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窗外的声音

2019-05-03 13:54陆亦舒
求知导刊 2019年52期

摘 要:儿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会以直白、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看法。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现象非正式、非科学的理解和解釋,就是儿童朴素理论。推开窗欣赏外面的世界,聆听窗外的声音,儿童用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探索着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那一句有口无心的话语,那一个轻微细小的动作,那一段一探究竟的摸索,完美呈现了朴素理论下儿童幸福感的真切内涵。

关键词:朴素理论;童言稚语;自然生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2-0065-02

引    言

儿童的朴素理论强调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儿童的朴素心理学主要涉及儿童对信念、愿望与行为关系的认识。儿童拥有朴素理论,儿童的认知的发展变化就是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成为朴素理论的研究者,推动儿童朴素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完善,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清风拂过,春暖花开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细雨绵绵的季节。下了好几天的雨,可把孩子们“憋坏”了。天气一放晴,幼儿们就早早地来到了操场。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四个女孩的身影吸引了我。我走到窗下小花园前驻足脚步。“贝贝,你觉得我的裙子好看吗?”叮叮转了一圈,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裙子。“好看啊,是风把你的裙子吹起来的,是风好看。”贝贝说道。“裙子和风都好看。”圆圆说道。“哪有风啊,我没看到风,我觉得还是裙子好看。”佳佳说道。“没有风,裙子怎么会转起来,裙子漂亮了,风也就漂亮啦。”贝贝双手叉腰对着佳佳说。“反正,我就是没看到风。”佳佳的声音小了一点。“来,你们转呀,就能看到了。”贝贝双手打开转起圈来。叮叮、圆圆、佳佳也跟着转了起来。“哎呀,我都转晕了,风肯定是个大力士,把我弄得晕晕的。”圆圆说道。“我也晕,但我是看我的裙子看晕的。哈哈,风的手一定很大,让我的裙子像呼啦圈一样转。”叮叮坐在长凳上说道。“可我还是什么都没看到啊,除了晕还是晕。”佳佳说着也坐在了长凳上。“那你说,是谁让我的头发动起来的?是谁把叮叮的裙子转起来的?是谁把地上的泥土弄成圈圈的?”贝贝向佳佳提出了三连问。“是你自己呗。”佳佳立马站起来向贝贝说道。“不是啊,我的手又没有动我自己的裙子,肯定是风。”叮叮底气十足。她们各抒己见,听得我哭笑不得,但又很欣赏她们的思维方式,这或许就是朴素理论下幼儿对风的看法吧。

以幼儿的视角去看窗外的世界,即使是风儿吹过留下的那一抹痕迹,都会被幼儿美化成风是漂亮的;即使是春暖花开留下的香,幼儿会认为这是风送来的清香剂。朴素的话语中,不假思索的反应就像是给原本的真相穿了一件大衣,时而暖和,时而华丽,时而引人入胜。

二、泥土浸润,草长莺飞

窗外的世界才是孩子自主探索、自主游戏的乐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到4岁的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1]班上的幼儿特别喜欢去植物角。我们的教室在底楼,在给植物“搬家”的过程中,幼儿们就像呵护自己的“小宝贝”一样,或用双手抱在胸前捧出去,或用纸袋包好搬出去,或一手端着一手护着走出去……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幼儿们跃动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植物角。“你别碰我的花。”雨桐趴在窗口向外喊道。“我没有啊,我就看看。”俊宝一头雾水。不一会儿,雨桐冲到俊宝的身后,一把把他拉开。俊宝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你干吗拉我?”俊宝有点生气。“不许你碰我的花。”雨桐霸道地说。“哪来的花?这里除了泥土,只有一个这么小的小芽芽。”俊宝比画着自己的小拇指。“这里马上就能长出花的,因为春天来了,花儿开了,歌里都是这么唱的呀。”雨桐说着,似乎有些向往起来。“可是你的花盆生气了。”俊宝指着花盆说。“什么呀?”雨桐听得一头雾水。“你看它口渴了,你都不给它喝水。”“哪里呀?”雨桐仔细看着。“喏,你看,泥土都裂开了。”俊宝认真地说着。“你见过地震?那么恐怖啊。”雨桐双手握拳鼓在腮帮子两边惊讶地问道。“是呀,你不给它喝水,它就地震,花就长不出来了。”俊宝说道。“那我给它浇水吧。”雨桐说着,一溜烟儿地跑去拿水壶,一路小喘地跑过来,蹲下来就一个劲地给泥土浇水。

