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蕴藏数学知识的宝库,数学因现实生活而显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教师应敏锐捕捉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资源,引领学生大胆进入广阔的天地去发现数学问题、探寻数学规律、体验数学魅力,从而成就充满趣味和智慧的生活化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生活;学习
作者简介:李苏兰,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中心小学教师。(福建 福州 35020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131-02
数学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巧妙地把现实世界中一些具有数学价值的生活素材创设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从而快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并快乐地畅游于探索数学知识的广阔天地。
一、巧设生活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们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其接纳知识的主动性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生活经验和现有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科学、有效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引发他们进行数学思考,为进一步探究新知识抛砖引玉。
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笔者以购买风筝活动引入新知学习,课的开始,笔者和学生谈话交流:“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的休息日,你们想去户外放风筝吗?”学生纷纷响应后,笔者提出:放风筝之前得先去购买风筝。接着,利用课件出示几个小朋友到风筝专卖店购买风筝的情景,在同学们询问风筝单价后,画面逐一闪动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并要求学生观察画面上的4种风筝,再提出: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相关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由于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被点燃,从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前提条件。
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由于生活中的圆随处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他们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知道的圆形物体有:钟面、杯底、纽扣、硬币、车轮……接着,笔者再利用多媒体呈现圆形的自行车车轮、汽车车轮在路上平稳行驶的情形,并故意疑惑地说:“怎么车轮都是圆的?如果把车轮变为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形状,会怎样呢?”接下来,便利用多媒体动画播放车轮变为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形状,并分别模拟它们一路颠簸行进的情形,学生哈哈大笑。此时,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车轮能平稳地行驶,而其他形状的轮子却不行呢?到底圆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学生陷入了数学思考……这个有趣的又富含生活味儿的数学问题,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引发了学生探究圆的欲望,进而乐此不疲地投入探索新知的学习中。
二、丰富生活活动,拓展数学思维
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感悟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在不断“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使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和内化,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课中,针对“1秒有多长”的教学,笔者先让学生猜一猜1秒钟内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接着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秒钟时间的长短,如:拍手、跺脚、数数、眨眼……学生在这些体验活动中真切地感受“秒”这一概念,增强了数感。接着,笔者再要求学生在闭眼静坐中体验10秒,在15秒内写数字,在30秒内做口算题,等等。这些丰富有趣的计时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活动次数,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引发共鸣。在活动中,他们边体验边思考,一个个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在建立时间观念的同时,也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又如,在“認识几分之一”一课中,笔者通过“分月饼”的活动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认知冲突,在如何表示“半块”的过程中自然引出分数,明确了分数概念的基本要素——“平均分”,接着借助学生熟悉的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通过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之在经历独立尝试、交流共享、碰撞完善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体会分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借助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教师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前,笔者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猜想这些百分数的意思。上课分享交流时,学生带来了:衣服标签上含100%羊毛、含55%棉;酒瓶上酒精度42%、60%;班上数学半期考及格率97.5%……接着,笔者要求学生具体谈谈每个百分数包含的具体意义。由于这些百分数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他们对这些百分数倍感亲切,因而说起每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时就容易多了,并很快总结出了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探究百分数知识的兴趣,使之较好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多么广泛,原来自己身边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又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中探索3.5×3的算法时,笔者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想到了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有的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化成小数加法来计算;有的则把元化成角再计算;还有的把小数乘法化成整数乘法来探究计算方法。在这一环节中,笔者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为他们搭建了充分发挥自我能力的平台,引导他们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总结等方法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同时,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回归生活实践,体验数学价值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广阔的现实天地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每一次学完新课后,笔者就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知识的神奇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后,笔者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东西都被设计成了三角形?课桌椅松动,木工师傅就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木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在解释说明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的认识,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比如,学了“利息”后,笔者要求学生将压岁钱存入银行,并计算一年后将取回多少利息……像这样充满生活味儿的作业,将学生从课堂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
总之,数学植根于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领学生大胆进入广阔的天地去探索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体验数学魅力,最终成就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志杰.架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J].甘肃教育,2011,(16):71.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