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而引起的疾病。医学研究发现,由下肢DVT引发的肺栓塞约占肺栓塞发病的90%以上,因此,临床上对下肢DVT治疗与预防尤为重要[1-2]。有研究指出,病人年龄和个人运动等因素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与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DVT 的发生在年龄60岁以上病人可达20%[3]。药物抗凝预防血栓因为会导致出血,从而受到局限,物理预防法在临床上的疗效得到了证实,其中间歇式充气加压泵(IPC)、足底动静脉泵(AV)、加压弹力袜逐步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探究IPC与AV联合应用对预防老年卧床病人DVT的有效性,以我院老年内科住院卧床病人为对象开展本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2016年在我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卧床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试验前无静脉血栓栓塞症;年龄>60岁;言语清晰,无意识障碍;卧床时间在3 d以上。排除标准:动静脉硬化或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安装有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肢急性感染如丹毒、坏疽、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IPC或AV治疗禁忌证。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68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其随机分为IPC组、AV组、IPC+AV组、对照组。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研究方法 (1)对照组干预方法:由主管护士负责,采取常规预防及护理措施。① 给予病人定期翻身,保持固定姿势不应超过2 h;② 辅助病人下肢屈伸运动,抬高下肢20°~30°,使下肢远端高于近心端[4];③ 给予健康宣教,定期疏泄病人不良情绪;④ 鼓励病人主动活动,尽早下床;⑤ 给予健康饮食指导,严禁烟酒,控制血糖血脂。(2)IPC组干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IPC进行治疗,其具体操作如下:理顺压力充气管,并保持与主机以及护腿套之间的衔接;准备好后, 将压力护腿套套在病人下肢,接通电源,开启IPC开关,设置仪器压力为20~40 mmHg,充气时设置护套圆周压力为0~40 mmHg,治疗0.5 h后,关掉电源,取下压力护腿套。每日予病人2次IPC治疗,上、下午各1次,直至病人可下地行走。(3)AV组干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AV治疗:将充气垫放于双侧足底,设定脉冲压力为130 mmHg,脉冲间隔时间设定为3 s,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1 h, 直至病人可下地行走[5]。使用过程中定时检查脉冲压力、脚套松紧度、肢体感觉,以便随时调整。(4)IPC+AV组干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用IPC治疗30 min,间断20 min后,加用AV治疗1 h,每天联合治疗2次,上午、下午各1次, 直至病人可下地行走。IPC和AV使用操作同上。
在试验过程中,由责任护士用卷尺精确测量并记录下肢周径,每日2次,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若对照发现,一侧肢体明显肿胀,并伴随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减轻等临床症状,则提示有下肢DVT发生的可能,则应立即用多普勒超声进行确诊。一旦发现有DVT形成的病人,终止该病人试验,并进行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血栓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测定:各组分别于干预前以及干预终止时采集病人外周静脉血,并应用枸橼酸钠进行抗凝,3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收集上层血浆待查,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D-二聚体水平[6]。(2)DVT发生率:各组在干预前、中(疑有下肢DVT)以及试验终止时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病人双下肢进行检查,加压超声纵切和横切血管不可压迫,血流及声音消失,提示静脉内有血栓形成。记录每位病人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统计各组DVT发生率。
2.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各组年龄、性别、卧床时间、各合并症比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n=42)
2.2 D-二聚体水平比较 4组D-二聚体水平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IPC+AV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IPC组和A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PC组与A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D-二聚体水平的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IPC组比较,▲P<0.05;与AV组比较,#P<0.05
2.3 DVT发生率比较 IPC组、AV组、IPC+AV组DVT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21.43%、23.81%、2.38%比35.52%,P<0.01)。其中,IPC+AV组较IPC组、AV组均显著降低(P<0.01),而IPC组与A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VT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运行异常、导致血液凝结所致。下肢DVT危害性大、病死率高,并存在致死性肺栓塞风险,也容易引起其他下肢DVT综合征。手术、卧床等均为下肢DVT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更是下肢DVT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积极探索老年卧床病人下肢DVT有效的预防方法尤为重要。
IPC与AV均为无创性物理治疗装置。IPC可以用于血液抗凝、预防血栓形成、防治肢体肌肉萎缩、缓解疼痛等。长期卧床病人血流缓慢,肌肉收缩无力,极易发生DVT。四肢肌肉收缩引起的泵样作用能为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提供原动力,有效促进血液流动,而对于长期卧床病人而言,运动量少,肌肉泵样作用发挥不良,导致血液流速缓慢,引起静脉血栓。应用IPC对病人下肢反复加压和卸压,引起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使其泵样作用重新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促进血液流动与循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另外,对于老年病人而言,IPC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流动、缓解肌肉疲劳,另外,还可以通过压力仪空气波的反复膨胀和收缩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体表温度,达到加快血液流速的目的,从根源上克服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静脉血栓栓塞症。AV是一种模仿“生理性足泵”而制成的物理治疗仪器, 主要通过脉冲气体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冲击足底,使下肢产生跟人体直立行走时相类似的脉冲性动力,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预防DVT的目的。另外,AV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且安装和拆除简便迅速,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7]。
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与血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指标之一,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8-9]。本研究结果表明,IPC联合AV对降低D-二聚体水平明显优于单独应用IPC组或AV组,下肢DVT发生率也显著下降。
在本研究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不能作为血栓形成与否的特异性指标,确诊还需要借助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但它可以为体内血栓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当D-二聚体>0.5 mg/L,机体可能处于血凝状态,提示有血栓可能[10]。另外,由于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本研究选择的病例科室来源过于单一(仅在老年内科开展),对病人症状改善(如疼痛等)情况等未作详细的记录,因此,后续还可以扩展样本研究,丰富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验证研究的有效性。总之,IPC联合AV在预防老年卧床病人下肢DVT中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