植物角里每天都会有新鲜、有趣的故事发生。幼儿们在童言稚语中,增进了友谊,发现了奥秘,想出了办法,解决了困扰。在儿童朴素理论的指引下,幼儿更是激发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俊宝把泥土开裂说成它口渴了,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知道心疼它,让雨桐给它喝水。幼儿用他最朴素的方式对待着他爱的一切,渴了就喝水,湿了就擦,爱了就抱抱……怎么看待世界就怎么拥抱世界。所以,在朴素理论的灌输下,幼儿们也终将会变成一个有爱的人。

三、生命探索,尊重朴素

教室的窗户就像一台大型放映机,幼儿们想看什么就能看到什么,一年四季环境的变化,车来人往马路的变化,琳琅满目玩具的变化,甚至是对面高楼拔地而起的变化……窗外的世界就像一本“移动”的绘本,幼儿们观察着、讲述着。

打开窗户就能看见“动物园”,在小山坡的坡脚边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公鸡、母鸡、小鸭子、兔子、乌龟、小金鱼、小仓鼠等。“动物园”里总会不定时地出现一些新朋友,幼儿们总爱往小山坡跑,那儿总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快来看,这儿有只鸡蛋。”嵘杰喊来了小宇。“哇,真的。是他和她的宝宝吗?”小宇指着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说道。“他们的宝宝还在鸡蛋里面呢,我们等等说不定马上就出来了。”嵘杰说着蹲了下来,小宇也跟着蹲了下来。上午自由活动的时间结束了,下午两个小家伙继续蹲点观察。“小鸡肯定害羞了,他不想出来,我们别等了。我还想踢足球呢。”小宇有些不耐烦了。“你去玩吧,我要等小鸡出来。”嵘杰说道。就这样三天过去了,鸡蛋还是没有动静,笔者走近一看,鸡蛋的下面垫了一块毛茸茸的布。此时,嵘杰跑了过来,眼神中有些失望:“哎,小鸡是不是不喜欢我,他都不愿意出来见我。”“或许它就是一只鸡蛋呢。”我说道。“可是,我真的很好奇,小鸡从蛋壳里出来是什么样子的?他长得像妈妈,还是像爸爸呀?”嵘杰一脸天真地看着我。是呀,嵘杰问的我也很想知道,但对于接受过科学知识教育的我来说,它只是一只鸡蛋。当我好奇时,我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去了解,但幼儿的能力有限,不能理解复杂的术语。庆幸的是,幼儿可以用朴素理论去理解,他们有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能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解读那些“复杂”的术语。幼儿的世界没有对错,有的是他们愿意相信自己是对的心。

有趣的世界,朴素的心,要想让幼儿保持着一份初衷,教师需要放手让幼儿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心中所想,大胆表述。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学习、一种进步。嵘杰坚持等着鸡蛋里孵出小鸡,虽然没能实现一睹小鸡出壳的风采,但他用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小鸡只是害羞。直至鸡蛋还是那只鸡蛋,嵘杰对我说:“小鸡肯定是半夜出来溜达玩,白天又回到蛋壳里睡觉去了。”为了验证心中所想,嵘杰把鸡蛋带回了家,可谁知半路鸡蛋就摔坏了。嵘杰的妈妈说,嵘杰一看里面没有小鸡还大哭了一场。我了解嵘杰大哭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希望破灭了,他希望鸡蛋里有小鸡,只要鸡蛋不坏,他愿意一直等,而鸡蛋摔碎后看到真相的嵘杰不愿相信这一切,他世界里的鸡蛋被现实打破了。

结    语

看看窗外的风景,听听幼儿的声音,也许某种小惊喜会在幼儿的童言稚语中产生。朴素理论给幼儿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我们儿童是强大的。愿儿童在“朴素”的世界里快乐遨游、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陈爱华.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新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11):102-103.

作者简介:陆亦舒(1990.1—),女,江苏海门人,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