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周口 466000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名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临床典型表现为抽动、不自主发生、言语及行为障碍,可伴有强迫观念、人格障碍,亦可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1]。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西医认为该病发病机制与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异常,大脑基底核及边缘系统的皮质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以及多巴胺更新率降低而致功能过盛有关[2],故临床多采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治疗本病,近期疗效较好,但疗程较长,远期效果欠佳,为此我院采用宣氏抽动方治疗,旨在观察宣氏抽动方治疗多发性抽动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3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美国第5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3]:患儿起病年龄<18岁,表现为多种运动性抽动,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同时或先后出现,抽动部位、频率、次数、强度和复杂性可随时间而改变,病程>1年,抽动每天发作,次数较为频繁,或间歇发作间歇时间<3个月,排除药源性抽动或内科疾病引起的抽动症状。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4]中多发性抽动症气郁化火证:皱眉眨眼、张口歪嘴、摇头耸肩、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年龄4~7岁,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禁忌症等。对照组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5~6岁,平均(5.04±0.72)岁;病程1~2年,平均(1.46±0.31)年。观察组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4~7岁,平均(5.06±0.68)岁;病程1~2年,平均(1.53±0.36)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603,规格100 mg)口服治疗,开始服用剂量50 mg/次,2次/d,症状控制后改为50 mg/d,若症状不能控制可酌加至100mg/次,2次/d;观察组采用宣氏抽动方治疗。组方:菊花、生龙齿、石决明、茯苓各10 g,白芍、郁金、石菖蒲、生甘草各6 g、全蝎2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5]对患儿治疗前后抽动发生频度、强度、干扰程度、复杂程度等5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方面最高5分,满分25分,分值越高提示抽动越严重。②临床疗效[6]:依据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患者疗效。临床治愈:证候积分降低≥95%;显效:证候积分降低60%~94%;有效:证候积分降低30%~59%;无效:证候积分降低<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中医证候积分[7]。主症:皱眉眨眼,摇头耸肩;次症:面红耳赤,烦躁易怒,根据症状轻重记0~5分,积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④不良反应。对比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73%,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抽动总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及抽动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及抽动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发生恶心2例,头晕3例,精神萎靡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51%,观察组发生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7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抽动总积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属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8]。近年学者研究倾向于脑器质性病变,认为纹状体存在亚显微病灶,该病灶可能与分娩带来的产伤、发育不良等有关[9]。西医认为该病发病机制系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中多巴胺活动过度或多巴胺受体超敏所致[10]。硫必利为苯甲酰胺类药物,可选择性阻滞基底神经节多巴胺受体,从而改善多巴胺过度活动,近期治疗效果尚可,远期效果欠佳,不易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11]。
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无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名,临床常依据其症状特征,将其归类于“多发性抽动症”、“慢惊风”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外邪侵袭、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其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肾脾密切相关。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使五脏精气不充,五脏所主五神、五志不固,易受扰动。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喜条达而主疏泄,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和,肝失调达,脾失肝助,运化失健,水湿不行,聚集为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痰淤互结;又因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郁不舒,郁久化火,引动肝风,上扰轻窍,可见皱眉眨眼,张口歪嘴等症状,气郁化火耗伤阴精,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可见伸头缩脑,肢体颤动等症状,故治则清肝泻火、息风止痉、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方用宣氏抽动方。方中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二者合为君药,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白芍清心凉血、柔肝解郁,郁金疏肝解郁、行气解郁,二者合为臣药,既助君药清肝明目,又柔肝解郁,清心凉血;全蝎息风止痉、善治惊痫抽搐,石菖蒲开窍凝神、化痰和胃,茯苓健脾利饮、宁心安神,龙齿镇静安神、善除烦热,以上诸药合为佐药,甘草为使,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清肝泻火、疏肝解郁、息风止痉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全蝎中抗癫痫肽具有活性强、毒性低等特点,对咖啡因、美解眠,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抗咖啡因惊厥作用最强,对抗士的宁惊厥作用最弱[12]。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抑制双向调节作用,既可镇静安神、抗惊厥,还可醒脑开窍、抗抑郁,对脑组织和神经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抽动总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宣氏抽动方可通过清肝泻火、息风止痉、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等作用,改善患儿皱眉眨眼、摇头耸肩等症状,减少抽动发作次数,且不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