7%,运营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百元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比去年同期都有一定增长。
三是从负债率来看降杠杆的情况,去年平均负债率下降了0.6个百分点。社会贡献也持续增加,中央企业在通信领域里落实提速降费,在电力企业降低发电成本,降低电价,这两项加起来就2800亿。
做好2019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分析了今年的形势,提出了今年工作的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工作要求。总的来讲,做到“一个确保”“六个强化”。
“一个确保”,就是要确保今年各中央企业所制定的积极进取的目标得以实现。“六个强化”:一要强化实业主业,不断提升中央企业实业主业的发展质量;二要强化改革落地,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三要强化自主创新,推动制造业加快升级;四要强化管理提升,努力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五要强化风险管控,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好沙盘推演和压力测试;六要强化职能转变。
当然,中央企业发展也会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经济有涨有落,行业有好有坏,企业有生有死,是个必然的规律。从报告的一些数字来看,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中国经济的潜力很大,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潜力也很大,关键是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一定能在2019年以最好的业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国资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国企国资改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安排,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1+N”系列文件提出的各项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应该说,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一些改革难题。比如说,公司制的改制全面完成,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83家中央企业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15035户中央企业所属的二、三级单位都建立了规范的董规范的董事会。各省国资委也加大了改革力度,省属国资委这一块就超过了90%的企业建立了规范董事会,落实董事会职权,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也在进一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中长期激励这些试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成效显著。2018年完成了中核集团和中核建、武汉邮科院和电信科研院四家两对中央企业的重组。同时,从中央企业看,压减法人数量12829户,压减的比例到了24.6%,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中央企业运营的主体。中央企业资产的65%、营业收入的61%、利润总额来源的88%都在上市公司。从混改来看,2018年央企和地方企业又新增了2880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也取得了决定性突破,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689个所办的消防机构、1744个教育机构完成了分类处置,“三供一业”的正式协议签约率超过了99%,共有5022万户成功完成了分离。在改革过程中,也特别注意保持稳定和增强职工的获得感。
国资监管的职能也持续改进,以管资本为主已经成为国资监管的重要导向。同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2019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向管资本转变。要出台2019年的监管清单,主要是明晰边界,理顺关系,下放权力。二是着力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三是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四是着力推进董事会建设和经理层任期制的契约化。五是着力多措并举,强化正向激励。最近国资委已经出台了新的考核办法,正在落实之中。
2019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总结一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而广之。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推出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网公司等10家企业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的示范企业,这本身就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
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是个综合的标准,跟世界五百强以营收规模排序的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如果纯粹按营收标准来看,这10家企业大部分都是世界五百强,央企也有48家进入世界五百强。但是,需要按照中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央企业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设置示范企业就是希望这10家企业能够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当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第一,在创新驱动方面进入领先行列。示范企业在国资资源的分配方面成为领军企业,在推动本行业全球技术发展方面能够成为领军企业,在行业的自身推进过程当中,也有重要的话语权。
第二,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能够进入前列。下一步这些企业要更多地去关注净资产收益率、营收利润率、研发投入、增加值等等,不仅在营收规模方面能够领先,而且在质量和效益方面能够领先。
第三,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方面能够进入前列。世界一流企业要在世界范围内去发展,所以一定要成为履行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的典范企业,也要成为遵守法律、合规守信、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企业。
从国资委的角度,推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有“四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推进走市场化的路子。世界一流企业,一定是遵循市场化的规则,而不靠别的力量来进行推进。
二是进一步要求用量化的指标来确定追求的目标。对标自身领域五家到十家世界级企业,通过对比,取长补短,实现“比、学、赶、超”的局面。
三是进一步要求他们一定要突出主业。世界一流企业一定是主业突出、在主业方面具有充分竞争力的企业。
四是进一步要求放活和管好。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投资方面、自主决策、工资总额、股权激励方面放权,同时也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使之真正有一个自我发展的良好环境。
毫无疑问,下一步是按照动态管理的方式来推进世界一流企业的示范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管总的指导性方针。
中央企业贯彻落实这八字方针,就是要巩固和扩大“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果,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率,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同时还要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作用。具体看有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还要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
