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外乡村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实施的启示
——基于citespace的热点研究分析

2019-05-05 03:41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热点文献日本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20)

一、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腾飞、现代化工业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均衡、大城市“吸血”效应明显,农村人口、人才大量流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社会问题不容忽视。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做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既是调整的重点又是释放潜力的关键点,为顺利实现跨越中等阶级陷阱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梳理历年以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我们不难发现三农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如表1)。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

表1 我国历年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二、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一)CITESPACE软件介绍及数据搜集和整理

1.CiteSpace软件介绍

CiteSpace是一款科学文献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主题、关键字、作者、研究机构、被引用期刊等信息的抽取和分析,借助可视化图谱直观呈现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及核心研究团队,帮助了解、预测研究趋势及方向,该软件由美籍华裔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功能对国内以“乡村振兴”为关键词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同时抽取其中有关于国外经验启示文献再次分析,希望在搜集、整理文献探寻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综合整理诸如日本、韩国等国家乡村发展经验。

2.数据搜集和整理

本文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在知网(CNKI)进行检索,为凸显研究的方向性选取核心期刊文献,剔除会议讨论文献共得到文献823篇,找寻该主题下研究热点;选取主题“乡村振兴”并且“日本”或“韩国”或“德国”等国家进行检索,选取全部期刊共得文献78篇。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Keyword”、时间切片(Time Slicing)=“2016-2018”(2015年文献为会议舍去该样本),由于本阶段的时间跨度较小,故将“Years Per Slice”设为1,同时将“Selection Criteria”赋值为“Top N=50”。

(二)研究热点分析

1.“乡村振兴”研究热点分析

(1)文献数量特征

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起步较晚,该主题下文献最早见于周敏于2016年发表文章《中国农村青少年问题及村落文化振兴策略》,之后2017-2018呈现喷井式增长,并于2018年达到顶峰,其中全部文献6401篇、核心期刊文献843篇(含会议,详见图1),这或许与习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该战略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有关。

图1 “乡村振兴”主题文献数量变化

(2)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823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就“乡村振兴”研究热点集中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精准扶贫和新时代研究。以频数统计乡村振兴最多,半数以上文献均以此为研究点,通过对LLR对数聚类统计发现研究热点从2017年“乡村治理”、“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向2018年“精准扶贫”、“乡村文化”、“新农村”过渡,聚类紧密程度接近0.7,这或许为该课题下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图2 “乡村振兴”主题文献聚类分析

2.国外经验启示研究分析

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聚类功能对关键词分析,我们学者对于国外经验借鉴主要受启发于日本,围绕乡村振兴、日本、日本经验、产业融合最为显著,详见图3。对国外经验借鉴研究中机构集中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首的5家,国家分布为日本、韩国、德国、美国和英国,作者分布集中于少数学者,因而在此不做过多分析。

图3 国外经验启示关键词分析

通过进一步对关键词分析,我们发现日本经验中以“一村一品”、“造村运动”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可(薛建良,2018;王密兰,2018;贾磊等,2018;周立等,2018;路玮孝,2018;吴珍彩,2018),如表2。

表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关键词热点统计

薛建良等(2018)对比韩国“新村运动”、日本“新农村建设、造村运动”、台湾地区“富丽农村建设、新农业运动”实施背景、方法及效果,认为我们在乡村振兴实施上应坚持引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财政投入、人才支撑。贾磊(2018)总结日本乡村振兴的3个核心战略群为农产品、地域资源活跃、新技术,结合当地文化、自然、历史等打造自主农产品品牌;以城乡交流、乡村旅游、生物资源等倡导绿色生态发展;以技术革新、企业合作等手段引导农业由第一产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型。周立等(2018)通过回顾和梳理日本六次产业融合的作用及机制,认为创作新供给,培育新业态是实现农业多功能价值增值的目标,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和实施。潘梦琳(2018)则以“内生式发展”理论解释日本乡村振兴措施的采取,建议在借鉴日本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化解内生式发展中的障碍,从而得到本土化经验。

比较有意思的是对农村区域规划和发展的研究则多以英美国家经验为主。周应华等(2018)以较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英国为例,总结英国现代化农业化特点及区域发展不均衡基础上,认为我国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权、加强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特色农产品扶持等方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整理现有学者研究发现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融合重拾农业多功能性是实施乡村振兴策略的关键。日本通过乡村产业融合而培育的新业态(六次产业融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一)提升价值,特色发展

“一村一品”是日本新农村建设中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大分县通过该项工程培育农产品300多种,总产值达10亿美元,很多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数一数二;町村则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而大大提升农产品价值。分析和利用当地地域、文化、自然等特色优势,培育自主独立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产业升级,创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第六产业概念,即“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将传统农业转化为农业综合产业,推动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推动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提升农业竞争力,更好推进可持续发展。此外,加大科技技术的投入及相关人力资源的培训,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也是值得考虑的。

三、本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本文在检索中仅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检索,难免会遗漏相关文献,如“农村”、“农业”、“农民”等,在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通过梳理中国农村发展及变迁,获取更为完善的结论。此外,地区发展不均衡,东西部差异大的特点使得我国乡村振兴实施又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如何实现精准扶贫不失为当下研究和思考的方向。

猜你喜欢
热点文献日本
热点
日本元旦是新年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探寻日本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热点
《黄金时代》日本版
结合热点做演讲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