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传统绣花鞋的工艺与文化特征

2019-05-05 09:22刘运娟陈东生陈道玲
服装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绣花鞋鞋面鞋底

刘运娟, 陈东生, 陈道玲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客家人为南迁汉人,聚居于福建、江西和广东3 省的交界处,后又逐渐迁徙到台湾地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客家作为汉民系之一,其特有的文化受到学术界关注。现阶段国内学者已从客家语言、历史、习俗、建筑、戏曲、山歌、服饰等角度对客家文化进行了研究。

客家服饰文化的研究始于2000年前后,研究内容涉及服饰的物质表现及精神表现,较为全面地挖掘了客家传统服饰文化,并结合地缘优势形成了福建、江西和广东3个较有影响力的研究群体,如周建新等[1]的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陈东生等[2]的闽地客家服饰研究;广东学者[3-4]的粤地客家服饰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内容涵盖了大多数客家传统服饰及配饰,但缺少对客家传统绣花鞋的专门研究。文中基于田野调查与海西服饰文化展览馆的客家传统绣花鞋藏品,从客家绣花鞋的形制分类、制作工艺及其文化艺术特征等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客家传统绣花鞋分类

客家传统的鞋大致分为绣花鞋、布鞋、棉鞋、草鞋和木屐[5],其中绣花鞋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精细,也最能体现客家妇女的心灵手巧,是婚庆嫁娶、拜亲访友等隆重场合的重要衣饰。客家传统绣花鞋如图1所示。

客家传统绣花鞋从其造型可分为凤头绣花鞋和圆头绣花鞋。其中凤头绣花鞋的鞋头呈尖状且微微上翘,形似凤凰头部,俗称翘鞋。圆头绣花鞋鞋尖部呈椭圆形,鞋型宽阔,适合男子、孩童、老人,穿着方便舒适,日常穿用较多。

图1 客家传统绣花鞋 Fig.1 Traditional Embroidered Shoes of Hakka

客家传统绣花鞋鞋底按材料分为布底、木底、皮底和胶底。布底绣花鞋采用多层碎布粘合并通过麻线连缀固定制成,侧面能看出棉布的层叠结构;木底根据穿着者脚型用木头雕刻而成; 皮质底的绣花鞋较少见,亦采用多层牛皮革叠加缝缀而成;胶底绣花鞋近代开始出现。

绣花鞋从款式上可分为有后鞋帮的圆口式和无后鞋帮的拖鞋式。无后鞋帮的拖鞋式穿脱方便,居家可做拖鞋,后鞋帮处用布带固定或用白色棉绳交叉固定也可出门穿着。白色棉绳可拉紧或松开,便于穿脱,作用类似于运动鞋鞋带。

2 客家传统绣花鞋工艺

2.1 鞋底制作工艺

客家传统绣花鞋鞋底的常见材质为布底和木底。木底绣花鞋俗称“木屐”或“拖板子”,鞋底为硬木,适合雨天穿着,鞋帮为绣花布,鞋底有雕刻的木跟儿或嵌入的铁钉,具有防滑功能。布底绣花鞋俗称千层底,耐磨舒适,工艺较为繁复,厚度约为2~3 cm。虽称为千层底,但其实未有千层,是一种夸张的表述,指其制作时叠加的布骨较多[6]。千层底的制作工序可概括为4个步骤:准备阶段、打布骨、做大底、纳鞋底。布鞋底的制作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布鞋底的制作过程 Fig.2 Process of Cotton shoe-soles

2.1.1准备阶段 指准备制作鞋底的材料与工具,包括碎布、苎麻线、竹笋壳、米浆等,以及纳鞋底用的鞋样、锥子、剪刀、锤子等工具。制作鞋底的材料便宜易得。节俭的客家妇女将平日不用的碎布头、破旧的衣服积攒起来,作为布骨材料。苎麻线是从苎麻杆茎上剥离下来的,经刮皮、晒干、碱水煮、漂洗等工序制成,结实耐霉烂,非常适合缝制鞋底。客家妇女使用的鞋样是按照一家人的脚形绘制,剪下的鞋样通常放置在专用针线包内,可反复使用。客家妇女使用的针线包与鞋样如图3所示(摄于江西长征缘红色博物馆)。

2.1.2打布骨 布骨又被称为布壳,是将纳鞋底用的碎布料整理平整,刷上米浆,多层粘合(一般2~3层),一块块平铺在木板或石板上在太阳下曝晒,待干透后揭下而成。布骨硬挺有型,米浆又增加了碎布的耐磨性。

图3 客家妇女使用的针线包与鞋样 Fig.3 Sewing Kit and Shoe Pattern of Hakka Women

2.1.3做大底 制作大底时先将布骨按照鞋样形状裁剪,再多层叠加粘合,一般叠加厚度为2~3 cm,有时还在布骨之间夹入竹笋壳(笋壳需预先清除表面毛刺),能起到加固防水的作用。多层布骨粘合后外包一层家机土布,或每0.5 cm厚的布骨边缘外包一层家机布,多层外包土布的布骨叠加后,在鞋底边缘呈现规律的层叠状,整齐美观。做好的大底再经过铜锤敲打变得密实耐穿,另外翘鞋鞋底前端翘起弧度也需敲打成型。

为了追求脚感的舒适性,大底也会做成2层,下层为布骨粘合而成,上层为没有上浆的软布层叠堆积,形成上软下硬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穿着时垫入鞋垫提高鞋底的舒适性。

