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杰 冯文霄 王红 周敏
[摘要]目的 评价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及随访制度在落实避孕措施及降低再次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共330例人工流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及术后1、3、6、12个月随访,对术后避孕措施的落实及再次人工流产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对象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未采取避孕措施者231例,避孕失败者99例,经过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术后随访避孕措施落实率较高,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累计置环避孕169例,皮下埋植避孕12例,口服避孕药10例,避孕套避孕65例,未避孕或采取其他方式避孕者41例,再次人工流产31例,失访39例。结论 开展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及术后随访制度,可以促进避孕措施的有效落实,降低再次人工流产风险。
[关键词]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流产后关爱;避孕
[中图分类号] R16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3(a)-0197-03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现阶段我国的人工流产形势严峻,年轻未婚流产、重复流产及高危流产所占比例较高,各种术后并发症也日益明显,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1-2]。目前,对流产女性开展流产后关爱 (post-abortion care,PAC)已经成为国际上降低重复流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全球已经有40多个国家开展了PAC项目,在全面实施PAC服务的国家中人工流产率下降了25%~50%[3]。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自2009年開始倡导在我国的医疗系统内开展PAC项目,并在2011年4月正式发布了《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4],为我国开展PAC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和参照基础。我院从2013年开始参与欧盟第七框架关于PAC的课题研究并开展相关服务,重点放在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及术后随访管理,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人工流产女性共33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及随访制度在落实避孕措施及降低再次人工流产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人工流产女性共33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年龄18~40岁,平均(30.43±5.82)岁;职业:待业/无业人员87例(26.36%),公司职员87例(26.36%),个体经营者55例(16.67%),其他101例(30.61%);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77例(83.94%),其他53例(16.06%);人工流产次数1~8次,其中初次流产138例(41.82%),两次及两次以上流产192例(58.18%)。按研究对象的婚姻状况,将其分为已婚组219例和未婚组111例,进行组间避孕措施知晓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的年龄18~40岁;②研究对象非意愿妊娠且孕龄<10周;③研究对象1年内无生育计划;④研究对象自愿参与调查并愿意配合随访。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②因胚胎停育被迫终止妊娠者。
1.3方法
研究对象入选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填写调查表,就诊时由接诊医生对流产女性及男伴给予生殖避孕知识咨询,帮助分析本次妊娠的原因并给予个性化避孕建议。术前候诊区观看循环播放的生殖避孕宣传片,手术室接诊医生对流产手术并发症及可能危害进行宣教。术后要求避孕者即时落实避孕措施,详细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随访时间。术后1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重点关注术后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情况,短期无生育要求者督促尽快落实长效避孕措施。术后3、6、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继续督促落实避孕措施,对避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及副反应给予正确处理及指导建议,达到避孕措施的长期使用,并对再次妊娠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非意愿妊娠原因分析
所有研究对象中,未避孕者231例(70.00%),其中存侥幸心理者117例(50.65%);避孕失败者99例(30.00%):安全期26例(26.26%),使用避孕套26例(26.26%),使用紧急避孕药25例(25.25%),体外排精13例(13.13%),宫内节育器5例(5.05%),口服避孕药4例(4.04%)。
2.2已婚组和未婚组对常见避孕措施知晓情况的比较
已婚组对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避孕、安全期、体外排精这4种避孕方法的知晓度高于未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组和未婚组对短效口服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及避孕套这3种避孕方式的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术后随访避孕措施的落实及再次人工流产情况
术后立即上环67例,当天开始口服避孕药105例,发放避孕套158例;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312例,上环新增57例,皮下埋植避孕3例,继续口服避孕药43例,继续避孕套避孕77例,其他方式避孕25例,未避孕40例;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305例,上环新增30例,皮下埋植避孕新增7例,继续口服避孕药13例,继续避孕套避孕55例,其他方式避孕43例,未避孕30例;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296例,上环新增12例,继续口服避孕药13例,避孕套避孕53例,其他方式避孕者35例,未避孕19例;术后12个月电话随访291例,累计置环避孕169例,皮下埋植避孕12例,短效口服避孕药10例,避孕套避孕65例,未避孕或其他方式避孕者41例。再次妊娠31例均行人工流产术,重复流产率9.39%:其中未避孕者16例,其他方式避孕者7例(紧急避孕药避孕4例、安全期避孕2例、体外排精1例);避孕套避孕6例;带器妊娠1例;短效口服避孕药1例。累计失访39例,失访率11.82%。
