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5+3)研究生实验课教学几点思考

2019-05-04 13:56齐彦张彦华蔺翠兰郭丽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教学方法

齐彦 张彦华 蔺翠兰 郭丽新

[摘 要] 针对医学院校实验课的地位,概括了研究生实验课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医学院校实验课教学有启发。

[关键词] 实验课教学;教学方法;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4-0104-02

一 医学院校实验课的地位

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有素的实践能力,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具有健全职业人格的医学人才[1]。随着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并被广泛认可,各大医学院校有意识地将实验教学改革与理论教学改革两者平行对待[2]。

由于公认的实验是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育部开展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其目的和目标之一是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而改善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其具体化的指标点体现在高等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这些指标的达成,需要广大实验教师投入更多心力,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 实验课教学方法及特点

5+3研究生实验教学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进行适应临床要求的科学整合,形成按一定比例组合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新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一)明确学习目标

每一个实验都有其实验目的,也存在相应的难点,课前了解和熟悉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组实验

由于受到课程设置和仪器设备等條件的限制,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每个自然班30多位位同学再做一个较细的划分,将他们分成8个小组,老师通过多媒体进行示教。然后,要求小组同学之间就实验难点进行讨论学习,互相设问和解答,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是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及时解答每组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只提供建设性意见引导而不是答案;而对于个别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体现在内容上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改革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及与之配套的验证性的传统的实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实施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3]。为了达成培育出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课时有限,经费不足和仪器短缺条件下,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实验室、先进视频、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及其合理组合,才能创造模拟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的条件,有成效地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1 以学生为主体

这一特点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基本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学生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热烈响应、积极探讨。显然,分组实验更有利师生交流。

2 锻炼学生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能力,简单地说,主要包括科研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实验结果的书面表达能力等要素。科研素质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是培育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超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必须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整理学习,然后形成解决方案或者新的问题,这种能力是完成科研设计的前提;在实验进行中,要求学生具备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相融合的能力,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用来检验理论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实验前预习,带着问题和目的进入实验,实验后复习和反思的习惯。

教师应按教学设计适时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去寻找答案,也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发现新的问题,推动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师所提问题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启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而且在问题的深度、难度方面,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

(一)主要问题

1 实验教学计划与硬件设施的局限

实验教学计划(48学时)包括一定比例的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受限于实验条件,实验分组人数偏多(比较理想的小组人数2~3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

2 综合实验与设计性试验的比例

现行的教学计划是由20%的基础实验,70%的综合实验,10%的设计性实验组合而成。设计性实验权重偏低。

3 考核方式及总成绩的权重

现行的考核方式,总成绩由实验操作(30%)、课堂表现(20%)、实验报告(20%)、实验理论考试(30%)构成。实验理论考核的权重偏高。

(二)相应策略

1 如何达成创新能力的训练目标

物质上要求学校资金到位,仪器设备到位,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而且必须大力支持进行一系列涉及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的改革,也包括提供更多提高教师能力的培训学习机会,做到实验教学措施落实到位。

2 多开展设计性实验

采用“开放式课程内容”,要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让每一位实验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是要利用实验课的每一个环节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书面知识。要教会学生首先要勤于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环节,才能做到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并积极分析思考,想办法去解决它,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这些道理大多数都没有有意识地去认识,去真正地应用于实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掌握这些技巧,并学会于实践中应用。

从训练创新能力的角度,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比较适宜的比例应为2:5:3,或2:4:4。

3 考试制度改革

为了体现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初衷,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对分离。将实验课作为独立的考试科目,在教学理念上应有别于理论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知。还可利用学生看重成绩这一特点,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权重,鼓励他们凭自己的认识和实验目的自由发挥,大胆设想和创造。

成绩的评定可以综合实验过程与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过程考核以实验操作、实验表现、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实验理论考试采用笔试。实验过程评价标准细则见表1。也可以采取让学生设计一个具体实验为考试内容,总之,考試形式和方法可以多样化,学生成绩加大创新见解的权重,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创新思想。

实验过程(80%)+实验理论成绩(20%)构成总成绩,在考试这个教学环节也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由原来的重视结果的成绩考核变为注重过程的考核,亦即学生在实验课堂中行为的活跃度和问题思考的深度。这种技能考核方式要求学生生必须学会数据处理和形成书面报告,使学生具备数据整理和书面表达的科研能力。

这种教学理念正好契合国家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精神[4]。有利于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适应学生能力培养,形成更科学合理地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

四结语

教学方法方面,应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创新能力。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要逐步规范实验考试与考核办法,加强实验课程的过程管理,逐步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试题库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尽快建设医学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云长海,韩霜,刘春苗,等.构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管理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0):3301-3302.

[2]张燕丽.医学院校实验课推广参与式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J].华章,2012(9):170.

[3]李佳凌,万江中,巫岳龙,等.浅探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J].教育观察,2015,4(21):107-108.

[4]姚玉献.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与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96-98.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教学方法
基于职普融通的英国T-Level资格考试制度及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湖北省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考试制度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制度的错位和实施战略定位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浅析及场地改造方案设计
大学体育课程考试制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