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改革趋势研究

2019-05-05 01:05徐海鹏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黑龙江教育改革趋势

徐海鹏

摘要:自黑龙江省实施教育改革以来,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思想、政策、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建议、问题也越来越多。而研究黑龙江省教育改革的趋势有助于我们厘清改革本质、掌握改革方向、得出改革经验,为以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黑龙江 教育改革 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83-02

黑龙江省教育改革以改革开放、重新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为起点,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1977—1984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期;1985—1989年,教育体制改革完全开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教育经济主义发展期;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期。[1]在当代教育發展改革经历40年间,黑龙江省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为现代化发展匹配了丰硕的资源。与此同时,教育也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随着体质改革的不彻底,出现官本位、行政化价值的回潮,“教育产业化”现象也日益普遍。黑龙江省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创新完成弯道超车有赖于先进、兴省的教育。面向多元化的新时代,教育需要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来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振兴。总结来说,黑龙江省教育改革趋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断推进教育公平的改革

在当前教育迈向普及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公平已经超越了早先入学机会的平等,教育质量与学习质量已经成为教育公平的一种内涵与要求。[2]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扩建、改建公办幼儿园,不断拓展幼儿园的教育、公益属性,贯彻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发展之路。在2017年启动的“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使得公办幼儿园建设不断加强,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得到了更多支持,师资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与投入,幼儿园毛入园率不断提高。在义务教育方面,加大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使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不断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使每一所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实施高等教育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使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通过落实义务教育与升学考试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在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中,教师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黑龙江省通过不断加强师范院校及师范专业建设,加强师范类学生教学实践及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切身提高教师素质,以教师的“理想信念”引领学生,以“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以“仁爱之心”温暖学生,以“丰富学识”教育学生。以“国培计划”“青年骨干教师计划”等培训提高教师能力,让每位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通过以上各种举措,可以映射出黑龙江省教育改革正着重于教育公平的建设。

二、由传统教育向生态教育发展

生态教育是人类本着维持地球生态持久文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远宿愿,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自觉和生态能力的教育。[3]工业文明让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如同环境资源、社会公平、教育形态等问题,基于此情况,黑龙江省不断推进生态教育系统的建设。在“十三五”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探索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考试项目,构建个性特长展示平台,指引学生以充满活力、有益身心、健康高雅的方式生活。”基于该原则,在不断完善教学思想下,大力通过学校开展生态教育,不仅仅让生态教育进入课本,更进入了学校教育的全面环节,更通过加深开发校本课程、挖掘乡土文化课程、构建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得到生态的教育。与此同时,着力改变“千校一面”现状,将生态的课程、生态的教学、生态的管理、生态的评价引入教学系统的建设中,让学校成为实实在在的“特色学校”。出台《黑龙江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大力整治校内外补习现状,2018年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自3月1日起,全省小学、初中推迟到校时间50分钟,高中生推迟60分钟,通过以上措施不仅保证了学生有充足休息的同时,也营造了生态教育的环境。

三、由单一文化教育向多元文化教育发展

教育的多元化是在教育全球化矛盾演变中产生的,教育全球化包含一体化的趋势但又具有分裂的趋向,它既单一又多样、既集中又分散、既国际又本土。多元文化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4]黑龙江省教育改革的多元化趋向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强调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健全人格的“和谐的人”。二是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上,不断开发选修、必修、活动课程,使文化教育、德育、体育、艺术教育、美育、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并重,从而培养出和谐、创新、合作的学生。提升民族办学特色,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本土课程等多元文化教育,办好民族文化教育。三是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上,通过不断推进教学研究,广泛运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切实提高学生体验度,改革体育教学、探索艺术课堂教学,在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中形成了具有本省特点的阅、写、讲、诵、画、演结合的教学模式。四是体现在办学形式多样化上,通过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扩展公办与民办学校规模,发展继续教育、网络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老年教育等形式来不断充实教学模式。五是体现在评价的多元化上,黑龙江省2018年秋季入学高中开始实施《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审美、社会实践作为评价标准,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综上所述,黑龙江省教育改革正朝着多元化趋势不断深化。

四、由教育信息化向教育信息化2.0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如果说在20世纪后半叶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计算机教学,那么在2018年4月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则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MOOCs、STEAM教育、3D打印技术、云技术、移动技术等新一代信息化手段来充实教育活动。2003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2007年覆盖率达到100%。2011年“黑龙江教育信息化学会”成立,2014年出台《黑龙江省“三通两平台”创新工作案例》,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5年举办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班开班,启动“高校创客活动周”,发布《黑龙江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引入慕课(MOCCs)补齐短板,召开“共享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2017年组建“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启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试点工作,哈尔滨市教育云平台正式开通使用。2018年参与“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展示创客、STEAM教育以及编程课程与教育深度融合。近13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显示出着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不断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迈进。

五、结语

教育改革不仅是立足于当下的教育发展,也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突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透过教育改革实质的背后,看到其真正指向的是教育改革要面向生态、面向多元、面向公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30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2]朱益明.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N].光明日报,2018-03-12:15.

[3]方创琳.论生态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3(5):23-25.

[4]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37-41.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黑龙江教育改革趋势
趋势
羡慕等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铅笔长高了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