3讨论
我国每年的人工流产数量在650万~1000万,流产女性缺乏生殖避孕知识,对流产危害认识不足,随着无痛手术的广泛开展,更多女性不再畏惧流产,甚至错误的把流产手术当成一种避孕方法[5]。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已婚未产及未婚比例达52.12%,重复流产率58.18%,高危流产率56.06%,这些数据与国内8年前的资料比较并未降低[1-6],与同期其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7-8],说明我国的人工流产形式仍然不容乐观。经过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及术后1年的随访管理,调查对象避孕措施持续使用率达75.76%,重复流产率为9.39%,明显低于同期未接受流产后服务人群,与汪莉[7]的调查结果相当。提示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结合术后的长期随访管理,可以明显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并降低重复流产率[9]。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发布了《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2018版),这版规范为我们提供了更详尽的人工流产后服务的内容及流程,同时也提出了服务质量和效果评价指标,为今后的规范化服务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10]。
目前的可逆避孕方法有短效和长效两种,前者包括避孕套、复方口服避孕药等,后者包括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等。其他还有安全期避孕、体外射精等传统的低效避孕方法和绝育术等不可逆的避孕方法[11]。国内调查显示女性流产原因多为未避孕或使用低效或短效的避孕方法,采用低效避孕措施又未坚持、正确地使用短效避孕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8-9]。本次调查结果与以上论述基本一致。经过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调查对象避孕意识普遍增强,结合术后随访管理,避孕措施落实率整体提高[8-9,12-13]。此次调查随访结束时选择宫内节育器及皮下埋植避孕者共181例(54.85%),75.76%的调查对象能够坚持采取避孕措施。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已婚育者避孕方式选择以宫内节育器和皮下埋植避孕为主,未婚及未育者选择短效避孕药及避孕套为主。但药物避孕选择比例随时间延长降低明显,随访发现主要原因为担心药物副反应,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8,14]。另外,从避孕措施落实时间上看,人流术后6个月内是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较高的时期。按婚姻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发现未婚者对于长效、高效避孕措施知晓率低。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不同人群的宣教内容应有所侧重,并抓住人流术后6个月内这段时间,积极督促暂时无生育计划的流产女性尽快落实长效避孕措施[8]。
此次调查失访39例,失访率11.82%,失访主要原因是所留信息不真实,还有一部分随访对象拒绝接听电话,失访者多为年轻未婚者及有婚外性行为者,原因多数为怕个人隐私泄露,与钟莉娉等[15]调查发现的主要失访原因一致。目前失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PAC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刘芯如等[16]开始探索以短信,微信、QQ等作為随访方式,并取得不错效果,值得大家借鉴。
综上所述,对于流产女性积极开展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及术后随访管理,可以提高避孕措施的有效落实,降低再次人工流产率,值得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尚纯,邱红燕.中国人工流产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医学科学院报,2010,32(5):479-482.
[2]吴尚纯,张文,顾向应.人工流产对生殖健康的不利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7-9.
[3]顾向应,车焱.人工流产和避孕大数据对生育政策放宽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46-51.
[4]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4):319-320.
[5]吴尚纯,刘庆.流产后避孕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4):249-251.
[6]程怡民,周猷.中国重复流产和流产后保健的现况[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5):324-326.
[7]汪莉.长效高效可逆避孕方法在高危人工流产后的应用[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8,38(2):135-138.
[8]郭沛沛,刘玉玲,汤福想,等.2956例人工流产女性现状分析及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殖健康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82-2985.
[9]陈雪梅,聂莹,毛中英.流产后关爱对人工流产并发症及患者术后避孕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8, 36(5):575-578.
[10]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2018版)[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10):888-890.
[1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人口计生委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5-7.
[12]杨薇,李阳,王莎莎,等.中国流产后保健服务的实施与效果综述[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2):5717-5720.
[13]冯巍,史惠蓉,贾艳艳,等.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5):355-358.
[14]孙涛,邓瑶,罗岚蓉,等.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流产后妇女口服避孕药使用状况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4,36(11):913-916.
[15]钟莉娉,蒋晓莉,孙丹.人工流产关爱(PAC)服务术后失访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8):762-764.
[16]刘芯如,林卫.流产后关爱随访工作现状及探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5):358-360.
(收稿日期:2019-01-02 本文编辑:孟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