2.1.4纳鞋底 纳鞋底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客家妇女都利用农闲时纳鞋底,为一家老小备好四季穿用。纳鞋底时,先用带钩的锥子穿过大底,再用钩子钩住苎麻线绳并用力拉回;或用无钩锥子刺穿,再用粗针带麻线穿过锥刺的孔,这样反复重复刺穿,即可形成结实耐用的千层底。

纳鞋底的针法主要是三角针法,即在鞋底正面呈现均匀排列的点状线迹,且相邻3个线迹组合成三角形,而在鞋底背面为斜向短绗针迹(见图2)。线迹均匀细密是评判一副好鞋底的重要标准之一。

2.2 鞋面制作工艺

鞋面分为面料和里料。面料通常选用较好的深色土布,如藏蓝、黑色或深蓝色等,既耐脏,又能突出刺绣图案;里料为本白色土布。绣花鞋面的制作工艺分为固定裁剪夹层、绣花、锁梁与滚边、绱鞋4步。文中以凤头鞋为例,阐述绣花鞋鞋面的制作工艺。

2.2.1固定裁剪夹层 将鞋面面料2~3层上浆晾干,里布可不上浆。凤头绣花鞋鞋面按照鞋样进行裁剪,鞋样左右对称,为防止裁剪时移位变形,面、里料可同时叠加裁剪,裁剪时预留缝份。为使鞋面更牢固硬挺,也可在面料与里料间加入1~2层布料作为夹层。裁剪后的鞋面与鞋里用短绗针固定防止移位,固定后鞋面的边缘要整齐,且与鞋底进行对比,应长短一致[7]。

2.2.2绣花 将选好的花样用浆糊粘于鞋面,待干透后,按照花样型进行刺绣。刺绣的技法以平绣为主,辅以缠针、刺针、贴布挖云、珠绣等。客家传统绣花鞋的绣花题材多以植物花卉为主,并辅以蝴蝶、蝙蝠、万字纹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图纹。

2.2.3锁梁与滚边 锁梁是将左右对称的鞋面缝合,由于锁梁线迹需外露且朝正前方,所以会用较好的绣线(如绢丝)固定,线迹均匀细密、整齐美观。可将鞋口滚边再锁梁,也可先锁梁后再将弧形鞋口滚边,滚边布为2 cm宽的斜向裁剪布条,采用缲针针法。

2.2.4绱鞋面 此工序是将鞋面与鞋底缝合。缝合时应从鞋尖处对齐缲缝固定,鞋口与鞋底应对称契合。绱鞋时采用回针技法,线迹一侧在鞋里,另一侧在鞋底的布骨间(通常是鞋底厚度的一半处)穿出,露出的线迹要均匀细密。绱鞋完成后在后脚跟外部贴缝一块双层的绗缝布条作为鞋拔。

3 客家传统绣花鞋文化艺术特征

客家人为避战祸从富庶的中原迁居粤闽赣的崇山峻岭间,被当地土著居民称为“客”,这种客居异地的乡愁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客家人生活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客家女人需像男人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女红使客家妇女获得了农闲时难得的宁静,手中的绣线绘着吉祥的纹样和朴素深沉的色彩,倾注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客家传统绣花鞋最突出的艺术特征为文化交融性,即受到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双重影响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交融性体现在绣花鞋的造型、图纹、色彩等审美情趣中。

存世的客家传统绣花鞋中以鞋尖上翘的凤头绣花鞋居多,此种款式在中原汉族地区少见,而在南方汉族或少数民族中较常见,显然是受当地土著文化影响。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绣花鞋是必备嫁妆之一,客家新娘嫁妆中的绣花鞋是凤头绣花鞋,上翘的鞋尖,寓意“回头”,企盼新娘成婚后不要左顾右盼,要一心一意的过日子。

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中原汉族妇女多缠足,即使乡野之地女孩在6~7岁时也需缠足,而客家女性多天足,少见缠足[6]。究其原因:①远离中原地区,较少受其文化影响,封建礼教对女性束缚较小,土著居民如畲族女性多天足对其影响更大;②客家人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使然,女性多参与劳作,天足更方便。

客家传统绣花鞋的图纹取材与色彩搭配特征又体现出了中原汉族朴素的审美情趣。绣花的刺绣图案以植物为主,如缠枝花卉等吉祥图纹,布局多为对称式,与中原汉族的刺绣图案极为相似。客家人推崇儒家思想,不尚奢华,绣花鞋的色彩搭配呈现深沉朴素的特征,以黑色或藏蓝为底色,搭配青、深红等高纯度、低明度的绣线,与汉族文明发源地的中原、西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审美喜好,是中原汉族色彩审美倾向的保留。

4 结语

客家传统绣花鞋是客家人审美倾向与勤劳品质的集中体现,其制作工艺与中原汉族一脉相承,其形制、图纹与色彩的某些方面体现了中原汉族的朴素审美情趣,但为了适应当地生活环境也融入了当地土著居民文化,形成了文化交融性特征。

“种族、环境、时代3大因素构成艺术的基本动因”,客家人作为汉族民系之一,在远离中原的粤闽赣边区的生活环境中,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必受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影响。作为客家民系文化的物质表现之一,传统绣花鞋已经远离人们的生活,但其特有的技艺与文化应当被继续保护与传承。

猜你喜欢
绣花鞋鞋面鞋底
画与理
精美“中国鞋”
2 敞篷跑鞋
客家传统绣花鞋的工艺与文化特征探析
一种全自动鞋底清洁机的设计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SKECHERS Dlites夏季厚底增高凉鞋
花腰姑娘绣花鞋
鞋底防滑
爱上做“迷你”绣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