第二,要做强做精主业和实业。中央企业一定要突出主业、突出实业,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严控非主业投资,来推动各类要素向实业集中、向主业集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电力、有色、钢铁、海工设备、环保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推进区域资源的整合,稳步开展国际化经营,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四,要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强化管理是个永恒的主题。贯彻落实好这八字方针,在强化管理上一定要下大的功夫,比如说在内控体系建设上,要在针对性、有效性、完整性上下工夫,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质量更优、效益更好。
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从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来看,我们没有制度性的特殊安排给国有企业额外补助,是按照市场规则、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来进一步推进的。
国有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这是我们始终的方针。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同样参与市场竞争,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国有企业的补贴问题,特别对中央企业进行过梳理。可以讲,中国的法律法规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规定,中央企业也没有基于所有制的补贴。就是没有只给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不给别的企业。这将有利于为各类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实践当中也深切感到,“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上越来越多企业的响应,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所在国家和地区人民群众的欢迎。中央企业坚决响应“一带一路”号召,是中央企业自身市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不少的项目、有不少的工程,也有不少的合作机会,这些项目的实施、这些工程的落地,都为当地社会发展和改善就业提供了很多帮助。很多项目正在发挥或即将发挥越来越多的效应。
当然,投资肯定会有风险,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也不能保证每个项目都是成功的、有很好的回报。但是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项目都是积极的有效的,正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还是要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特别是遵守项目工程所在地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地把项目变成高质量的项目,使得“一带一路”能走深走实,有长远的回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核心要义就是出资人要对所出资的资本进行负责,主要应该是关注国有资本的布局、国有资本的运营、国有资本的收益,至于具体的经营事务由企业依法自行履职。当然,出资人作为监管部门,一定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按照中央部署,国资委履行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在调整职能方面,明确取消、下放、授权了43项职能,在制度建设方面推出了27项制度,同时还不断完善监管方式。为中央企业近些年稳定的、科学的、快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下一步,按照中央要求,从管企业转为管资本,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履职力度,具体是:第一,坚持加大授权放权力度,要围绕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方案要求,出台2019年国资委的授权放权清单,让企业有切实的获得感。第二,对履职权力、履职方式也要进一步优化,对清单当中的权力要做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第三,坚持不断优化监管方式,除了常态化的监管以外,也要注重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把央企不仅是集团的层面、也包括各级子企业的层面的整个运营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监管,通过信息化提升监管方式的智能化。当然,这种监管也还需要打好“组合拳”。
总之,要按照新的要求履职,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使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不断地做强做优做大。
修订出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次修订变化还是不小的,具体来讲,更加突出了四个方面的考核:
一是更加突出了效率效益的考核。对商业类企业,除了保留原来的经济增加值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指标以外,年度的考核指标用净利润代替了原来的利润总额,任期的考核指标用全员劳动生产率代替了原来的总资产周转率,这种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衡量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效率。
二是更加突出了创新驱动的考核。对工业类企业和科技进步要求比较高的企业,突出考核科研投入、产出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把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对科研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在考核当中也予以加分。
三是更加突出了实业主业的考核。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强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这些指标的考核,把去产能的任务纳入到业绩的责任书里面。另外,“一企一策”地确定企业负债率的考核,引导企业严控非主业投资和经营业务,聚焦实业,做强主业。
四是更加突出了服务保障的考核。对于承担政府采购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企业,加强了重点保障任务的考核。对公益类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点考核产品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
新的考核办法从今年开始全面实施,对中央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会起到一个重要的指挥棒作用。
2018年中央企业在提质增效、“瘦身健体”方面取得了不少新的成绩,有几个方面。
一是降本增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大力压缩一般性管理费用和其他开支,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率大幅下降,而百元营业收入的利润率进一步上升,成本费用利润率的比例提高了0.4个百分点。因为总量很大,所以0.4这个数也是很大的。
二是“处僵治困”的总体工作基本完成。超过了1900户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得到了有效处置和出清,纳入专项工作范围的企业全部完成了整治工作,比2015年减亏了2000多亿。
三是化解过剩产能的年度目标任务得到完成。2018年,中央企业共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260多万吨,整合煤炭产能1亿吨,淘汰落后煤电产能670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华润集团、诚通、中煤和国新五家企业共同设立专项基金,也在探索市场化的整合煤炭资源的方式。
四是压减工作持续推进。到2018年底,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户数达到24.6%,管理层级也进一步压缩。如果你注意观察中央企业特别是集团总部的管理人员大幅度减少。
