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2019-05-01 09:43董志军吴静瑾陈翠崔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读书素养

董志军 吴静瑾 陈翠 崔巍

立德树人落实的主渠道在课堂。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改革的主阵地依然在课堂。课堂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理念主张发生变化,课堂教与学的模式才会变化;教师有核心素养,学生才能有核心素养。通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课堂上能够发生真正的学习,学生真正地进行主动学习。那么我们的课要怎么改才能体现教师角色的变化和课堂的地位和价值?

在日常教学当中教的方式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又是怎么做的呢?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师生们的思考与实践给了我们一定启发。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

1.数学: 课前自主预习,提出质疑,上课合作学习,展示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三十五中提倡私人定制、因材施教,课程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如学生在学完圆和椭圆之后,他们总是在思考圆和椭圆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教材里没有这节课,基于学生的问题,董志军老师设计研究了《从圆到椭圆》这节课。

(1)课前深度预习,提出质疑

没有教材,从哪着手设计这节课呢?那就一定是基于落实核心素养。如从圆到椭圆的这种类比、创新过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点在哪?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有很重要的一条是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要求学生在有疑惑、有问题的时候,去猜想且不要怕出错。好多数学家都有很多错误的猜想,大胆猜想但要小心求证。这是本节课要培养的一种核心素养,是本节课的一个着眼点。

首先总结圆有哪些形成方式,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去查文献资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深度预习之后,提出质疑。学生开始不是很习惯这样的课堂。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学习,学生需要慢慢体会、接受和喜欢的過程。课前的自主预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而不是对一些新东西被动地接受。有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会更高效。

(2)课上合作学习,互相评价

这个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个人或是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反应,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教师需要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找到他们思维的碰撞点,然后在讲课或者他们展示的时候再进行针对性的讨论。教师要把核心素养渗透到问题里和学生的思维过程中。

在学生展示阶段,教师必须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积极寻找问题、发现优点,然后相互评价。相互评价能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的能力,也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反思。

小组合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滥竽充数”,组内人人都要有参与感,每位同学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就要求人人都有具体分工,任务责任到人。这样组内成员方可互帮互助、共同探讨,主动参与到讨论中。

为保障这样的局面有序进行,提高合作质量,使合作不流于形式,就要在每一组中安排相应的负责人,讨论过程有记录员、讨论结果有汇报员等,并不定期的互换角色;同时教师要深入小组,了解每名学生参与合作的状态,尤其是要对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通过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及其成员间评价,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小组探究活动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堂小组合作是一种多元的方法,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讨论的习惯,预习则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有很多新奇的想法能够碰撞出火花,甚至有时候学生会提出教师都没有想到的问题,教学相长,师生互相学习。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非常重要,教师的变化能引导和带动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做课堂的设计者、课堂的组织者,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评价者和学生成长的陪伴者。教师要跟着学校改革的潮流和发展去提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做塑造学生的大先生。数学课不仅仅是学数学知识,而应该是全面地辅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情。

2.语文:阅读遵守“三不”原则

从语文这个学科来说,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根基,也是影响学生终身的核心素养。如何指导学生去读书,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所有学科都需要阅读。那么在语文课上怎么落实的呢?

读书不仅仅是课程,它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不仅为考试,更是为人生。法乎其上可能会得乎其中,如果法乎其中就得乎其下。读好书也许考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有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其实读书还是需要指导的。

(1)不通逻辑不读书

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不仅仅为大学中文系培养人才,而是为了各个学科的后备人才去打下阅读和写作的根基。学生在高中学习语文课也许是语文学习的巅峰时期,所以会对一个人的终身产生影响。

语文课的追求是自能读书,自能做文。自能读书,一是乐意并能够自己去读书;二是能读懂书。自能做文,一是乐于去写;二是写的东西能让别人看明白。

读懂别人的东西,就是理清别人的逻辑;能表达出来,就是逻辑、情感、思想等别人能够看得清楚,理顺逻辑很重要。所以三十五中的语文课,初一开始讲说明文,说明文的逻辑最简单最清晰,最适合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2)不提问题不读书

语文课的新授课,第一节课都是提问题,学生回家先预习,不预习不能上课。

预习就是提问题,学生读完文本,提出问题,课堂上罗列问题;然后对所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大家可能集中关注的是几个核心的问题;最后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是这篇课文教师备课经常想讲的问题。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去读书,而不是被动地琢磨。

