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虹瑜
【摘 要】大量科学研究与实验证明,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大脑功能形成以及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学生听觉、记忆、注意力以及审美等多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简要阐释了视唱与听音训练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发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在视唱与听音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依托视觉图形色彩变化实现音乐素养开发、创设动态影像媒体情景深化音乐素养培育以及借助小组即兴创作模式促进音乐素养提升等三个层面入手,探讨了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视唱训练;听音训练;音乐听觉;音乐记忆
一直以来视唱和听音训练都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象征着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巧妙结合,对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伴随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凭借其独有的艺术特性使其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突出,因此教师更应当着重进行教学策略的有机调整与优化,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基本音乐技能与核心音乐素养的培育,从而更好的践行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视唱与听音训练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发挥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的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视唱训练主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音符转化为形象的歌詞,经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的背唱能力,从而进一步形成音乐记忆;而听音训练则着重考察学生对于单音、旋律与和声的识别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听觉,进一步巩固其音乐基础、提高音乐素养。视唱与听音训练着重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学习模式,实现学生视觉与听觉感官的双重调动和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提高音乐识别与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兴趣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感知与艺术认知,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有效培育[1]。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在视唱与听音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音乐兴趣培养
针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思维认知水平仍然处于形成与发展阶段,在此时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学习成效发挥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调动,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灌输与技能技巧练习,缺乏对学生兴趣点的关注,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导致教学呈现出无效性特点。
(二)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现如今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并未真正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时只是单纯的将音乐播放给学生,并未真正考察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与感知能力,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也难以有效集中注意力,自然无法产生对音乐的更深层次理解与感知,致使教学效果难以获得有效提高。
(三)教学重点有所偏移
部分教师在开展视唱与听音训练的过程中忽视了唱名练习,导致学生对“唱名音程感”存在较为陌生的认知,进而造成音乐基础薄弱的问题[2]。同时,教师在开展视唱、听音训练时忽视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只注重强化音准与节奏的训练,过于强调教学的功能性而忽略了音乐性的发挥,难以实现对学生音乐审美的有效培育,导致艺术教育呈现出本末倒置的问题。
三、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现对学生音乐听觉与音乐记忆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依托视觉图形色彩变化实现音乐素养开发
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音乐听觉与音乐记忆的培养,音乐教师务必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合理设计,密切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理解能力与兴趣点等因素,真正选取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推动视唱、听音训练的有效实施。
首先从音高变化层面入手,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并未形成完善的、成熟的抽象思维,而音乐视唱训练又带有较强的抽象性特点,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策略的巧妙调整,借助直观的色彩图片将音高变化效果进行形象化演示,在此基础上列举不同歌曲作为实例,针对作品中所蕴含的音高变化进行演奏,从而在听觉上培养学生的音高辨别能力,在视觉上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快乐的哆来咪》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色彩的音符进行乐谱的重新解读,借助不同颜色的手位展示柯达伊手势,真正依托色彩对比实现对学生音乐记忆能力的有效培养,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充分吸引,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其次从音强变化层面入手,教师可以借助物体质量、大小、形状的变化进行音强变化的模拟演练,借助相似关系将抽象的音强变化进行形象化展示与演绎,深化学生的理解水平。例如在欣赏《狮子王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乐曲中的音强变化借助不同图形的卡片进行演示,以此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课上引导学生跟随乐曲的音强变化选取对应卡片,进而在音乐欣赏结束后利用卡片进行律动的创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强变化的感知与理解。
再次从乐曲的旋律变化层面入手,教师可以借助图形演示法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利用不同的图形和色彩进行音乐旋律与情感色彩的表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例如在进行《水草舞》乐曲的欣赏时,教师可以依照不同曲式结构将乐曲进行细化分解,选取其中的A、B两个乐段进行对比分析,借助横向波纹表示A乐段,连同四分音符的琶音以及十六分音符共同完成旋律的汇编,绘制出水草在水中舞动的形象;接下来再用竖向波纹与琶音展示B乐段的旋律结构,生动的绘制出海水波动的形象,借助鲜明的视觉形象深化学生的音乐感知与音乐记忆,使学生在视听结合之下进一步强化音乐听觉能力培养[3]。
最后从音律变化层面入手,在此教师可以借助视唱训练引导学生将音乐简谱进行拼贴重组,实现对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在进行《瑶族舞曲》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画水滴试验法开展教学讲解,引导学生在聆听乐曲的同时感受音强高低变化,当音强较高时增加水滴数量,当音强降低时也放慢绘制水滴的速度,从而有效借助听觉训练与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音乐识别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动态影像媒体情景深化音乐素养培育
一方面,伴随现如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也容纳了更多的世界音乐欣赏内容,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深化音乐体验认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当前音乐教材中选取了部分外国民谣,这类乐曲大多篇幅短小、主题突出、旋律单一,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而小学生群体又带有较强的活泼好动特点,往往在进行外国民谣乐曲欣赏时难以有效集中注意力,这也就导致教学实效性难以得到显著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运用现如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真正实现学生注意力的有效吸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推动音乐教学的顺利实施。以《爱的罗曼史》乐曲欣赏为例,教师可以在欣赏乐曲之前为学生选取涉及到该乐曲的影视片段进行播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当中,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对乐曲创作灵感的初步认知。接下来再将乐曲与相应片段共同播放,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层面共同陷入到情景氛围中,深化学生的樂曲欣赏体验、品味乐曲的主体基调,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听觉与记忆能力,使其上升为感性认知。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注重中国传统戏曲的教学,依托视唱与听音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培育。例如在进行《京调》欣赏时,教师可以依照曲目的不同主题与段落划分层次开展具体教学:在倾听《京调》的第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借助“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而成的”、“乐曲所传递出的情绪是什么”等简单问题进行教学导入,引导学生迅速融入到音乐情景当中;接下来在倾听《京调》的第二主题时,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其在节奏、情绪等方面与第一主题存在的主要区别,进而将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分别借助折线、波浪等符号进行展示;然后教师可以再选取乐曲中的一小段音乐,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其中的旋律,借助之前所设定的符号将该段乐曲的旋律表现形式绘制出来,加深学生的音乐记忆;最后再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整首乐曲,引导学生思考整首乐曲中欢快、舒缓的音乐旋律所出现的次数,并尝试依照简谱将乐曲的变化演示出来,进一步实现学生音乐听觉与音乐记忆的有效培育。
(三)借助小组即兴创作模式推动音乐素养提升
在开展视唱、听音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注重加强对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相关音乐知识与技巧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在即兴创作中实现学习能力的巩固与提高。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全班学生依照7人一组的形式完成小组划分,每一名学生分别对应do、re、mi、fa、sol、la、si等不同唱名,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自由组合[4]。由教师发布固定的节奏型,引导学生依据节奏型进行乐曲的即兴创编,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出固定的音高,引导学生依据音高进行节奏型的编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歌曲联唱,引导组内学生借助即兴创作的方式巩固视唱与听音训练成效,进一步加强对节奏、旋律、调式等要素的把握,深化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巩固学生的音乐记忆,从而进一步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重点的合理设计,着重强化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借助视唱与听音训练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听觉与音乐记忆,真正结合小学生群体的生理、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策略的合理有效运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达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梦瑶.视听联觉:突破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樊篱[J].艺术评鉴,2017,(23):121-122+130.
[2]黄潘贵.如此视唱,其乐无穷——浅谈音乐课中的视唱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5).
[3]徐瑶.授之技能 提升水平——小学音乐教学中视唱和练耳的结合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9).
[4]周慧.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