五是“三供一业”进展顺利。“三供一业”是个老大难问题,在企业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帮助下,“三供一业”和市政社区管理的分离移交、教育医疗机构的深化改革总体进度已经完成了超过90%。包括消防、厂办大集体的剥离,这些都得到了各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步要巩固成果,提升质量,进一步加大退出力度。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央企业的负债率这些年来稳定之中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管理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风险也会出现。
一是要全面扫描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各个中央企业都在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业务特点进行排查,把风险化解在苗头之中,化解在未然之中。
二要突出重点,抓住首要。企业处在各个行业,各个行业不一样,有的行业降低负债率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但有的行业很好,发展势头很好。比如通信行业,现在5G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他们可能要多投资一点,这样也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所以,防范风险不是一刀切,不是一边齐。每个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抓住这些重要的机会。
三是防范风险重要的基础在于制度建设。中央企业要在化解风险,特别是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上下功夫,把我们的制度建设更加扎实,特别是内控体系在针对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上下工夫,使得中央企业的发展是持续健康的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过去的一年,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下一步,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在混合所有制工作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2019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要加大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商业一类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这些企业都要加大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力度。2018年推出的“双百”改革试点企业也要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另外,扩大重点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第四批会有一百多家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在重点领域要进一步推出。
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更加注重混改的质量和效果。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内涵,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这两个优势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优势,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做好工作,真正做到各取所长,共同发展。
混合所有制只是改革的方式之一,不是私有化,也不可能“一混了之”“一混就灵”。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不断地纠正这些问题,使得混合所有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使得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
“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这个观点,在逻辑上和实践上来讲都是不正确的。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很多是一家供全国、全国靠一家,通过不断地改革,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要深刻认识到“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的根本国策、经济基础。在发展当中,在国有企业之间有竞争,民营企业之间也有竞争,国内企业、国外企业之间也有竞争,所以竞争是市场的普遍法则。正是在这种竞争中,使得我们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在竞争中,使得我们企业的水平不断地提升;也正是在这种竞争中,给我们的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更方便的、价格更低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是永远的。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领域,就每个企业来讲可能有好有坏,可能会有差别,这也是正常的。
在前三批混合所有制试点的基础上,应该说从混合所有制的方式、股权的比例、治理结构上参与的深度和融合的程度,都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这里面既保证了民营企业进入的利益,也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看起来是矛盾,实际上在实践当中需要探索,进一步规范混合所有制的各种行为和操作方式。所以,为什么要积极稳妥推进,它是一种新的办法,是一种新的尝试。中央企业的65%在上市公司,业务总量的61%在上市公司,它本身就是一个各种混合体制所有制的存在。一是要大力推动。二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要给这种改革探索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得不断的通过混合所有制,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05次提到了“改革”,这足见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也十分重要。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几十年来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大家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正是由于它是中心环节,所以在改革中也确实做了很多的努力、很多的探索。只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中央已经明确的“1+N”系列文件的各项要求,我们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
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要紧密地结合自身的实际,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和业务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上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来深化改革。同时,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些改革根本性的是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改革,使得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自己。从过去几十年改革实践看,改革确实使得我们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改革任务会越来越重。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所以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我们要在改革的路上永不停步、永远向前,使得我们的企业真正能够培养出很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