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口红利现状分析

2019-05-05 03:41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红利四川省劳动力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5)

一、人口红利

经济学家认为东亚经济快速发展与东亚的廉价劳动力有较大关系,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为生产和资本累积提供有力条件。研究者认为这种由人口数量和结构带来的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即是人口红利。布鲁姆等人研究发现,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生育率下降滞后于死亡率下降,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增速超过总人口增速,从而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良好的人口年龄结构条件,将其称为人口红利。

二、人口红利作用机制

人口红利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储蓄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三大机制作用于社会生产,因此本文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解释人口红利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主要是包括劳动者的数量和劳动者可使用量,劳动者的数量与人口结构有关,劳动者的可使用数量与我国的人口流动有较大关系。人口红利对经济的作用主要是供给侧,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本。从前面的生产函数的分析可知,生产与劳动者是正相关关系。本文用人口结构来解释劳动者的供给,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分布结构等各种方式进行划分的结构,本文主要分析年龄结构产生的抚养问题。

(二)储蓄

从生产函数Y=AKα可知,K是投入资本量,K与函数值是正相关关系,投入数量越大,越有助于生产。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的储蓄为生产创造了资本,改善区域的投资和增长前景。一般情况下,儿童和老人由于生产力较弱,消费能力强,消费的要比他们生产的多,所以往往被认为是净消费者。因此处于工作年龄的人们往往拥有更高水平的经济产出和更高的储蓄率。

(三)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由于社会经济、技术、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个人对企业生产的边际作用更大。人力资本是偏向于个人的边际生产能力,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人力资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人力资本是劳动力质量的体现。

三、四川省人口现状

(一)劳动力现状

1.劳动力流动现状。四川省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人口大省,人口总量超过八千万,近10年来总人口数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数量。近年来城镇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上降,从2005年的33%上升到47.69%,这表明有更多的省内外的流动人口涌入,加入现代化工业生产,从刘易斯拐点解释,这表明有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现代化工业极建设中,为现代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2.人口结构。四川省的总抚养比反映四川劳动人口承担的赡养负担,四川省总抚养比从2002年至1015年间大致维持在40%左右,2002年到2004年呈下降趋势,2005年突然增高至48.7%,达到最高值,这意味着在2005年劳动者的赡养义务最重。2005年以后总抚养比开始下降,2009年开始回升。

四、数据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模型

人口红利是近几十年以来促进四川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红利通过四川省人口结构的转变,即出生率持续下降、劳动适龄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以及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有利地促进了四川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索罗模型把劳动(L)、资本和劳动的有效性(A)看成是经济产出的要素,生产函数为Y=AF(K,L),通常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lnY=lnA+αlnL+βlnK,把总人口抚养比引入该生产函数形式,构建模型lnGDP=lnA+αlnL+βlnK+ηlnTDR+ε。

(二)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P值都,小于0.05,是显著的,表明三个要素对于经济有显著影响;R2是0.98,靠近1,拟合优度较高;回归的标准误差是1460.538,残差平方和为19198536,D-W为1.749,在2的附近,表明残差序列不相关。从经济意义上分析,该模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投入1万个劳动量,国民收入增长4.437294万元。

五、结论

1.加强制度建设,使现有的人口红利得以延续,并合理利用现有人口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的潜力的发挥需要相应的环境保障。从抚养比来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扩大劳动力人口规模,在抚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抚养比。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吸引外来劳动力并巩固本地的劳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2.积极应对人口红利减弱甚至消失的问题,实现从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变,增加人力资本。

虽然目前四川省仍然有人口红利,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生育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凸显,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仅仅依靠劳动数量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弱。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减少,对于高精尖技术型企业的需求增加,四川省对于人的追求会从数量转变为质量,个人的边际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个人对于技术的运用程度、知识掌握度、创新能力等都会影响到个人的经济创造能力。因此四川省需要提前应对数量型人口红利的消失,慢慢实现向人力资本转变。

猜你喜欢
红利四川省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健康红利
让民营医院共享政策红利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科技体改:“创新红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