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专
春日时节,走进大悟县红联村,放眼望去,垄上一排排茶树菇种植大棚掩映在绿树丛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已然成为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曾经,红联村是一个无支撑产业、无集体收入、无企业带动的“三无村”。而今,红联村实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38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1万元,成了致富村。孝感市直单位驻红联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下真功、出实招、用真情带领全村脱贫致富。
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党建强组织促脱贫
驻红联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由市教育局、市农机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孝感分公司四个单位组成,于2018年2月27日正式进村入驻。队员中有3名“60后”,1名“80后”和1名“90后”。除参加市、县会议和节假日外,驻村工作队吃住和工作全部在村,所有队员均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做到人在、心在、状态在,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村支“两委”的党建工作是引领发展的关键。党建工作做好了,党的基础组织就强大了,村里的工作就有了希望,百姓也有了盼头。为此,驻村工作队坚持第一书记抓党建,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驻村工作队在工作中自觉服从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注重与镇村的沟通协商,不打单边、不自行其是,做到了与镇村两级组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会同村委坚持每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召开村党员大会,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常态性走访老党员、老村干,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动他们为脱贫致富建言献策。
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颜中祥是市直驻红联村工作队队长,也是红联村委第一书记。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前,颜中祥召集镇驻村干部、村干部及全体工作队员召开专门会议,强调换届工作纪律,要求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红联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推进,为脱贫致富奠定了组织基础。
产业扶贫是出路,茶树菇特色促脱贫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关键。”颜中祥和队员们有着深刻的体会,“大悟县是花生、板栗产出大县,板栗壳、花生壳等育菌基料丰富,为茶树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条件,茶树菇种植项目不仅市场前景好,还有利于农村闲置房屋和农作物废料再利用,可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过细致的走访调查,驻村工作队决定将茶树菇种植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
经过多方考察,驻村工作队在红联村成功引进茶树菇种植项目,并利用市政府扶贫基金15万余元,在红联村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建起3个茶树菇大棚和1个烘干车间,占地650平方米的茶树菇种植示范基地在大悟率先建成。
“从2018年5月投产至今,已采菇6000多公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颜中祥介绍,示范基地建在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不仅方便了贫困户就近就业,还可以达到搬得进、住得下、能致富的目的。
茶树菇种植带来的效益,不仅让驻村工作队增强了发展产业促脱贫的决心,也让周边镇村纷纷加入引进茶树菇种植项目行列。
驻村工作队抓住时机,以茶树菇种植示范基地为平台,先后成立大悟金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大悟联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将有能力、有意愿种植茶树菇的村民纳入合作社,统一开展茶树菇种植技术培训、统一指导种植场地建设、统一提供菌包、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治管理以及统一回收销售,确保茶树菇种植项目能真正惠及村民。目前,已有近50余户村民申报茶树菇种植。
“截至目前,新增流转土地410亩,全部用于种植和养殖,盘活了多年荒废闲置的土地,让贫困户通过土地转让或入股分红,获取收益。”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介绍,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辉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驻村工作队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合作社理事会议,鼓励支持种养殖大户扩大种养产业规模。同时,为支持合作社良性发展,驻村工作队还积极筹措资金为合作社办公室配置了8套桌椅和2个档案柜,创造良好办公环境;组织举办1期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和2期茶树菇种植技术培训班,修建了5条便于农业机械作业的机耕路,积极争取市人保财险免费为他们办理了水稻保险,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增产增收。
培育致富带头人,激发内动力促脱贫
老王今年75岁。年轻时,他在山中采石头,由于埋好的炸药没有响,他和哥哥上前一探究竟,炸药却突然爆炸,哥哥当场身亡,老王也被炸瞎了一只眼睛,面部毁容,独自一人生活。虽然是一名五保户,每月享受政府740元的补助,完全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但老王就是闲不下来,一天到晚辛勤劳作,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我一天不干事就不舒服,总是指望党和政府照顾也不好意思”。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驻村工作队一班人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过程中,必须把增强贫困群众致富信心放在重要位置。他们培育致富带头人,形成人人想脱贫、真致富氛围,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主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2018年,老王被评为红联村脱贫致富标兵,在他的感召下,先后涌现出贫困户王才干、肖兰芳等一批脱贫典型,示范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养牛2头25000元、生猪4头到年终每头400斤16800元、土鸡60只4800元、鸭60只1500元、养鱼5亩8400元、菜籽油和花生油4800元、西瓜和小瓜子3000元、油茶5亩、蔬菜1亩,刨去成本,加上贫困户产业补贴9000元和五保户每月740元的补贴,老王你今年收入可达7万元,不简单啦!”颜中祥和队员汤凯到八组贫困户王才干家中,帮他销售新榨的160斤花生油,顺便为他算了算账。
驻村工作队利用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等机会,宣讲产业扶持政策,与贫困户交心谈心,让贫困户知道发展产业有哪些好处,和他们一起算账,调动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同时,持续跟踪贫困户产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全力解决贫困户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确保应扶尽扶,应帮尽帮,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站在新的起点,孝感市直红联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以更加质朴的情怀、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切实扛起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责任,真抓实干、真帮实扶,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