(3)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初一开始,学生就一直坚持写读书笔记。平常是写读书笔记,教师点评,然后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的交流会。顺利开展读书会和坚持写读书笔记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师生共读,让学生读,教师也得读,读过的重新再读,找问题与学生交流对话。第二点是瞄着学生的成长期,安排一些特殊的读书内容。

比如,在他们出国前的几个星期,安排学生读《四世同堂》,没有比它更好的爱国主义材料了。再如,初中课本里有《论语》,但是初中学生的思想成熟度和理解度还不够,高二的时候要求学生读《论语》更适合。

阅读不止在课堂上,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鼓励个性化读书,读各个学科各种书,只要利于学生成长的都读,不限于文学。

语文课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的逻辑和严密的思维,还有让学生学习如何传递思想、触发情感。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内容所具有的力量,是那些仅有表现形式的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生成留白与深度学习的课堂

1.留白课堂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最能体现“专”。曾经三十五中与许多学校一样,老师们凭借“专”满满地占据课堂,恨不得把时间掰开来使,希望给学生再多些知识、再多加巩固。

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教师逐渐转变观念:原来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一段生命历程,学生的智慧有时是教师所不如的。新的理念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与转型,明确教师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探寻学生生命活力制高点的课堂责任。给学生一点自学的时间,给学生一点讨论的时间,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一点质疑的机会,给学生一点交流的时间——这“留白”让教师有工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成长,这“工夫”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主角。

“留白課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空白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表达、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情感、表达等,有生成、生长、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填充空白处的内容。

可能在最初,大多数的教师处理课堂留白就是把时间给学生、把距离留给学生、把教师需要讲解的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讨论,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

现在留白课堂进一步的开放,目前更多的教师把留白课堂做成项目式的教学,这种课堂的留白,主语发生了变化,不是老师给课堂留白,而是学生要去寻白、要去拓展、要到讲台上去展示。这也就是课堂的变化。

教师必须学会在课堂上的“后退”,给学生留出“空白”,才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留白是以退为进,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碰撞与成长上,强化“教”服务于“学”的理念,不要纠结教学环节是否完整落实、不要耿耿于怀知识重难点是否讲得充分透彻,留一些余味让学生自己思考揣摩,促进真正的学习。

有些变化来自教案。过去教案由三维目标、重点难点、课堂设计、课堂反思等组成。现在三十五中的教案教学设计有三条线:第一条是问题线,第二条是学生活动线,第三条是设计的意图。教师作为课堂设计者,其设计意图在带着这堂课往前走,教师通过课堂设计达成了教学计划。更多的教案展示的是教师课后设计,很多教师课后设计比教学设计还要多得多。

作为每天跟学生在一起的教师,要了解课堂的变化、备课的变化、教研的变化、作业的变化、与学生相处方式的变化。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共建者,让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

2.深度学习的课堂

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在学科的本质上。比如,数学课在讲数学核心素养的时候,紧抓着逻辑推理,这种逻辑推理其实就是在建模,也是在还原数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基于典型样例而进行的推理,让这些知识通过原理习得。又如,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中特别谈到文章:“文章是记载世间事物、事理和叙述作者意思情感的东西。”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紧抓着这两条。

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在学科的结构上。比如,语文课上整本书是一个文体,但是每个小组可以有不同的功能,他们从多个角度,撬动了整本书,通过这种方式养成基本的阅读素养。每一次合作学习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无效的合作往往源于教师的随意,因此细节设计决定成败。针对每一个讨论主题,教师都要明确它在课堂上的作用与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为它设计适合的深度和广度。开放度的大小完全靠具体的学习任务控制,合作的时间也要相匹配。明确的任务与分工可让学生集中精力,专心于自己小组的研究。

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在学生身上。学生的问题得到了尊重,学生就有机会去理解问题,所以说所有的学习一定要发生在学生身上。

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在学习上。就学习科学本身,尊重学习科学的基本规律,其实无外乎三条,第一条,所有的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为什么要有预习,一定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他的问题需求外化出来,不然所有的教学全都是空中楼阁。第二条,怎么让学习的知识架构在一个知识体系结构当中。第三条,怎么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反思性学习者。

在今后的课堂研究中,还应该关注三点。第一点是让学生显现出来;第二点要让学习和学习过程显现出来。第三点是当学生成了先生,先生变成了学生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读书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体育课堂的探究
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