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图/朱丽晶
淮北矿业集团创新培训体制机制,通过注入市场、工匠、平台等方式,带动员工参与培训的兴趣,实现“入企先入校、变招工为招生”,通过培训保障生产安全,助推企业高品质发展。
淮北矿业员工操作实训装置
4月10-11日,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现场会在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淮北矿业集团安全培训经验。
淮北矿业集团前身为淮北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1998年改制为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同年由原直属煤炭部转为安徽省直属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煤电、化工、现代服务为主导产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团。企业在册员工6.5万人,生产矿井19对、在建矿井1对,年产原煤3 500万t,名列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第276位、中国能源企业500强第55位、煤炭企业50强第18位。
长期以来,让煤矿劳动者体面劳动、安全工作、全面发展,是淮北矿业始终的追求。企业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本,培训为基。尤其对于煤炭这样一个高危行业而言,培训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和百年大计,不仅仅关系到员工素质提升,更关系到员工生命安全。培训工作如果“得过且过”,安全事故就会“得寸进尺”。
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大胆创新,深入推进员工培训“四化四转变”(四化:科学化、市场化、信息化、品牌化;四转变:从“多数学”向“全员学”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枯燥学”向“兴趣学”转变、从“需求学”向“成长学”转变),着力以高质量培训锻造高素质队伍,以高素质队伍支撑高质量发展。
实践中,淮北矿业集团在坚持党管培训的同时,积极注入市场、工匠、平台等“添加剂”“兴奋剂”,严把源头准入关,使培训工作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有效。
市场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制度,淮北矿业集团借鉴市场化的做法,把培训当作“产品”来经营,实行培训市场化管理,逐步形成了“两级考核+五项收购”的培训模式。
淮北矿业集团培训记录
一级考核为矿对科区培训工作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各矿将市场化工资总额的10%(全年合计2亿元),作为培训工资进行切块,制定月度考核细则,根据科区落实培训责任情况以及开展科区自培、班组自训、员工自学、师带徒培训、员工考试、技术比武等工作的效果,按比例兑现切块工资,让基层科区更直观地看到“抓培训也能增效益”。
二级考核为科区对一线员工、班队长参加的各类培训和考试核定单价,并根据完成情况兑现市场化工资,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参加培训既能提技能,又能增收入”。
一是技能水平收购。对员工提升技能等级和“师带徒”培训效果进行收购,首次取得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员工分别给予500元、1 000元、2 000元、3 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师傅每带出一名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分别给予500元、1 000元、2 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让师傅和徒弟共同受益。
二是技术能力收购。根据员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完成质量实行技术收购,让员工切实感受到“技术就是工资、技术就是效益”。
三是品牌课程收购。每年定期开展教师“品牌课程”“精品微课”征集评选活动,最高分别按5 000元、4 000元收购;同时集团内网开设“品牌课程”专栏,对“品牌课程”和“精品微课”按使用率,为教师计提备课费用,让教师劳有所获、干有所值,切实体会到“精心备课也能增加收入”。
四是培训工资收购。对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期间的工资进行收购,考核合格的,执行当月所在岗位员工平均工资待遇;考核不合格的,执行淮北市最低工资待遇,形成“参加培训也能挣工资”的鲜明导向,让员工安心培训。2018年,各矿支付员工学培工资累计3 300余万元。
五是学历收购。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92号)要求,对学历不达标的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并对相关费用进行全额收购。2018年,按照严于92号令的标准,组织1 440名班组长参加中专学历教育,收购金额173万元,实现了班组长100%达到在读中专或中专以上学历水平。
将育好、选好、用好工匠作为推进培训品牌化的重要抓手,发挥工匠在培训中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效应,实现“先富”带“后富”“盆景”变“风景”。
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开发的实施意见》《淮北矿区2017-2020年工匠建设行动计划》,探索并形成了符合淮北矿区实际的工匠培养评价模式和方法。坚持播种“匠心”,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研讨、经验交流活动,将工匠的技能技艺、成才故事、先进事迹与广大员工分享,营造“人人学习工匠、人人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
