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019-05-05 06:00余国辉舒美玲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癌细胞分化标本

余国辉 舒美玲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最为常见的肺癌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SCLC的发病率可达233-455/10万人左右[1],同时在长期吸烟或者特殊的工作生活环境中,NSCLC的发病率可进一步上升。在探讨NSCLC的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细胞生物学相关因子或者信号通路效应分子的改变,能够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加剧癌细胞的低分化风险,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抑制等病理过程,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 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 1, ROCK1)是ROH/ROCK相关信号通路下游因子,其能够增加肺泡上皮细胞对于肺间质成分的浸润,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风险的增加,为癌细胞的病理进展提供条件[2-3]。为了进一步揭示ROCK 1蛋白与肺癌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本院收集的术后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84例,探讨了相关指标的异常表达,旨在揭示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集的术后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84例(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标本,病例收集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癌组织标本来源,男50例、女34例,年龄42~79岁,平均56.9±11.0岁,病理学类型:鳞癌54例、腺癌30例,组织学分化:高分化20例、中分化27例、低分化37例,淋巴结转移55例,TNM分期:Ⅰ期21例、Ⅱ期39例、Ⅲ期24例,吸烟32例。癌旁组织来源,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6岁,平均55.2±10.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纳入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①肺癌的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1)版中的标准;②癌组织标本、癌旁组织(距离肿瘤病灶边缘3~5 cm的正常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手术切除标本;③手术前患者无放化疗史、免疫治疗史;④患者的资料完整。

2. 排除标准:①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②凝血功能疾病;③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三、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标本采用石蜡切片,脱蜡至水,采用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加入牛奶液体封闭抗体,封闭时间为5 min,加入ROCK1蛋白抗体(鼠来源,ABCUM公司), 37 ℃ 孵育2 h,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3次,滴加荧光染色标记的二抗抗体(购自abcum公司),37 ℃ 孵育 30 min,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涤,采用南京凯基生物制剂公司生产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封片,显微镜下观察。

四、结果判断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ROCK1蛋白的阳性着色表达于细胞膜、细胞质,呈黄色、棕黄色、褐色表达,①根据着色强度:0分为无色、1分为淡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褐色、黑色;②根据阳性细胞比例:阳性细胞数目所占比例≤10%为1分、阳性细胞所占比例11%~50%为2分、阳性细胞数51%~75%为3分、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75%为4分,两种积分相乘总分<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总分<3分: “-”表达;为3~5分,“+”表达;为6~9分,“++”表达;>9分,“+++”表达。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类组织标本中的ROCK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肺癌组织中的ROCK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24%显著的高于癌旁组织的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类组织标本中的ROCK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图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注:A:癌旁组织,B:肺癌组织(×40)

二、肺癌组织标本中的ROCK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肺癌组织中的ROCK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是否吸烟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3 cm、TNM分期为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低分化患者的ROCK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的高于病灶直径<3 cm、TNM分期为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高+中分化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表2。

表2肺癌组织标本中的ROCK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讨 论

肺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一般认为遗传因素、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蛋白的参与或者环境因素等是促进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4-5]。现阶段临床上肺癌的早期诊断不仅缺乏有效而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作为相关指标,不仅现阶段临床上肺癌的治疗预后评估缺乏可靠的随访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于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研究,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①能够为临床上肺癌的肿瘤靶向分子治疗提供理论基础;②能够为肺癌的早期基础人群的高危筛查提供依据。

ROCK 1蛋白是ROH/ROCK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其结构上包含了多个重复羧基末端结构,能够在结合糖蛋白配体的基础上,促进癌细胞DNA转录调控的异常[6-7]。基础方面的研究显示,ROCK 1蛋白是诱导癌细胞分化诱导因子γ异常表达的主要因素,其对于癌细胞低分化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癌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提高癌细胞的侵袭或者转移风险[8-9]。ROCK 1蛋白已经被证实能够影响恶性肿瘤细胞对于淋巴结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增加癌细胞通过血管内皮进行转移的风险。研究认为ROCK 1蛋白的高表达显著参与了卵巢癌、甲状腺癌或者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并认为高表达的ROCK 1蛋白是反映肿瘤患者远期不良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10]。但在肺癌中的研究多数限于其流行病学研究,缺乏对于ROCK 1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研究发现,ROCK1蛋白在肺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K1蛋白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常表达的相关生物学因子可以通过下列几个方面的途径,促进肺癌的病理的进展:①ROCK1蛋白能够增加下游信号通路效应分子如notch或者AKT信号蛋白的高表达,影响到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促进肿瘤干细胞活性的维持;②ROCK1蛋白的高表达,能够影响肺癌细胞DNA的增殖速度和癌细胞周期中G1/S期的比例。Ding 等[11-12]在探讨了45例临床预后较差的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临床预后越差、病理进程越快,ROC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越高。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中可以发现,ROCK1蛋白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胞质及细胞间质成分中。高表达的ROCK1蛋白能够促进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传递,其次也考虑可能与ROCK1蛋白的表达降低了细胞间质癌细胞间粘附能力有关,从而促进了肺癌的转移风险。在探讨相关临床病理特征过程中,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病理类型或者吸烟的人群中,ROCK1蛋白的表达并无统计学差异,提示ROCK1蛋白并不会影响到腺癌或者鳞癌等癌细胞的分化来源。但是在临床分期较晚或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的人群中,ROCK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往往较高,考虑可能与下列几个原因有关[13-14]:①ROCK1蛋白促进了癌细胞对于淋巴结内皮的粘附能力;②ROCK1蛋白能够促进肺癌细胞对于肺支气管段或者不同的肺叶组织浸润,促进了临床分期的进展。同时ROCK1蛋白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或肿瘤直径大小的关系,也提示ROCK1与肺癌病情的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ROCK1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显著的高表达,并且与肿瘤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癌细胞分化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癌细胞最怕LOVE
癌细胞最怕Love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