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高璇
【摘 要】电力工程基础课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取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举,本文分析了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根据高取教育的目标,提出了电力工程基础课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
【关键词】电力工程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是电气类专业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构建主要基于当前社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所依托的终身教育理念,以提高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职业素养、岗位技能需求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实一体化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理论和实践穿插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电力工程基础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一门学科,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工程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中占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公式复杂等特点,如果单纯的将教材的内容从第一页讲到最后一页,再好的老师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该课程目前从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说是不够完善的,实践部分技能操作训练也是不够的。因此,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实践操作技能也会受阻[1]。
(一)教学环境分离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理论教学通常在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则在实训室开展,一般是讲授理论知识之后在进行实践教学,理論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不同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可能相隔几天甚至数周,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可能导致学生的知识点容易遗忘,在实践课堂中不能将理论知识有效结合,从而失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是机械盲目的根据实验指导书做实验、记录数据、写实验报告。
(二)理论为主,实践为辅
目前,电力工程基础课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较实践课时高出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通常是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纯理论教学较为抽象,学生的兴趣普遍不高。而实践课理论知识只是稍作引人,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较弱,在实践时学生不能根据理论内容融会贯通,而实践的作用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创新性思维的开发。理论和实践得不到有效的结合,导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2]。
(三)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地位。理论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及大纲的要求讲授电力工程基础课的要点、重点、难点,推导复杂的公式,然而学生却不能整堂课跟着教师的思路,对电力工程基础抽象的概念和电路及复杂的电磁关系等难学难懂,理论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低下;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通过讲解实验指导书中详细步骤,亲自示范实验接线图,并告知学生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教师的接线,机械地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整个实验教学学生对教师极度依赖,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3]。
二、电力工程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基本思路
电力工程基础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要对理实一体化的定义和内涵精准把握和理解,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材建设、师资配置、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
三、电力工程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具体措施
(一)课程建设
在硬件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课程要打破陈规。在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育教学的条件下,可以突破之前的学科课程的设置方式,在保证显性知识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隐形知识和实践技能,比如电工操作安全规程、电工操作工素质要求等。根据教学的目标及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确定学生的需求,可以构建不同的情景。首先,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到行业相关企业或工作岗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师资队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行业动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节,使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得到更新;教师要转变观念,要避免灌输式教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课堂,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理论和实践能同步进行。在教学设计和内容选择及指导方式上既要使学生对知识点能够理解,又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最后,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电力工程基础课中涉及的设备构件,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安全措施的实施等,也可以录制工程项目的现场视频,这样学生如临工作现场,把职业纪律工程安全意识贯彻到教学中。现场教学也可以设置工作岗位角色等手段,采用实际的工作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分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现代先进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教学方式和手段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素质的养成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2]。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的手段
对于一些涉及动态过程的内容,如常用的电器设备及其内部构造,电力设备的现场工作状态,电弧的产生熄灭过程,还有一些器件的工作原理等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考核措施
现阶段考试对学生是否全面掌握知识点、是否能灵活运用及创新思维不能进行准确的检验。可采用如下方式:我校机电学院对电力工程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电力工程基础》这门课程知识点零散、涉及面广和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特点,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难度,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合理,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考核更加全面、合理和准确,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也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卫青, 陈彪, 唐振.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5(6):75-76.
[2]高亮, 刘彦辉, 商行,等.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 v.40;No.232(03):128-132.
[3]邓立华, 谢迎娟, 张秀平. “电力工程基础”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6, 38(5):10-12.