同时,淮北矿业集团深刻认识到“高技能人才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教,更需要在实战中练”,始终把理论学习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区季度有练兵、煤矿年度有比武、集团两年有大赛的“比武练兵”机制,让员工在实践与竞技中不断提升技能素质。2017年以来,共开展技能竞赛500余场次,300多名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发挥人才的作用,关键还在于“用”。
一是创办“匠校”,着力打造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开办以工匠大师姓名命名的“冠名班”,以工匠大师为带头人,积极开展“名师带徒”,切实发挥“滚雪球”效应。
二是发挥“匠智”,着力打造攻克技术难题的“尖兵连”。充分发挥工匠大师及其团队的集成优势,针对制约矿区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目前,已累积破解重大技术难题120余项,获得专利30余项,总结提炼经典案例130余项,并编制成《煤矿疑难技术问题大师方案》,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让“匠智”更好服务矿区。
三是施展“匠能”,着力打造解决现场问题的“轻骑兵”。工匠大师团队实行机动作战,哪里有需要就往那里去,哪里有问题就往那里跑,重点解决各矿区难以自行解决的疑难杂症。同时,工匠大师团队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为各矿远程诊断,实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目前,工匠大师团队已累计帮助各矿排除生产设备故障等1 000余次。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仿真平台、实训平台,开展情景化、体感式互动培训,把枯燥的课堂搬上“云端”,把生硬的教学变成“游戏”,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景”,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
创新实施“互联网+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人员,开发网络直播课堂、手机微课堂、视频课堂,改变了“坐教室、看黑板、听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把精品课程、绝技绝活、事故案例等录制成教学视频,上传至淮北矿业员工教育培训“云”平台,实现“资料随时看,名师在身边”。
坚持培训娱乐化、学习游戏化,建立网上培训积分商城,将各工种安全常识、操作要领、岗位职责等制作成游戏程序,组织开展“过关抢红包”“积分换礼物”等活动,员工通过浏览手机做个游戏就能学到知识、获得奖励。
同时,开发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员工安全培训需求统计分析、计划制定、课程设计、培训实施、效果评估、考核激励全程在线管理;并将培训考勤、考核、在线学习与人证一体机对接,让过去经常发生的代培、代考、代学等培训造假行为无影无踪。
引进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井下各种事故、工况及险情,通过事故现场再现,提前打“预防针”,让员工“亲历事故”“重返现场”,真正触及灵魂,切身感受到违章作业的危害。一名煤矿员工,在体验了“矿车掉道挤伤致死事件”的惨烈场景后,心有余悸地告诉培训工作人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今后绝对不会违章蛮干了。”
同时利用3D技术建设仿真操作平台,开发了43项演练功能,员工通过电脑或手机,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拆解组装、排除故障等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而且可以在平台上模拟操作,随时随地都能学知识、增本领。
在培训中,淮北矿业集团高度重视实操培训。通过实训,把工作现场“搬到”基地,实现课堂与现场无缝对接、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目前,通过积极建设,以实训基地为中心的“1+X”实操平台,已完全满足井下、地面全部特种作业的实物操作考试或模拟机考试,成为真刀真枪练本领的“演兵场”。
若要培训更有效,唯有源头紧起来,通过严格实行员工准入、职业准入、培训队伍准入,从源头入手,让员工素质提起来、培训队伍强起来、培训效果靓起来。
一是严格员工准入,对新招入员工实行“入企先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二是严格职业准入,严格落实有关规定,所有煤矿均配齐五职矿长(矿长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的副矿长);所有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均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新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均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他从业人员均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目前,集团所有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学历均满足条件。三是严格培训准入,强化培训队伍建设,在矿区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真正让有能力、有责任、有干劲又热爱培训的管理技术人员从事培训工作。同时,建立并严格落实培训队伍考核制度,定期由培训主管部门、培训学员、监督员对培训工作人员工作业绩、教师授课水平进行评价,实施奖优罚劣,对不胜任工作的及时予以解聘,让培训队伍既能上、又能下,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培训工作带动了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工作全面上台阶,为淮北矿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软实力和硬基础,让淮北矿业集团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助推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