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9-04-30 11:11史新伍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专业性高校

史新伍

【摘 要】当今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人的全方面发展,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也极为重要。为此,本文拟对如何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浅谈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简单分析了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部分因素;最后简要提出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性;人文素质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伴随着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20世纪90年代,人文教育开始在各高校兴起,其重点是以人为本,重视的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注重在普通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素质,因此,人文教育自兴起以来,一直备受教育界推崇,也是各大高校、各大专业努力提升的方向。体育教育专业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这个专业往往过多地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待加强,为此,本文拟对如何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展开深入研究,以为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二、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有如下三点:

(1)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较强,而我国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面对众多的高校毕业生,有关单位在挑选人才的过程中,会重视应聘者的个人素质,除了有关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个人文化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在。

(2)这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开始注重体育特长的训练和培养,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分都较低,通过对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视,能够有效弥补以往学生对于文化课程的缺失[1];另一方面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往往所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成为全方面的人才。

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通过文化考试以及体育教育专业考试两方面的综合选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需要完成学科类的课程,另一方面还需要完成关于专业的相关实践课程,并且保持体育训练。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较多,大多数的学生将所有的时间投入了专业课程训练,而面对其他的公共类和学科类的课程,毫无学习热情,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专业课程训练后,大多数学生在疲乏的情况下,往往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上没有精力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

教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播者,其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效果。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大多数以体育特长为主,擅长对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在自身的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缺乏更深的认识,导致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到高水平的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3)学院自身的学习氛围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中学就开始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体育特长的训练,对于文化思想的课程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是处于较落后的,并且在体育学院缺乏文化和思想的学习氛围。例如,其他的文科学院,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学生习惯了学术讨论以及参加学术活动,人文素质水平相对较高,而体育学院的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学习环境往往利用率较低,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2]。

四、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分析

针对如何有效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本文特提出如下策略:

(1)调整课程结构,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改革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育教学,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培养,形成了目前的重体轻文的现状,因此,为了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我国高校应调整课程结构,在开设相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同时,加大人文教育课程的比例,例如历史和政治等学科,增加这类学科的课时,同时规范这一类学科的课堂和期末考试,引起学生的思想重视,从而能够直接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3]。

(2)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在高校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在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下,高校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帮助学生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学生可以借助校园图书馆等设施,在体育学院内部进行图书阅读活动,例如举办相应的文化节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将教学和实践合一的主张是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极力推崇的,主要目的是想要通过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的最终目标。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理论课程的讲授以外,还需要通过各类的实践活动如浏览校史、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参观博物馆等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又能间接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于历史的探索精神,最终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五、结语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理念决定了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极为重要,且势在必行。本文研究初步探讨了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后续将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为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提供充分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威,刘羲.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 武魂,2013(12):64-64.

[2]赵先卿,杨继星,赵一平.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

[3]蒋思庆.浅谈人文素質教育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 (5):145-145.

[4]戴佼苓.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7):88.

[5]郭峰.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有效培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7(33):69.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专业性高校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